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本科论文

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培养掌握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可在科研机关、高等院校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有的可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可适宜在党政机关,包括报刊宣传、新闻出版、影视文化、互联网、对外交流其他企事业部门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专门人才。

汉语言文学本科论文1

  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是一种综合实践活动。反映在语文教学上,主要表现为注重字词句篇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练习相结合,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语文和学生生活相结合,语文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以促进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口、耳、手、脑并用,知行统一。

  关于语文的综合性,课程标准较之历届大纲,提得更为明确,具有新意。

  过去,我国中小学课程设计过于注重学科课程,忽视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把学生定格在书本世界里,断绝了和生活世界的联系。课程学习强调理论性,忽视实践性,注重认知,忽视学生个体对客观世界的体验、感悟,使课程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失去了实践和应用的价值。学生在书本海洋里徜徉,而根本不去关注周围世界、祖国前途、人类命运。即使学生在学习期间掌握了一些能力,但由于缺乏综合实践,很难适应未来的工作和生活。

  过去我们对语文综合性的理解,主要是就语文作为思想和信息的载体所负载的内容而言,是从语文学科的知识性讲的。这也是综合,只不过是综合的一个方面。心理学家J·M·索里和C·W·特尔福德指出:人是统一的单元,当他有所活动时,是整个人在反应当一个人的行为模式由于经验而有所变化时,其运动的、观念的和情感的方面都要发生变化。又指出:人的每一活动总是程度不同地包含着运动的、观念的和情感的变化。课程标准正是从一个新的维度论述语文教学的更大的综合,这主要有三个方面。

  1.知识与能力

  知识是基础,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逐渐获得的。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相辅相成。过去语文教学偏重知识传授,把语文教材分解成若干个知识点,并形成自认为很严密的知识体系。这种做法,导致语法术语、文学概念、文章作法等充塞课堂,导致阅读教学中的繁琐分析,作文教学则大讲开头几法过渡几法结尾几法等所谓谋篇布局的知识,使语文教学耗时多而成效少。

  对于语文知识,一要有序,二要有度,三是要明确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不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而是为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健全人格。

  有序。即按照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由浅入深地传授有关知识。例如,低年级以识字、写字为重点,有必要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汉字的笔顺笔画、偏旁部首的知识;低、中年段要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标点符号的知识;五、六年级要求学生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7-9年级要求学生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了解词的基本分类、短语和单句的基本结构;等等。

  有度。语文教学中传授语文基础知识是必要的,但要有度,不能拔高要求,不要把知识体系化,不要脱离能力培养去孤立地传授知识。提倡在学生言语实践活动中传授知识,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关注能力的培养。这样,知识就是动态的、活的、有用的,否则就是静止的、僵化的、无用的。

  过去我们对语文能力的分项研究比较多,综合性研究比较少。今后应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研究听说读写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字词句篇知识和听说读写能力之间的关系及其互补互促的特点和规律。

  2.情感与态度

  过去,我们对此不够重视。从理论上讲,学生对语文的情感和态度对学习语文至关重要。不可设想,一个对语文情感冷漠、态度消极的学生可以学好语文。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学生对课程的情感和态度被排除在教学关注范围之外,既无针对性的培养,又无科学性的检测,更无实效性的成果。

  相对而言,知识、能力是基础。学生在认知过程和能力形成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情绪体验和价值判断,从而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态度。所谓端正学习态度,试问,态度从何而来?是靠老师的要求吗?是靠抽象说教吗?态度是内在的心理需求,是学生对语文发生了兴趣、产生了积极的情绪体验之后自然形成的,而非单纯外在的表态。

  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因为语言文字,除了达意,还有传情的功能。语文教材大多是文质兼美的选文,课文里既有鲜明生动的形象,又凝聚着强烈的感情,渗透着深刻的理性。学生从认知入手,借助形象,引发感情,在感情的陶冶中,展开想像,启动思维,从中感受、体会、感悟、理解并获得一定的语文能力。

  由情感驱动、引发情感共鸣,从而产生物我两忘、如痴如醉的境界,反过来也可以深化认识。这既是一种认知的把握方式,也是一种感情的把握方式。如尼·阿·德米特里耶娃所说,是通过情感的向往,通过情绪来完成的。这种情绪以不可抗拒的支配力量,抓住人的整个心灵,并且发生在顺序地展开的逻辑思维之前,往往预定着思维和意志的方向(即也决定着道德行为)。

