中华传统文化论文

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

中华传统文化论文1

  五千个春秋,浮华与残败;五千个岁月,梦醒与梦散。我们从石器和青铜器指示的方向走来,我们见证了诸子百家激情澎湃的辩论,我们感受到四诗五经的厚重,楚辞汉风的典雅。每一块石板,每一条幽径,每一条屐痕,都见证了先民的智慧与聪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相互交融,各色样文明在民族的图腾里绵延成不朽的传奇。是的,国学不仅有儒学《诗》《书》《礼》《乐》,也应有墨家的《兼爱》《非攻》,当然也要有道家的《老子》《庄子》等。这些传统文化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后,穿越过巍巍秦关,皎皎汉月,最终演变成现代文明。并以绝对的加速度不断刷新着“限高”的尺度。因此,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国学观,尊重并认识到国学是包括一切智慧与建树的主流和非主流思想。

  易中天教授把百家争鸣主要分为儒墨、儒道以及儒法之争。不可否认,儒学自然那是百家争鸣中的众矢之物。它的核心是“仁”,主张礼乐制度,直至今日,它们在我们的社会伦理观上做出卓越贡献,它不仅可以用来调和社会矛盾,也可用于维持社会和谐。

  作为儒家对立面的墨家则是跟多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它主张“兼爱”,即无差别的爱。这如一记响雷重击着当代麻木漠然的人的心,在这个道德滑坡,底线全无的后工业时代,“兼爱”就是这个时代的道德丰碑。还有道家、法家、阴阳家思想也对现代文明、艺术、政治等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因而,一个优秀的民族文化应试缤纷多彩的,应是兼容兼色的。与文化类似的还有我们的生活方式。从小到大,父母给我们灌输的是“努力学习,以后做一个运筹帷幕的领导者,或当一个叱咤风云的政客,抑或是做一个众星捧月的明星……却很少有人规劝我们选择自己想到的生活方式并在追求中实现自己的理想。也的确有些人用不同于世俗的方式诠释生活方式的多样选择性。

  他叫王万青,一名来自上海的支边医生,他于一九六八年孤身一人赴藏,并在那一待便是四十三年。他秉承着医者的仁心,兢兢业业为藏区人民务,托起生命的希望。若说他一开始是因为潮流驱动,那么中间多次回繁华大上海的机会他都放弃了。在世俗欲望的眼光中外,他选择了一种他想要的生活,“风雪行医路,情系汉藏缘,四十载流年似水,磨不去他对理想的忠诚”。他用他的大好青春向世人阐述了什么是贡献,什么是“兼爱”,什么是生活的选择?

  我们之所以成不了伟人,是因为大多数人憧憬奢靡繁华的生活,向往纸醉金迷的腐化。而梭罗恰恰是那个另类。他舍弃了所谓的“文明”生活,在凡尔登湖畔亲手搭建了一间简陋的小木屋,独自在里面住了两年零二个月。快乐地过着一种近乎原始的生活。这段生活看似避世厌世,实则他是用这种极端的方式警示那些由于终日自寻烦恼的“俗人”。用他的话说:“我绝没有鼓吹悲观颓废的意识,我只愿像报晓的公鸡,立于栖木之上,引颈高歌,唤醒世人。”传奇阐述了他那“逍遥”“无为”的道家思想,也成就了他传世之作——《凡尔登湖》。

  人生有一千种说法,人们称之为成功的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罢了,文化也是如此,人们尊崇推广的只是符合时代主流中的其中一种罢了。很喜欢东山魁麦作品中的一句话:竞相争艳的华丽色调,相互配合地非常协调,明暗的对拉变得柔和,各种颜色独具妙处,令人感到深沉。每个人都有选择挣脱世俗桎梏的能力,放下心中的枷锁,砸念世界人生,体会各种文明。

中华传统文化论文2

  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是“十三五”时期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日前,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首先要明确两个问题:一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这是体系构建的理论支点;二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这是体系构建的实践支点。

  为建设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之存续及独特性的文化标识。随着民族的逐步形成,根植其中的文化展现出越来越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成为维系民族的纽带。假如一个民族的文化正逐步衰落并走向消亡,那么该民族也终将退出历史舞台。相反,如若其文化尚存,那么该民族仍有可能得以重组与重生。就此而言,民族文化对民族存续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以往被视为区分不同民族之特征的地域和血缘等因素,其表征意义日益模糊。相较之下,文化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辨识性,在很大程度上标示了一个民族的独立性和特殊性。因此,民族概念的文化内涵在现当代社会尤为凸显。而作为民族标识的文化,不仅仅指民族成员现时的共同心理和价值追求,而且也包含民族赖以形成的传统文化。综观民族间的交往史,不难发现,不同民族之间相互接触与认知的直观印象,通常源于对对方历史上形成的传统文化及其特征的了解,而非源于现时的价值追求。在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保护与延传自身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维护民族团结,彰显民族特色,使之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

