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育论文

音乐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别。广义的音乐教育指凡是通过音乐影响人的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增进知识技能的一切教育,狭义的音乐教育主要指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进行的学校音乐教育。小学,是人们接受初等正规教育的学校,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音乐教育论文1

  摘要:音乐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音乐能激发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好的音乐作品既能启迪智慧又可以陶冶情操,因此音乐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但是由于多种多样的原因在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始终停滞不前,笔者曾有农村任教的经历,对这种情况更是有深刻的体会,且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改进。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应对策略

  一、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

  在很多农村中小学音乐课基本是由文化课老师占用的,很少有专业音乐老师上一节专业的音乐课,五、六年级的学生甚至连简谱都不知道,更别提五线谱,教材里面的音乐知识和常识,在同学们的脑海中就是一片空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能叫得上名字的没几个,除了会唱一些流行歌曲,一个班没有人会识谱,校园歌曲或者是民歌基本都不会唱,学生都是人手一个小笔记本,里面抄满了流行音乐的歌词,没课的时候一帮人坐在一起胡乱哼唱,这个歌本也成为学生唯一与音乐沾边的物品。学生还受到社会和家长等方面的影响,对音乐不重视,认为不是正课,所以无心去学。

  二、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

  这种现状不能一味的从学生身上找原因,一直以来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因为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对音乐教育不够重视,管理者意识也比较落后,始终只注重语数外等课程,对艺术类课程忽视的相当严重,音乐教师也严重缺乏,教学设备屈指可数,因此给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造成了很多阻力。笔者通过查阅资料与农村任教的经验对这种现状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具体有: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家长的因素是首要的,家庭教育是每个人一生中最基础的教育,孩子在家庭中受到的教育是根深蒂固的,但农村家长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对音乐既不懂也不去重视,除了语数外之外认为其他艺术类科目都会影响学习,这种原因导致了学生一开始就将音乐课视为可有可无的课程。然后就是学校因素,学校因素里又包括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备简陋等,教师师资不足直接导致学生没有接受音乐教育的机会,在我国农村中小学有几十万所,但音乐教师只有区区几万人,而且很多音乐专业的毕业生都不愿意去农村任教,毕业之后家里人会想尽办法给孩子在城市找工作,在笔者曾经就职的学校里全校将近三十个班一千多名学生却只有一名音乐老师,可想而知音乐课对学生来说有多么稀罕了,在很多中小学没有专门的音乐教室,有一些学校有甚至连像样的乐器都没有一件,这对音乐教育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最后就是社会因素了,社会不够重视音乐课,大家普遍认为音乐课是副科,包括学校的文化课老师,很多教师为了晋职评优,一心扑在自己所带的文化课上,霸占音乐课,音乐教师成为不受重视的对象,音乐教师也因为没有考核很难晋职评优,影响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阻碍了音乐教育的更好发展,造成学生们把音乐课当成写作业的课程。

  三、农村音乐教育改进策略

  农村音乐教育的薄弱状况得不到改观,将会严重影响我国基础音乐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也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因此,研究农村音乐基础教育对于促进农村发展及提高整个国民素质水平有着重要意义。首先要从家庭因素开始,学校应给家长做一些相关的知识灌输,让家长为了孩子的全面发展对音乐教育提起重视,还需要家长在家庭环境中培养孩子学习音乐的意识,鼓励孩子去接触、学习音乐。然后要加强音乐教师师资的培养,解决农村音乐教师缺乏问题,可以通过动员专业类音乐院校和师范类音乐专业的毕业生毕业之后积极到农村中小学任教,政府也可以提供相应的鼓励政策,吸引他们主动选择去农村任教,对有音乐爱好的能基本胜任音乐课的教师要定期进行培训,通过多种渠道壮大教师队伍,从而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对学校已有的音乐教师要提供与其他教师相同的待遇和福利,鼓励音乐教师的积极性。对于教学设备也应增加投入力度,音乐教育教学设备,不但是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硬件,还是学校完成教育部各项音乐教育教学要求的必备要素,没有音乐教育教学硬件设施,再优秀的音乐教师也没有办法上一堂专业的音乐课。还有一个需要改进的就是思想观念的更新,思想观念停滞不前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创新能力,尤其是各级领导和学校相关领导,对于音乐教育应重视起来,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在一些特殊的地区还应实行因地制宜音乐教学,我们国家是一个幅员辽阔且多民族国家,每一个地方都有传统的民间音乐,传承传统文化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而且民间艺人就可以作为音乐教师进行授课,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解决了师资问题,还能传承民间艺术。学生是核心,以学生为本,家校共育,充分挖掘学生艺术潜力非常重要。在现阶段,我们提倡素质教育要全面发展,音乐课程在素质教育中是重要的一部分,大思想家孔子曾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音乐教育可以培养人全面且优秀的精神品格,自古以来音乐教育就非常重视,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将音乐教育重视起来,尤其要使农村音乐教育沿着正规的、科学的轨道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袁开斌,王通.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与对策[N].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周莹莹.新时期我国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概况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xx,6.