  当然,这种情感共鸣、物我两忘的境界,并不是每篇课文都能出现,也不是整堂课自始至终都会保持。但是,这种现象在语文教学中并不少见,尤其是学习文学性课文时容易发生。此时,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态度、意愿都化为生命的激情,这是语文教学中一个新的美的境界。

  3.过程和方法

  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产生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等,都产生于一定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知识能力的实际及其生理心理特点、教学的目的要求决定教学过程的安排和教学策略的选择,而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策略的选择又反映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能力和教学个性,同时也反映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情感和态度。

  在教学中,虽然教学过程是统一的,教学步骤是一致的,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却是千差万别的。思维活动的方式不同,情感活动的样式各异,意志活动的强弱也不一样。教师不宜以自己的思想去束缚或代替学生的思想,以自己的思维模式去规范和限制学生的思维活动,不要过早地去追求统一的认识、统一的结论,应允许不同的认识和认识的不同水平的同时存在。在语文教学中,学生认识上的参差不齐是正常的。勉强让后进生靠拢优秀生,或让优秀生降低到后进生水平都是不恰当的。所谓的统一认识也是虚伪的、脆弱的。因为任何认识都离不开个体的知识和经验,离不开个体的思维方法和习惯,离不开个体的心理能力。那种认为统一的材料必然产生统一的认识的观点是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统一掩盖了学生个体认识的差异性,冲淡了学生的认识过程,所以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为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和历次教学大纲一样,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提倡启发式教学;和历次教学大纲不一样,把讨论式教学提到应有的地位。

  关于讨论式,以高年级为宜,但在低、中年级尝试进行一些合作讨论的练习活动也是允许的。现在小组合作研讨的样式在许多学校盛行。学生同桌两人或前后桌四人一起讨论,作为一种合作学习的雏形,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口语交际能力、探究能力是有益的。其中,关键的问题是:学生讨论的问题从何而来,是教师从主观愿望出发硬塞给学生的,还是来自学生、是学生急于释疑求解的问题?在教学中,学生对课文常常会从不同角度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如果老师善于梳理,提出一个或两个带有共性的问题,同样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否则,由于学生思路突然分岔,加之时间太短,来不及组织内部语言,更谈不上去听取别人的发言,讨论就会流于形式。

  由于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又由于语文课程具有多重功能,因此,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强调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在教学建议中,又提到要沟通课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在学生学习语文的实践活动中,上述三个方面常常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以知识为基础,以学习方法为中介,逐渐获得正确理解和运用语文的能力(在获得能力的过程中,也可以获得知识),并产生情感、激发想像、启动思维,形成一定的学习态度,所有这一切都体现在教学过程之中。

汉语言文学本科论文2

  浅论王蒙文学的确定性与非确定性

  导读:王蒙文学的确定性与非确定性以来的长篇小说《这边风景》和今年的《闷与狂》等。对此,有人惊呼王蒙写疯了,什么都写,什么都尝试,什么话都说,什么都让你来不及准备,什么都让你措手不及,什么都让你瞠目结舌。关于《闷与狂》,有人说它是小说,有人说它是散文,有人说它是回忆录,我觉得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王蒙文学的确定性与非确定性最近的文坛很是热闹,鲁迅文学奖就不说了。我要说的是有三个作家,成为当下不可回避的话题。第一个,当属王蒙先生,他因为新近出版了所谓的长篇小说《闷与狂》,广被关注,也备受争议。第二个是张贤亮先生,这位新时期文学的开拓者之一,后来西部文化产业的领军人物,因为他的离世落幕而被人们热议。第三个是萧红先生,也可以称为萧红女士,因为电影《黄金时代》的热映,而继去年电影《萧红》后再度掀起一股“萧红热”。

  这次研讨会的主题是“王蒙最新双长篇小说学术研讨会”,乍一听,觉得有点怪,长期以来,我们总习惯一事一议。但后来一想,这事若发生在别人身上或许有点怪,但发生在王蒙先生身上,就很正常。熟悉王蒙文学的读者,我这里是指读过他作品的人,是过去进行时的那群人。而相对于过去进行时的人群,所对应的应该是将来进行时的人群。今天参加研讨会的,基本上属于现在进行时。那么,有人会问,你当属于哪一种人群?我想说,我既属于过去,也属于现在,更属于将来。