  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中国特色的文化资源。正是由于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传统,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价值追求、心理认同、行为规范等,决定了中国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道路,应立足自身实际,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反映人民意愿的发展道路。可以说,中国特色在客观上立基于传统文化,只有充分认识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国特色、中国精神和中国道路。与此同时,有着五千多年连绵不断历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底蕴丰厚,是我国独有的优势,体现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因此,它既是中国特色的文化根基,也能为坚持中国特色增添文化自信与增强文化自觉。从这个意义上讲,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要求。

  此外,优秀传统文化还为当代社会发展提供文化动力。以治国理政为例,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古代思想家曾提出的思想至今仍有一定借鉴意义。诸如“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以及“天下何以治?得民心而已!天下何以乱?失民心而已”等,不同程度地反映了民心所向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关键与保障。“治国无其法则乱,宗法而不变则衰,有法而行私谓之不法”等说明了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与处理国家事务中的重要准则,凸显出依法治国与完善法治体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则体现了有腐必惩、有贪必肃、正本清源是赢取民心的重要途径。

  可以说,优秀传统文化是底蕴深厚的智慧宝库,其所蕴含的宝贵财富不仅能为我国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而且有助于应对当今社会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不应只择其一二而不及其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内容层面,包括思想文化、文学艺术、文化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作为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思想文化体现了社会理想、价值追求与民族精神,引领文化的发展方向。而经典古籍是思想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就此而言,传承思想文化的重点在于,加强经典古籍的保护、整理与研究。目前,这项工作已被纳入“十三五”规划,从国家发展的长远角度得到制度性保障。而诸如古代典籍文献的整理与出版、修史修志以及国家典籍资源数字化等也将稳步推进。传承思想文化还应重视对经典的深入研究,解读、甄别与还原思想文化的精髓。诚如陈先达指出:“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基本精神之文字符号载体的典籍,不是可以任意解读的单纯文本,而是实实在在与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的实践融为一体的精神承载。”因此,以合理的标准开展甄别性研究,是进行思想文化的传播与普及的前提。鉴于不同的评价标准往往得出彼此迥异、甚或截然相反的结论,建立既符合中国精神、又适应时代特征的评价标准是传承思想文化的关键。

  文学、戏剧、书法、绘画、民间艺术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经受历史检验、为群众普遍接受的艺术形式,反映中华民族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代表当时社会的审美情趣与艺术标准,是文化血脉的重要方面。然而,一直以来,学界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更多地聚焦于经典文献,而对文学艺术等领域缺乏足够关注。尽管两者的表现形式各异且受众范围不同,但它们之间具有不可割裂的内在联系。学者田青曾将中华传统文化比喻为“三根柱子两层楼”——三根柱子指的是儒、释、道,而两层楼中上面一层主要指称文化精英创造的、以典籍为承载的、借文字而传承的学术思想和经典著作,下面一层则指在普通民众中广泛流传、以语言和行为的方式传播的民间文学和艺术。对广大民众而言,下一个层面较之上一层面更贴近现实生活,具有更明显的引导教化作用,是他们认识、理解、践行文化精神的重要途径。但即便如此,两种不同层面的文化仍密切关联。离开思想文化,文学艺术就变得精神贫乏而难以升华;离开文学艺术,思想文化就缺少基层土壤与联系群众的桥梁,从而加大其普及传播的难度。

  文化遗产既包括文物等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也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是历史文化的真实展现,保护与利用文物不仅有助于后人直观上认识本民族的历史,而且有助于维系民族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因此,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以下四方面工作是重要且必要的。首先,做好统计工作,对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全面核查统计,摸清家底,以便做好保护利用的前提性工作。其次,加快立法,通过制定出台更为具体的、可操作的规章制度,为文物保护工作创造条件、提供保障。再次,转变文物保护理念,由以往的抢救性保护转变为预防性保护,提升保护工作的前瞻性与主动性。最后,采用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增强博物馆展陈感染力等方式,更好地展现文物的魅力,提升文物服务社会、引领教育的效能。

