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案怎么写

教案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设想。对于教案的编写,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设计。一般要符合以下要求:明确地制订教学目的,具体规定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发展能力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合理地组织教材,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便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一、什么是数学教学案例?

  数学教学案例是对数学教学活动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能够反映数学教学某些内在规律或某些数学思想、原理的具体数学教学事件的描述、总结和分析。

  二、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特征

  1、素材真实性

  案例所反映的应该是一个真实事件,即案例描述的是真人、真事、真情、真知,要能激发起大家的思考。

  2、选材典型性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叙述的是一个数学教学的典型事例,这个事例要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并包括一些戏剧性的冲突,这些冲突主要集中在数学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数学思维上的冲突。

  3、情节具体性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叙述要具体、特殊,要能够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生动地描述出来。例如,反映某一个数学教师与学生围绕一个特定的数学教学目标和特定的数学教学内容的双边活动,不应是对活动总体特征所作的抽象化的、概括性的说明,而应是对双边活动的具体情节展示叙述,做到翔实、有趣。

  4、时空广延性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描述要把事例置于一个时空框架之中,也就是要说明事情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案例的描述要放在一个现实的生活场景之中,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5、目标全面性

  小学数学数学案例对行为等的叙述,要能反映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特性,涵盖教学目标的全部,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数学认知的思维活动,对教学的态度、情感,学习数学的动机、需要等。

  6、灵活性。数学教学案例不受时间、地点等因素的制约。

  三、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功能

  小学数学教师写作案例具有以下功能:

  1、记录功能——案例写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了一个记录自己教学经历的机会。案例写作实际上是对教师职业一些困惑、喜悦、问题等等的记录。

  2、导向功能——案例写作可以促使小学数学教师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能够成为案例的事实,往往是小学数学教师工作中魂牵梦绕的难题,或者是刻骨铭心的事件。如果你对案例写作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工作方式,那么随着案例材料的增多,你就会逐渐发现你自身工作的难点在哪里,今后

  努力的方向是什么。

  3、反思功能——案例写作可以促进小学数学教师对自身行为的反思,提升教学工作的专业水平。如果把反思当成数学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一时冲动或岁末特有的行为,就可以极大地促进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其向专业化水平迈进。

  4、传播功能——案例为教师间分享经验、加强沟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教师工作主要体现为一种个体化劳动过程,平时相互之间的交流相对较少。案例写作是以书面形式反映某位或某些教师的教育教学经历。它可以使其他教师有效地了解同事的思想行为,使个人的经验成为大家共享的财富。同时,通过个人分析、小组讨论等,认识到自己所从事工作的复杂性,以及所面临问题的多样性和歧义性,并且可以把自己原有的缄默的知识提升出来,把自己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或不证自明的知识、价值、态度等,通过讨论和批判性分析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

  四、案例的格式和基本结构。

  案例的格式主要有两种:实录式和条例式。

  实录式即把实际发生的事件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在最后提出一系列供参考、讨论的问题。

  条例式即把案例涉及到的材料,按背景、问题、解决方法等部分排列起来。形式可以是一题一例、一个片段,也可以是一个单元或一个专题,教学工作中的一件事等。

  教育教学案例的基本结构:

  一个规范的案例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1、主题与背景——案例要有主题,要针对某个现象或某种情况,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案例要交代案例的条件和背景,如教师、学生的基本情况、教学条件、教学环境等等。

  2、情境描述——案例要有情节,有过程,要具体完整,真实感人。

  3、问题讨论——案例要有分析,对提出的问题做科学分析。

  4、诠释与研究。

  五、案例的形式:

  根据研究问题的大小,课堂教学案例研究主要有:片段性案例研究、专题性案例研究、综合性案例研究三种形式。

  六、教育教学案例的形成过程:

  1、首先要选取活生生的材料。

  2、选取材料后要进行分析。

  3、有了材料,初步做了分析,才可动手撰写教育教学案例。

  撰写案例的步骤是:撰写草稿——批判性评论

  ——修改——编辑——尝试使用——再修改。

  七、案例写作应注意的问题。

  1、使用过去时态。不能是现在,更不能是将来时态。

  2、情节要按一定结构。

  3、事实反映要充分,要原原本本,绝对不能杜撰。

  4、必要时要列出采取的决策。

  5、可用表格阐述有关材料。

  6、注明引用材料的出处。

  7、核对有关数据。

  8、可另加附表和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