  我不是纯粹的学院式理论家,我是读者,是作者,是研究者,是记者,是王蒙文学的追随者,是这个会议的关注者,也是一个极想发言表明我观点的人。我不说,我不抢着说,我怕别人先说,别人先说我就不好再说,我就得转化思路,我就得顿悟,我就得冥思苦想,我就得见招拆招,我就得一鸣惊人,我就得与众不同,我就得发飙,说一些歪理邪说,说一些你不敢说的话,说一些你想不到的话,让王蒙先生知道我,让与会者知道我,让这个会结束后大家还议论我。哈哈,请允许我模仿王蒙先生的叙述方式表达方式思想方式。

  请注意,我在这里谈的不是王蒙先生的具体哪部小说,哪篇散文,哪首诗,哪篇讲话,我说的是王蒙文学,包括所有的文字,和与文学有关的非文字的东西。譬如他的社会活动,譬如他的演讲,譬如他在人们心中的印象。在中国,我不知道哪个作家可以在他的名字后面用文学去冠名去定义,我们过去可以用鲁迅小说、老舍小说、朱自清散文、杨朔散文去冠名去定义去解读,但很少有人用鲁迅文学、老舍文学去冠名定义的。今天,我提出了王蒙文学这个说法,不是心血来潮,不是吸引眼球,不是溜须拍马,不是想让王蒙先生点一个赞,而是实在是被王蒙先生30年来在文学形式上的不断突破创新所吸引。

  王蒙先生是新时期文学新世纪文学以来在中国当代作家中最领潮头之先风气之先、最不拘形式也是最讲形式的人,从他早期的意识流到他后来的散文、随笔、回忆录、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品文、讲演稿以及思想性散文《大块文章》《九命七羊》《老子的帮助》《庄子的享受》《我的人生哲学》《红楼启迪录》《读书解人》以及去年以来的长篇小说《这边风景》和今年的《闷与狂》等。对此,有人惊呼王蒙写疯了,什么都写,什么都尝试,什么话都说,什么都让你来不及准备,什么都让你措手不及,什么都让你瞠目结舌。关于《闷与狂》,有人说它是小说,有人说它是散文,有人说它是回忆录,我觉得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王蒙先生以他特有的语言、结构、情绪表达了他想要表达的东西。如果非要说它是小说,也可以。记得丁玲在谈到萧红的小说时,曾说萧红写的不像小说。萧红则说,不同的人写不同的小说,我的小说就这样写。我想也是,谁规定小说怎么写了?谁给小说下定义了?谁规定小说就是罗贯中,就是曹雪芹,就是鲁迅,就是老舍,就是托尔斯泰,就是马尔克斯,就是莫泊桑了?我看到《上海文学》选了书中的某章节,但并没标出这是什么文体,它只告诉读者这是王蒙先生的一个专栏的一篇文章。这样的文章它属于文学,它不属于小说、散文、随笔、笔记、日记,它只属于王蒙式的表达。

  关于《闷与狂》的书写,王蒙先生是有他的想法的,这种想法是一种试验,这就如同他当年玩意识流,你习惯不习惯,接受不接受是你的事,反正我要这样写,怎么开心就怎么写,怎么逗你玩就怎么写。我就是马三立,我就是周立波,我就是郭德纲,我就是“老梁说事”,我就是“百家讲坛”,我就是“国宝档案”。王蒙先生在书中其实也不止一次在向读者表白,他说:“这本书你在阅读,这本书现在完全听你的支配,你想翻到第几页就是第几页,你想卷到什么程度就卷到什么程度。”他还说:“快乐是一种变化。缺少变化是烦闷的由来。而烦闷是快乐的死敌。你烦闷了,你感到了一种重复,重复使人疑惑,你需要醍醐灌顶,你需要振聋发聩,你需要当头棒喝,你需要五雷轰顶,你需要洗心革面,你需要做得成强悍,强悍得成钢铁,你要敢下手,出手辣,炼就铁砂掌。你不能对别人出手,你还不敢对自己出手吗?你要敢尝试敢变化敢刀山火海敢就地十八滚降龙十八掌练就十八般武艺扫堂腿横扫千钧,远走高飞千里万里与往事干杯。”