  [3]张红田,莉莉.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问题与对策[N].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xx,02.

  [4]谢佳幸,郁文武.音乐教育与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10.

小学音乐教育论文2

  音乐是人类的灵魂,是人的一生中不可缺少的美妙的声音,不管年龄、性别、国籍,每个人都对音乐都有一种强烈的爱好。无论是谁,无论是在娱乐、散步或工作时,有的时候总会唱着歌,以音乐的律动表达出自己欢快的感情。由此可见,音乐可以改善人的意志,陶冶人的情性,使人表现真实的自己,导向人创造性的发展。当我们愉快的时候,会一面唱着歌,一面手舞足蹈地跳着舞。当我们在心情压抑时,一支优美动听的旋律会使我们的烦恼、不快立刻烟消云散。音乐也是人类共有的精神食粮。音乐具有感化人、塑造人、拯救人的作用。很早的时候,人们在进行强体力劳动时,为了减轻精神上的负担,发出“嗨唷!嗨唷!”的声音,特别是在集体劳动时,更有用歌唱的节奏来统一步伐和着力点的作用。音乐教育在音乐的发展和传播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音乐教育在推动音乐发展、促进音乐交流的作用上不可忽视。由于音乐在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特别是它在青少年的成长中起着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全面发展的作用。因此,加强音乐教育是我们的重要任务。

  一、我国传统音乐教育以及近代音乐教育

  中国传统的音乐教育的主要着眼点是在教化之功。中国传统的人文主义思想一般不采用禁欲的方法,它依靠的是优美动听的音乐本身,潜移默化地产生作用。“未成曲调先有情”充分说明了古代我国音乐的特点,而中国传统的音乐教育正是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对音乐感情的表现,表达出演奏者的感情。中国传统的音乐教育也就是对音乐感情的一种教育。 由此可见,中国传统的音乐理论集中的体现在“陶冶性情”一语中,仔细分析一下,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伦理蕴含。要求情在理中,美以善为本,是我国传统音乐功能观的显著的民族特色。但我国传统的音乐教育主要集中在宫廷音乐,民间的音乐教育比较松散,没有固定的教育模式。 清末民初时期,随着新式学堂的诞生,在上海南洋公学附属小学,第一次将“乐歌”课列入课程设置。此后,学堂乐歌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历史上一次带有启蒙意义的音乐运动。

  学堂乐歌的兴起是我国近代音乐教育创始和发展的主要标志,在中日和中西文化的碰撞中发展。它改变了我国旧私塾无乐无歌的教育形式,有了正规的音乐科课时安排,并且有了明确的学校音乐教育目的、内容和程度。在新式学堂内开设的“乐歌”课,就是仿照西方学堂的教育体制所设立的。学堂乐歌的产生有着历史的特定性,它在很大程度上是“拿来的”,也就是当中国还缺乏现代作曲人才的时候,一个直接方便的做法就是拿来外国的曲调填词。早期中国留学生大多选择日本为留学地。因此,这段时期的音乐作品有很大一部分是用日本民歌的曲调来填词。 学堂乐歌在当时对促进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些带有民主革命思想和抵抗侵略的乐歌更是激起了许多人的爱国热情和民主意识。学堂樂歌成为反对封建思想和宣传民主精神的有力武器。

  二、我国现代中小学音乐教育

  与传统音乐教育和“学堂乐歌”不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仅仅把音乐定位于一门娱乐课程,忽视了音乐教育在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过多的注重文化课的教育。另一方面,我国现阶段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受“学堂乐歌”影响较大,过分强调注重西方音乐文化教育,而忽视了自己的民族民间音乐,虽然现在国家都在致力于保护民间文化,但中小学音乐教育在这方面还存在欠缺。一个民族古老的文化底蕴是这个民族几千年积累的文化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精神。