  除此之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也应当引起足够重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关键在“人才”,重点在“活力”。具体而言,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作为传承保护工作的关键环节,在确定传承人名录的基础上通过提供相应的物质保障、资金扶持、宣传推广等,调动传承人传帮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拓宽传道渠道与扩大授业范围,尽可能地避免传统技艺的失传。进一步地,技艺传承固然需要政府扶持,但还需借助社会力量。而社会力量的融入则要求从根本上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活力,即一方面以产业化的形式,在不改变其文化精神和文化本源的基础上,对非遗产品进行适度包装、展示与营销,在市场上创造需求,为非遗产品的生产和非遗技艺的传承创造更大空间;另一方面加大展示展演的力度,由政府扶持与推广一些珍贵但不宜走向市场的非遗文化类型,激发民众的认知兴趣,吸引志愿者参与其中。除此以外,与相关研究教育机构进行合作,从人类学、文化学、社会学的角度深挖非遗文化的底蕴,并面向社会开设课程等,也将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在构建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时,不应只择其一二而不及其余。要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要研究记载于经典古籍当中思想家们的学术成果,又要重视蕴含了人们普遍接纳与认同的生活方式、道德规范、审美标准、价值取向的艺术作品和文化遗产。只有这样,才能理解传统文化的本源和精髓,才能为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华传统文化论文3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大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基础。而在教学中渗透、落实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则是大学语文教育的神圣职责。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从课内引向课外,落实到学生的生活日常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濡染传统文化的光辉,并体现在行动中,如此方能真正落实传统文化教育。

  关键词:大学语文;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日常;行动

  当前,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落实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是摆在大学语文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它既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大学语文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笔者认为,要想真正借助大学语文课程落实传统文化教育,就必须在课堂内外引导学生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将传统文化引向课外,落实到学生具体的日常行动中,而对传统文化教育成果的检验,在知识考试之外,主要还应在行动中验证。

  一、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要想提高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性,首先就要让大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上传统文化。而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内心的兴趣点,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使他们心甘情愿地濡染这种文化。

  (一)通过热播影视剧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智与美

  近年来,众多制作精良的国产电视剧都开始从中华传统经典中借力,这些饱含着传统文化元素的热播剧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载体,让学生在接触与亲近中发现中华传统文化特有的智慧与美感。比如青年演员胡歌主演的古装剧《琅琊榜》就有效吸收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权谋文化,并将中华古典服饰、医药、饮食、武侠等文化细节有效地整合在剧情中。通过收看该剧,学生可以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智慧与美感有切实的认知。再如柳云龙主演的谍战剧《风筝》,有效吸收了唐诗元素,通过收看该剧,学生可以对许多耳熟能详的唐诗作品有更为深刻的理解。笔者认为,通过热播剧来促进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式。一方面,大学生真心喜欢追剧,他们在追剧过程中通过耳濡目染,会自然接受剧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另一方面,学生会以热播剧中的传统文化元素为索引,进一步去传统文化宝库中发掘与探索。这样一来,富有兴趣的传统文化探索之旅就开始了。

  (二)通过《中国诗词大会》发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与博大

  近年来,《中国诗词大会》逐渐成为全民皆爱的热播文化节目。很多青年大学生都喜欢集体收看这一节目,借此来检验自己的古典诗词储备。尤其是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中,外卖小哥雷海为因击败北大硕士成为本季冠军,迅速成为全国青少年学生心目中新的诗词英雄和文化偶像。在此情况下,大学语文教师就可以仿照诗词大会的形式,把诗词大会搬进课堂,发动学生分组进行比拼,并评选出自己的诗词英雄。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但能促进学生对教材中唐宋诗词类文本的学习,且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作品的喜爱,使之真心爱上诗词,并借诗词更深地进入中华传统文化的内部,从而把传统文化教育落到实处。

  (三)通过中国风歌曲发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旖旎多情

  笔者发现,在如今的大学校园中,除了流行音乐之外,很多学生开始喜欢古风作品。比如以新生代歌手双笙的作品为代表的古风歌曲正逐渐被大学生模仿与追捧。这些古风作品以古典诗词、古典乐器和古典乐谱为基干,包容涵括了大量标志性的传统文化元素,体现的也是中华古典情绪和古典气派。收听与演唱这些作品,能真正做到与传统文化口耳亲近。大学语文教师应认真收集、分析、整理这些古风音乐作品,并将之引入课堂,寓教于乐,使学生在亲近古风歌曲的过程中发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旖旎多情。

  二、将中华传统文化落实到学生的生活日常中

  一切文化都重在“化”,但归根结底,文化要“化”在日常中。也就是说,只有把文化落实到言行举止、吃穿住行的日常中,文“化”的过程才得以完成。具体到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笔者认为,必须结合学生的生活日常来进行,即要把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学生的生活细节之中,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有文化,文化中有生活,这样才能日浸月润,与时同“化”。

  (一)落实节气文化,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既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宇宙观与自然观,同时也是中国古人秉持的生活理念。而这一理念,是融合在生活日常中并体现在人与世界万物的关系之中的。比如二十四节气,正是中国古人生活观的鲜明体现。融日常作息于宇宙天地之间,按照节气的变化安排生活日常,这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2]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借助教材中的相关文本,向学生普及二十四节气文化,并要求学生按节气安排生活作息,像古人一样与宇宙自然和谐相处。这样一来,学生便能从一个大的方面奠定传统文化心态,为进一步落实传统文化细节打下基础。