  这就是王蒙,不断寻求变化的王蒙,不断寻求新鲜的王蒙,不断寻求刺激的王蒙,不断特立独行的王蒙,不断让人眼花缭乱的王蒙。人生就是一条直线,你可以选择一个又一个线段,这个线段就是你的直接经历,它是可以确定的。而人的思想是穿越线段后向两端继续发展延伸的射线,它具有非确定性。艺术也是如此,王蒙文学的特点在于他始终不断的寻求变化。我们过去总爱说,某某作家形成什么风格,什么流派,王蒙先生却不信这个圈套,这个惯式,这个约定俗成,这个千篇一律,这个被人膜拜,这个被人定义,他总是在变着法儿的玩魔术,玩魔方,玩花样,玩捉黑枪,玩打升级,玩敲三家,玩砸金花儿,玩斗地主,玩灌蛋,玩押大小,玩清一色,玩一条龙,对于他这种昏天黑地、五光十色、神出鬼没式的写作,从一开始它就被关注,被争议,被口吐莲花,被说三道四,这使我想到王蒙先生的文章《“饥饿效应”与“陌生化代价”》,虽然这是一篇谈论人际关系的,但也同样适用于艺术:“第一,开始吃的时候,你正处于饥饿状态,而饿了吃糠甜如蜜,饱了吃蜜也不甜。第二,你初到一个餐馆,开始举箸时有新鲜感,新盖的茅房三天香,这也可以叫做‘陌生化效应’吧。”然而,再陌生的东西你一旦有了一回生,就会有二回熟,熟了就会不讲道理,“了解了这一点,也许我们再碰到对于新相识某某某先是印象奇佳,后来不过如此,再往后原来如此,我们对这样一个过程也许应该增加一些承受力”。

  关于的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

  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摘要:中国人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掌握好语言技能,还要充分认识到文化因素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却忽视了文化差异对语言学习的影响,无法真正将英语学以致用。本文将从中西方的传统文化、习俗文化和价值体系三方面的差异来探讨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

  关键词:文化 差异 语言

  一、引言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很多人努力学习语音、词汇和语法等语言方面,却忽略了文化因素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致使许多人虽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但在英语交流中仍会遇到许多困难。缺乏对文化因素重要性的认识已严重影响了英语学习。

  文化因素对语言的影响很早便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如20世纪80年代我国著名学者胡文仲就认为:“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不了解英美文化,要学好英语是不可能的。”但在多年的英语教学中文化因素仍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本文将从中西方的传统文化、习俗文化和价值体系三方面的差异来探讨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

  二、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

  要想学好英语不仅需要掌握语音、语义和语法等语言本身的技能,还需要注重文化差异对语言学习的影响。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互相依存的整体,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和载体,同时又受所属文化的制约。若不能充分了解西方文化就无法真正学好英语。

  众多学者已充分研究了文化的内涵,如戴炜栋和张红玲认为,文化研究发展至今,一个最具概括性、广为接受的观点认为文化是一个群体的生活方式,它包括人自出生后所学到的一切,如语言、言行方式和内容、信仰,以及人们赖以存活的物质和精神基础。张婧则认为,不同的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历史环境不同,因而对不同的事物和经历有着不同的编码分类;不同的民族因不同的宗教信仰,也导致了他们独特的笃信,崇尚和忌讳心态;不同的民族因其发展的特殊历史过程也产生了本民族自己的历史典故、传说轶事。本文主要关注中西方在传统文化、习俗文化和价值体系三方面的差异及其对语言的影响。

  (一)传统文化上的差异

  中西方国家均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在各自的文化上有其独特的内涵。由于受到不同的历史和传统的影响,中西方国家在各自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沉淀形成的传统文化亦不尽相同,因此,我们在学习英语时除了要学好语言,更要关注语言所属的文化内涵。正如刘长江所言,文化教学应与语言教学同步融合。

  由于历史和传统的差异,中西方人们对于同一事物的理解和感受也有区别。如“龙”在中西方的传统文化中的内涵便迥然不同。“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我们引以为豪的自称“龙的传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吉祥、幸福的象征,人们多用“龙腾虎跃”或“龙凤呈祥”等词形容吉庆的气氛。但西方文化往往把“龙(dragon)”视为邪恶势力的象征,寓意凶残。在西方传统文化中“dragon”指的是一种长有双翅且会吐火的怪兽,因此,它与凶暴直接联系在一起。

  (二)习俗文化上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差异尤其典

  型地体现在习俗文化方面。不同国家的习俗文化反映在各自的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如称谓、礼仪、恭维、致谢等方面。若不能充分了解中西习俗文化上的差异则会严重影响彼此的交流。