  在中小学和音乐学院,我都看到了这种局面的迹象,在那里,西方歌曲和古典曲目随处可见,似乎比中国传统音乐的威望还高。在一所音乐学院,我同一位刚刚在一个很有名望的国际小提琴大赛上获得二等奖的青年小提琴家进行了交谈。“你为什么不拉二胡要拉小捉琴?”我问他。他看着我,似乎对这个天真的问题感到好笑。“靠拉二胡我永远不能成为国际知名的音乐家,”他答道,答得很正确。……这么多的中国音乐家、音乐教育工作者和音乐爱好者都在担心一个古老的、丰富的、在文化上处于中心地位的传统可能确实会被“现代化”的趋势所削弱,我对这种担心深感同情。 所以,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加强对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教育是必然的,长久的忽视我国民间音乐教育必然会使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问音乐文化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在最近几年,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加强了国粹京剧教育,这就是我们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进步。

  三、加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意义

  从目前社会上人材的培养来看,加强中小学音乐教育还有有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作用。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音乐来锻炼人们想象力丰富,思维能力的发展,五官四肢灵敏协调反应迅速、再造想象及创造性思维的增强,在熟练迁移、触类旁通的作用下,使音乐以外的其它学科的感知和研究,也有着促进功能。对音乐欣赏来说,也有不同程度的促进智力作用,而且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下自然而然的获得。因为听音乐时,大脑不会是空白的,必有种种多变的活动形象会泛映在脑海里。有时还会随着音乐,使人宛临其境,随音乐的音响,在内心里有种种喜怒哀乐的感情细流泛上心来。这种从一点而至多点,从一线而至多线的想象,也即是音乐欣赏时的创造性思维了。并且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相结合在一起的,是多路思维、立体思维、美感思维相交叉在一起的。也是一种高级的思维活动。当聆听一曲、十曲、百曲……之后,学生的想象力的锻炼增强了,思维方式活跃了,思维反应灵敏了。加强中小学音乐教育对于提高中小学学生的想象力有着非比寻常的作用,同时能够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与学习兴趣。

  中外许多著名的学者,在平时大多都是音乐爱好者,或是兼有音乐家的才华,在音乐艺术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使他们在科学上、学术上的成就,有着一定程度的相互影响作用。如天王星发现者是美国威廉·赫歇尔,他常常在巴黎圣母院举行音乐会;如法国思想家卢梭,还编写了符号谱及音乐辞典,更如爱因斯坦还是小提琴演奏家,巴尔扎克、高尔基他们都是音乐爱好者。

  再从音乐对中小学生道德、意志、品格、情操来说,也会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情况下有所影响。例如《一分钱》这首儿童歌曲,通过一个儿童的口,叙述了他把一分钱交给警察叔叔的经过,全曲天真活泼,充满稚气,毫无说教的味道,却非常自然地体现拾令不昧的美德。虽然,不能完今象我国古代儒家那样,把音乐艺术对道德的作用扩大到相当巨大的地位。但多欣赏高尚的音乐,确实会使人们的情趣高洁起来,多听铿锵雄壮的声音,也会使人们的意志坚强起来,情绪高昂起来。

  现今教育,学校虽然已经把音乐教育提升到一个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平时的教学中,却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很多学校依然是把音乐课放在一个不重要的位置上,并没有真正了解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普通学校教育的对象是人民大众,它是以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审美情操为宗旨的。学堂乐歌的出现是普通音乐教育发展的开端,以学堂乐歌为中心的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对树立新的社会风尚、改造国民品质、增强国民的爱国思想起到了积极作用。 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音乐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更利于培养国民的爱国情操。四、怎样才能做到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Ml.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xx.