  (二)落实及时书写与吟诵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有两个标志性元素:一是书法,二是吟诵。在中国古人,这二者都是日常行为,能够时时处处付诸行动。笔者认为,要想真正落实传统文化教育,就要引导学生养成及时书写与吟诵的习惯。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发动学生,通过竞赛形式,促使学生养成对书法与吟诵的兴趣,心慕手追、耳听口诵,把传统文化练到手头,吟到口头。

  (三)落实家庭亲情文化及尊师重教文化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中的相关篇章,将家庭亲情文化和尊师重教文化结合在一起,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孝”去进一步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尊师重教去体会中国古人对学习、对文化知识传承的重视程度,从而坚定学习、继承、传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念。

  (四)落实游学文化

  游学是当今学界比较流行的一种文化学习方式。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号召学生利用假期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游学活动。通过游学,回顾教材中涉及的相关经典篇目或某一具体文化元素,通过实地观览,对中华名胜古迹和其文化内涵形成感性认识,从而进一步将传统文化引入学生日常,成为其难忘的人生记忆。

  三、在日常行动中评价与检验传统文化教育的成果

  笔者认为,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同样需要检验与考试。但这种对传统文化教育成果的检验,却不能等同于平常的语文考试。这种检验,既要重视文化常识的知识性检测,更要重视通过行动来验证,也即,学生只有把文化“化”在自己的行动中,才能证明传统文化教育的成效。为此,大学语文教师既要结合日常语文考试组织有针对性的传统文化常识测验,更要在观察与对比中考察学生的文“化”成长,看其是否真的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增强了中国古典式的心智,是否养成了中国传统文化气质,是否逐渐生出了一颗真正的“中国心”。笔者认为,只有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养成当代大学生的“中国心”,中国梦才有实现的基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指日可待。而这,也正是我们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落实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陈众议.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学[J].世界文学,20xx(1).

  [2]余世存.时间之书[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xx.

中华传统文化论文(通用6篇)

标签:文化毕业论文 时间:2022-09-28
【yingjiesheng.weiyujianbao.cn - 文化毕业论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华传统文化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华传统文化论文 篇1

  摘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大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基础。而在教学中渗透、落实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则是大学语文教育的神圣职责。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从课内引向课外,落实到学生的生活日常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濡染传统文化的光辉,并体现在行动中,如此方能真正落实传统文化教育。

  关键词:

  大学语文;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日常;行动

  当前,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落实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是摆在大学语文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它既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大学语文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笔者认为,要想真正借助大学语文课程落实传统文化教育,就必须在课堂内外引导学生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将传统文化引向课外,落实到学生具体的日常行动中,而对传统文化教育成果的检验,在知识考试之外,主要还应在行动中验证。

  一、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要想提高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性,首先就要让大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上传统文化。而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内心的兴趣点,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使他们心甘情愿地濡染这种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的运用论文

标签:文化艺术 时间:2020-10-20
【yingjiesheng.weiyujianbao.cn - 文化艺术】

  摘要:考虑到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让幼儿能够从小接触到优秀传统文化,在生活中感受传统文化,也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促进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可持续续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中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幼儿教育资源的开发,探究了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资源开发中的应用,在教育资源的开发中如何有机地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和教学活动中。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幼儿教育资源;开发

  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了大量优秀经典、丰富的内容和文化形式,都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在幼儿时期就进行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选择合适的传统文化融入幼儿教育中,可以丰富了幼儿教育内容,让感受、欣赏和体验传统文化,巧妙地将优良传统文化融入幼儿教育中,结合幼儿自身情况进行应用,为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最合适、最经典、最具有价值的教育资源。

  一、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幼儿教育资源开发

  本文对“教育资源”的概述,是从教育资源、中华传统文化为背景出发,探究其在幼儿教育资源开发中的应用。本文研究中华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资源开发中的应用,如何将优良传统文化巧妙地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与管理中,又具体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帮助幼儿培养学习兴趣、鼓励幼儿了解传统文化、学习优良传统文化等。

  (一)国学经典将语言、文字、艺术、哲学、伦理融合为一体

  幼儿通过国学经典诵读,可以从中感受语言的美、发现生活的美、体会和谐的美。在幼儿教育中开展一系列经典诵读的活动,对于幼儿良好心智的培养以及身心健康的发展是有必要的。通过积累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可以让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有所领悟,以后他们必将受益匪浅。对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资源的开发,园内可以通过组织幼儿欣赏、诵读经典,逐渐形成幼儿教育中独具特色的教学方式和内容,丰富幼儿学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