  [2]袁善琦,音乐教育的基础理论与教学实践[Ml.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小学音乐教育论文3

  关键词:小学音乐;问题;创新教育

  音乐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陶冶情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小学音乐的教育应当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而在当前的小学音乐教学中,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使得小学音乐的教学一直未能受到足够的重视,有些偏远地区的学校,甚至将小学音乐课程上成语文、数学等,严重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在小学音乐的教学中,应当改变传统落后的音乐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强化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陶冶学生情操,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结合当前小学音乐教学误区,阐述在新课改下小学音乐的创新教育对策。

  一、当前小学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虽说小学音乐是陶冶情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使得小学音乐的教学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如下:

  (一)小学音乐教学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在小学阶段,音乐是名副其实的“副科”,而这个副科的名称,往往会使小学音乐的教育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音乐教师的音乐教学往往都是应付了事,教师没有认真努力,也没有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给学生讲解音乐知识。更有甚至,一些学校直接将这些所谓的副科课程上成主科,这样的教学模式,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最终影响小学音乐课程开设的效果。

  (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

  强化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改革对现代教师教学的基本要求。这里的主体地位培养,主要强调的是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选择时,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尽可能地选择与学生相宜的教学模式。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却往往忽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一些教师在教学时,往往都是很随意地教学生几首歌曲,却往往忽视音乐里面更深层次的情感,这种舍本逐末的教学方式,最终将会影响音乐教学的本身意义,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新课改下小学音乐创新教育的途径

  音乐本是一门陶冶情操,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立足音乐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很好的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促进良好教学效果的实现。

  (一)小学音乐的创新教育要求实现音乐自身的意义

  当前,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主题。因此,在小学音乐的教学中,创新教育的思想,要求教师应当以培养创新人才和创造人才为基本目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推动教育体制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发展。而对于音乐本身而言,创新教育要求教师重视音乐意义的实现,充分发挥音乐的育人功能,为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奠定基础。而对于小学生而言,自制能力、自控能力差以及注意力不集中是他们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是小学生的弱点。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抓住小学生的弱点,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重点的培育,巧妙运用音乐学科趣味性、教育性的功能,促进学生记忆力、想象力和创新力的提升。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应当发挥音乐的陶冶功能,让学生懂得用音乐舒缓情绪,调节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压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创设教学氛围,陶冶情操

  音乐是陶冶情操的有效手段,这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很多教师都是通过音乐课程的开展,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在小学音乐的教学中,教师应当立足音乐审美教育的功能,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和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既定的环境中能够趣味学习,实现良好的小学音乐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美化音乐教室的方式,让学生在美好的环境中学习,给学生一种赏心悦目之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师可以通过座椅的排列法如环形、半圆形等变换方式,增加音乐教学的美感。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在墙壁上张贴一些美丽有趣的图画,让学生找到学习音乐的感觉,让学生在这种美好的、潜移默化的环境感染中,陶冶情操,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此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方法,通过一些背景音乐、情境音乐的演绎,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环境中,得到心灵和情感上的归一,最终促进学生良好音乐学习效果的实现。

  (三)重视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重视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改革赋予现代教师教学的基本要求。针对当前教师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现状,笔者认为:小学音乐教师应当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这里的主体地位培养包括几个方面:一是教师在音乐课程的选择时,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尽可能选取学生喜欢的音乐,这样方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二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音乐课堂的小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音乐综合素质的提升。

  (四)重视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

  对于教师的教育而言,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得先有一桶水。因此,要想实现小学音乐教学的改革和创新,需要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例如,一些幽默风趣的教师,往往能够将死气沉沉的教学上得趣味十足;而知识渊博的教师,往往能够海阔天空让学生了解不少的知识。因此,作为小学音乐教师,应当不断加强自身的音乐学习,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为促进小学音乐教学的创新奠定基础。总而言之,音乐是陶冶情操,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课程。在小学音乐的教学中,教师应当针对当前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促进小学音乐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阎小青.浅析小学音乐教学小学生审美教育的培养[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xx.

  [2]王畅.浅谈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信息技术,20xx.

小学音乐教育论文

标签:教育毕业论文 时间:2022-07-24
【yingjiesheng.weiyujianbao.cn - 教育毕业论文】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音乐教育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音乐教育论文1

  摘要:音乐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音乐能激发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好的音乐作品既能启迪智慧又可以陶冶情操,因此音乐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但是由于多种多样的原因在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始终停滞不前,笔者曾有农村任教的经历,对这种情况更是有深刻的体会,且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改进。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应对策略

  一、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

  在很多农村中小学音乐课基本是由文化课老师占用的,很少有专业音乐老师上一节专业的音乐课,五、六年级的学生甚至连简谱都不知道,更别提五线谱,教材里面的音乐知识和常识,在同学们的脑海中就是一片空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能叫得上名字的没几个,除了会唱一些流行歌曲,一个班没有人会识谱,校园歌曲或者是民歌基本都不会唱,学生都是人手一个小笔记本,里面抄满了流行音乐的歌词,没课的时候一帮人坐在一起胡乱哼唱,这个歌本也成为学生唯一与音乐沾边的物品。学生还受到社会和家长等方面的影响,对音乐不重视,认为不是正课,所以无心去学。

  二、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

  这种现状不能一味的从学生身上找原因,一直以来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因为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对音乐教育不够重视,管理者意识也比较落后,始终只注重语数外等课程,对艺术类课程忽视的相当严重,音乐教师也严重缺乏,教学设备屈指可数,因此给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造成了很多阻力。笔者通过查阅资料与农村任教的经验对这种现状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具体有: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家长的因素是首要的,家庭教育是每个人一生中最基础的教育,孩子在家庭中受到的教育是根深蒂固的,但农村家长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对音乐既不懂也不去重视,除了语数外之外认为其他艺术类科目都会影响学习,这种原因导致了学生一开始就将音乐课视为可有可无的课程。然后就是学校因素,学校因素里又包括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备简陋等,教师师资不足直接导致学生没有接受音乐教育的机会,在我国农村中小学有几十万所,但音乐教师只有区区几万人,而且很多音乐专业的毕业生都不愿意去农村任教,毕业之后家里人会想尽办法给孩子在城市找工作,在笔者曾经就职的学校里全校将近三十个班一千多名学生却只有一名音乐老师,可想而知音乐课对学生来说有多么稀罕了,在很多中小学没有专门的音乐教室,有一些学校有甚至连像样的乐器都没有一件,这对音乐教育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最后就是社会因素了,社会不够重视音乐课,大家普遍认为音乐课是副科,包括学校的文化课老师,很多教师为了晋职评优,一心扑在自己所带的文化课上,霸占音乐课,音乐教师成为不受重视的对象,音乐教师也因为没有考核很难晋职评优,影响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阻碍了音乐教育的更好发展,造成学生们把音乐课当成写作业的课程。

小学音乐教育论文

标签:教育学 时间:2022-07-22
【yingjiesheng.weiyujianbao.cn - 教育学】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音乐教育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音乐教育论文1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2 0 1 1 版) 中明确指出: “ 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乐器进课堂”是深化音乐改革的一大举措。然而有些教师认为:乐器进课堂占用了本来就为数不多的音乐课时,学生在一节音乐课上要歌唱、要欣赏、要创造,还要学习音乐知识,如果再学习乐器的演奏方法,一节课下来一定什么都不能掌握。

  在音乐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里,演奏属于表现的范畴,并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但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而且还能全面提高学生协调能力,识谱能力和合作精神,开拓音乐视野,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沿着乐器的阶梯走向神奇多彩的音乐殿堂。

  一、乐器教学能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

  乐谱是记载音乐的符号,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工具。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有利于参与音乐欣赏、音乐表演和音乐创作等实践活动。小学低年级要求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能够用声音、语言、身体动作表现简单的节奏。中高年级则要求结合所学歌曲认识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的音乐记号。但由于每周只有两节音乐课,再加上使用循环课本,学生平时接触的乐谱的机会很少,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识谱能力的提高。于是通过乐器演奏提高学生识谱能力的作用就凸现出来。

浅谈音乐教育对于中小学生的重要性论文

标签:音乐学毕业论文 时间:2022-04-09
【yingjiesheng.weiyujianbao.cn - 音乐学毕业论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浅谈音乐教育对于中小学生的重要性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摘 要:音乐无处不在,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接受适量的音乐教育,对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优美的音乐不近能给人带来快乐,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还能陶冶性情和开发智力,并让枯燥的学习生活丰富多彩。由此可见,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合理开展音乐教育对学生们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音乐教育;学生;素质;重要性

  前言: 著名音乐家冼星海曾经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从古至今,音乐以其美妙动人的旋律汇成了一条金光闪闪、流淌不息的音乐之河,让中华儿女在它的滋润下沉醉、愉悦。然而,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有些家长和老师把孩子的未来全部笃定在文化课上,孩子的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题海里。沉重的学习压力让学生们无暇与音乐为伴,甚至上学放学的路上耳机里都是英语。对此,学校应该给学生们提供适当的音乐教育,因为音乐能缓解学生紧张的情绪,能锻炼他们的审美能力,能开发他们的智力和创造力,能陶冶他们的情操,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下面就音乐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的重要性进行论述。

小学音乐教育论文

标签:论文范文 时间:2021-04-09
【yingjiesheng.weiyujianbao.cn - 论文范文】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音乐教育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音乐教育论文1

  一、小学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在进行小学音乐的审美教育的过程中,能全面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和兴趣,促进学生从审美的角度入手,全面提高学生的对音乐的感受能力,真正的树立美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促进自身的进步和发展。

  二、小学音乐审美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的教育思想的束缚

  由于传统的教育思想的束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对一些重点科目较为重视,不重视音乐的教学,只单单认为音乐就是教音乐知识和音乐本身,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育的观念较为陈旧,忽略了对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音乐审美的进步和发展。

  (二)过于重视对技能的培养

  目前的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过于重视对学生音乐技能的培养,不能全面地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在很大的程度上就造成了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欠缺,在很大程度上就抑制了学生对音乐技能的掌握和学习,不能真正的了解和感受音乐。

  (三)教育内容的乏味

  在小学音乐审美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无法真正了解音乐审美的重要性,使得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仍然只重视抽象的一些理论,不让学生参与到实践中去感受音乐,不能全面接触和感受音乐,在一定程度上就制约了学生进行音乐的审美。

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论文范本

标签:教育毕业论文 时间:2020-11-22
【yingjiesheng.weiyujianbao.cn - 教育毕业论文】

  一、对南阳市几所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状况的调查情况

  笔者于201x年9月至201x年6月间分别对南阳市下属的南召县皇路店镇广庄小学、尹店小学;镇平县石佛寺镇党庄村小学、老毕庄小学;内乡县赤眉镇齐营小学、马营小学;方城县拐河镇姚店、史家庄小学;社旗县桥头镇史庄、陶庄小学进行了实地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音乐课开设情况

  这些学校大部分都开设有音乐课,但有3所学校没有开设,这说明当下南阳市农村小学音乐课开设情况并不普及。这其中的原因首先是没有师资,没有音乐老师也就谈不上去开设音乐课了。还有就是压根就没打算开这门课程,这就是思想认识层面的问题。还有就是以前开过,后来给停了,主要是觉得没用,也属于思想认识层面的问题。

  (二)学校对音乐课的认识问题

  在所调查的学校中,没有开设音乐课的三所学校虽然都是源于师资问题,但他们学校的领导层都认为音乐课可有可无,没有音乐课也没什么大不了。而其他开设有音乐课的七所学校的领导层对于音乐课的认识也很不积极,对音乐课漠不关心,认为就是哄孩子们玩玩闹闹。这样的认识很是令人无奈,但又普遍存在。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也难怪存在音乐课教师应付、学生觉得无趣的现象。

  (三)学生对音乐课的喜欢情况

  通过对开设有音乐课学校的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其中百分之九十九的学生都喜欢音乐。但喜欢音乐课的比例则是百分之六十一,这个比例较为意外。而对于不喜欢的原因,大部分学生都说教的歌不好听,也有的则认为老师教得不好。而在询问他们对音乐课有何建议时,他们的回答绝大部分是多教点流行的。以上这些情况首先说明流行音乐在城乡的传播已相当普遍,农村孩子也非常喜欢。另外就是农村小学音乐课教学不太令孩子们满意。

小学音乐教育教学论文

标签:音乐学毕业论文 时间:2020-11-22
【yingjiesheng.weiyujianbao.cn - 音乐学毕业论文】

  第一篇: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摘要:小学音乐的教育目的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更重要的是为了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压力。所以,学习兴趣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兴趣是提高教师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小学音乐教育应该不同于普通学科的教学,将生活实际与学生特长有效结合,可以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音乐;学习兴趣;激发培养

  学习兴趣的培养不是一时就可以完成的,它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小学音乐教育对于丰富学生的艺术内涵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学生的全面培养,使得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学习中。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要格外关注,所以,在课堂中,教师应注重当堂激发与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

  一、追求音乐的多样性

  不同于语文、数学,学生对于音乐本身就拥有积极的学习动力,所以,音乐课堂应该是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因此,教师要在教学方法上适当地做出调整,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音乐课堂的重点。例如,在学习一年级下册的《夏天的池塘》时,教师就可以搜集相关的音乐题材,流行歌手凤凰传奇的《荷塘月色》就跟教材很相近,教师可以在课前播放这首歌,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不应该只局限于课本,要着眼于整个音乐体系,把音乐题材以及音乐类型的多样性融入音乐教学中。例如,教师可以将流行音乐、歌剧、乐器演奏等形式运用到课堂中,由于音乐材料引发了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下册的《京腔京韵》这首歌时,就可以通过播放戏曲视频、戏曲唱腔或是戏曲身段表演来引起学生对戏曲的兴趣。这种视觉的冲击会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使学生了解戏曲的魅力,对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有一定的作用。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小学音乐教育的论文

标签:教育毕业论文 时间:2020-10-21
【yingjiesheng.weiyujianbao.cn - 教育毕业论文】

  音乐教学已成为促进学生全身心健康发展、塑造“创造型”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为素质教育的音乐教学,必须舍弃一切单调、枯燥、令学生感到厌烦的内容和模式,必须是使受教育者在良好的心态、轻松的气氛和愉快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实施的。

  随着国家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及新课改的实施,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正逐渐被淘汰,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也正发生着改变。

  新课标本着“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内涵,更加关注“人”的发展。其中,《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则以“注重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化文化、完善评价机制”为基本理念。与传统音乐教育相比,“新课标”无论是从音乐教育的理念,还是教材的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均作了全方位的改革。这对于已习惯了传统音乐课教学的广大音乐教师来说,无疑是一场“革命”。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标”,尽快成为“新课标”的有效执行者和积极建设者,将关系到“新课标”实施的成败。对此,我想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与同行们商榷。

  1.领会新课标的理念,转变音乐教学观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制约着人们的教育行为,影响着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任何教育行为的实施,都必须建立在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基础上。人类需要音乐,人类的生活离不开音乐。按理,大多数学生应该是喜爱音乐的,事实也确如此。然而,多年来我们的音乐教育却屡屡遭到学生的排斥,“学生们喜欢音乐但却不喜欢上音乐课”的现象屡屡发生,甚至到了让学生觉得“音乐课的教室,简直就是我的刑场”的地步。有学生这样说:“一提到上音乐课,我就头痛。因为一上音乐课,就有无数个我根本不认识的音符迎面扑来,令我招架不住。更可怕的是,老师竟然让我全都记下来。这怎么可能呢?我又不是音乐天才,这么多的‘哆来咪’,看到都害怕,让我背下来,简直是谋杀……音乐课的教室,简直就是我的刑场!”——类似的现象比比皆是,不得不令我们深思!的确,长期以来,我们的音乐课内容单一、落后于时代的发展需求;教法死板、与音乐艺术的本质背道而驰。我们更多地注重音乐技能、技法的传授与训练而忽视了音乐艺术的审美特性;更多地关注教师本人的情感体验而忽略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及音乐情感……使得我们的音乐课文不文,理不理,在某种意义上等于抹杀了学生作为一个有着相对独立的、丰富的内心世界及情感体验、审美观念的个体的感受和创造欲望。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音乐教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首先是一种基本素质的教育。它通过教授音乐这门听觉艺术,来反映人们的思想、情感以及社会生活,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爱好,具有对音乐美的感受能力、表现能力和初步的鉴赏、创造能力,教会学生如何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并在一定意义上创造生活,从而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和健康个性的发展,以达到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我本着一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信念,通过教学,不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并以此为切入口,引导学生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来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并在一定意义上创造生活,培养一种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在新课改之后,我校的音乐教学更加关注学生作为“人”的因素,更加注重对“人”的培养,还音乐以其音乐艺术的本来面目,展现给了学生一个较为宽松的、和谐的、动态的、充满了美感与浓厚人情味的音乐学习的空间,而学生们则在教师的引领下步入了音乐艺术的美妙殿堂,在艺术殿堂里尽情畅游。“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的局面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扭转。

谈谈中小学生戏曲音乐教育的推广论文

标签:音乐学毕业论文 时间:2020-10-21
【yingjiesheng.weiyujianbao.cn - 音乐学毕业论文】

  一、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戏曲音乐作为我国传统音乐的组成部分,更是我国音乐教育中进行民族音乐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

  戏曲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现状不容乐观,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以地方戏曲作为乡土教材,注意调动学生学习戏曲音乐的积极性,从基础音乐教育抓起。

  我国的民族音乐十分丰富,除了大量的民歌外,还有历史悠久的戏曲音乐。但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音乐教育以唱歌为主,其知识体系基本上是西方音乐教育的翻版,这种状况抑制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继承和发展。民族音乐的文化观念一直未能在我国音乐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教材中得到体现。要使民族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必须树立将民族音乐做为我们学校音乐教育根本性基础的观念,扎根于自己的传统。离开根基去奢谈“发展”“现代化”,其结果只能是自我丧失,戏曲音乐教育应从小抓起,从小培养学生的意识和兴趣,因此,在中小学开展戏曲音乐教育势在必行。

  中国戏曲音乐是在中国民族音乐百花园的土壤中繁衍发展起来的,它与古典歌曲、民歌等音乐门类不一样,共同创造出来的中国民族音乐。戏曲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地方色彩,是我国艺术瑰宝之一。中小学生学习一点戏曲音乐,可以整体提高自身艺术鉴赏力和生活品味。

  戏曲音乐的形式与内容、风格与色彩,集中体现了中国民族音乐的最高水准,是我国各门类音乐的集大成者。中国戏曲是世界上比较独特的艺术门类,尤其是戏曲音乐,形成了与世界,特别是欧洲音乐迥然不同的风格与色彩。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论文范文

标签:论文范文 时间:2020-10-13
【yingjiesheng.weiyujianbao.cn - 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一直受到传统观念的禁锢,管理者意识落后,师资队伍缺乏,理论水平较低,给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阻力。谈了关于农村音乐课的开展问题。

  论文关键词:初中教育;音乐教学;提高效率

  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音乐的学习能够有效地促动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一直受到传统观念的禁锢,管理者意识落后,师资队伍缺乏,理论水平较低,给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健康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阻力。作为一名音乐教师,长期从事农村音乐教学过程中总结了一些适合农村音乐课堂的方法。

  一、丰富环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的产生与发展是和人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为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我将学校环境、社会环境与家庭环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学校和教室中适当地粘贴着名音乐家、各种器乐名家的贴画,悬挂中国的民族传统乐器图片和西洋乐器图片,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利用校园广播站播放古典乐曲、世界名曲、流行乐曲,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直接感受。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兴趣浓厚与否与学科教师的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要做到对音乐如痴如醉的爱好,以自身影响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二、注重方法指导,有效学习

  学习得之于法,才会以最佳的状态进入学习的殿堂。面对农村学生对音乐知识缺乏的现状,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耐心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比如,发音的方法,位置的指导,乐理知识的讲解,视唱练耳的指导,乐曲审美鉴赏方法的指导等等。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做个别的指导和培训。让农村学生都能受到音乐的熏陶和感染,更好地发展音乐才能。

中小学音乐教育具体性和不平衡性特点研究论文

标签:音乐学毕业论文 时间:2020-08-22
【yingjiesheng.weiyujianbao.cn - 音乐学毕业论文】

  摘要: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存在着具体性特点和不平衡性特点。本文认为进行综合课程理念的应用,可以缩小中小学音乐教学水平的差异,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内外中小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与审美意识,提高其综合的理解力,在不断进行综合知识的扩宽和延伸过程中,提高中小学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教育;具体性;不平衡性

  我国当前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具有很大的复杂性、不平衡性特点。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不仅是一门包含教学规范理论、实践操作的理性学科,同时它更是一门关于创新力与创造力培养、实现教育理念公平和教学资源平衡配置等诸多要素在内的社会学科,还是涉及学生情愫发展与审美意识培养的一门高级别的感性学科。

  一、城乡间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不平衡性

  鉴于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意义,我国多年来在推行这门课程的教育教学活动方面,一直是不遗余力的。但是目前我国城乡间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依然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性特点。首先,课堂活动作为我国中小学音乐课程教学的主要模式,依然具有重要影响。体现在这方面的不平衡,主要是在我国创新教育教学的新时代背景下,各地配置的教师资源和硬件资源方面的差异,导致当代城乡中小学生接受音乐方式、信息的不均衡。其次,我国开始推行新的中小学音乐教育课标,这次课标的.主要目标是针对城乡间中小学生的音乐教育情况,推广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学,实现对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农村则面临着设备设施缺乏,无法有效进行音乐教育,更无法保质保量地完成教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