  如在称谓方面中西方的习俗文化便有着极大的差异。中国人由于受到宗法观念的根深蒂固的影响遵循讲礼节、尊长辈的习俗。俗话说:“子不言父名,徒不言师讳。”因此,在中国,孩子倘若对长辈或教师直呼其名会被认为不懂礼貌,将会受到家长的责罚。而在西方的习俗文化中西方人称呼除父母外的其他人时大都直呼其名,以示友好和亲近。这一点在美国尤为普遍,甚至初次见面就用名字称呼。这一差异的理由在于中国人尊崇长幼有序、尊卑有别,而西方人则崇尚人人平等、追求自由。

  (三)不同价值体系间的差异

  价值观念被普遍认为是文化的核心所在,不同文化背景中人的价值观念必定会有所不同。而价值观念又对人们现实生活中的言语表达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语言也往往折射出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中西方价值观念的差异也直接反映在语言表达上,尤其典型地体现在诸如,禁忌、隐私等方面。

  如中国人的价值观念注重社会群体间的亲密友好关系,因此,将询问对方的年龄、收入、婚否等情况视为是对对方的关心,但这些理由在西方人眼中却是一种禁忌,在他们的价值观念中这些均为个人的隐私,因此,避而不谈。再如中国人碰到熟人打招呼常会问“你去哪儿”或“你吃饭了吗”等,以示对对方的关心和双方的亲密友好关系,但这在西方人眼中却大有窥探隐私之嫌。

  三、结语

  英语学习中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如高宝虹所言,在语言学习中,文化充当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语言的使用要受该语言所属民族文化制约。因此,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必定影响英语语言的学习。尽管已有学者对此进行了探讨,但对文化因素的忽视仍未得到有效的改善。张友平曾指出,外语教学不应当仅仅是语言教学,还应当包括文化教学。因此,我们学习英语不仅要学习语言本身,还要熟知语言的文化背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将英语学以致用,准确顺畅地将其应用于对外交流之中。

  基金项目:天津城建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理工类院校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及能力研究》(立项编号:JG-1352),本文是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汉语言文学本科论文3

  当前,国内高校“双一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目标正在不断推进和深入。在这种形势下,一些地方本科院校也在尝试向应用技术型大学发展,力图将人才培养与市场、行业、岗位相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自然需要加大实践力度,增强学生的技能,一些课程的调整和改革势在必行。但与此同时,汉语言文学专业也应结合自身特点,发挥原有优势,稳步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为学生的学习和深造提供良好条件。

  一、研究能力、学术品格的培养

  研究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比如个人的知识储备、兴趣、研究环境、研究条件等。对于处在学业“懵懂期”的本科生而言,适当的学术引导和学术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定向性”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生在入学之初可根据自身兴趣、特长、条件和就业取向制定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徐祝林在《构建三大模板,培养创新人才——古典文学教学改革新模式探索》一文中提出了“三大板块”的设想,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生兴趣等因素,将“将大一本科学生按照兴趣和志向以及专业方向分成三个板块,即师范型板块,面向基础教育;应用型板块,面向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研究型板块,面向考研及科学研究部门。这三大板块,形成三条个性化发展途径,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权、更大的自我发展空间及更强的社会竞争力”。[1]学生通过自主选择,更好地“归类”,找准努力的方向。学院因而可以优化资源配置,为不同职业诉求的学生配备相应的指导老师,以此实现学生的定向发展。

  (二)良性的师生互动机制

  在职业生涯规划“定向”的基础上,学院可以尝试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这一措施对于渴望走上研究之路的学生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条件,同时也是培养、提升研究能力的重要保障。导师和学生实行双向选择,等选择的结果确定后,导师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首先,指定书目。要做学问,就得熟悉相关的阅读书目和学术典籍,正如清代史学家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中所说:“目录之学,学中第一紧要事,必从此问途,方能得其门而人。”[2]因此,导师可为学生的学习开列基本的阅读书目,为“按图索骥”提供一条明晰的线索,进而使其扩展知识面,打好研究的基础。其次,定期答疑。导师在开列书目的同时,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跟进,不断沟通,了解学习概况。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导师可定期与学生见面和交流,一方面检查学生的阅读成效;另一方面则为学生解惑答疑,排除障碍,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再次,学术训练。导师在督促学生阅读同时,也要不断加强学术思维和写作方面的训练。导师围绕学生的阅读,布置相关的讨论话题,让学生各抒己见,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进一步要求学生以文字的形式将个人观点整理成文。为确保文章有说服力,导师还需引导学生寻找相应地支撑材料,不断修改和完善,确保语言精要,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三)学术精神的培养

  汉语言文学专业有鲜明的学科特色,知识体系的建构通常需要反复的记忆和长期的积累。学生除了坚持不懈地“厚积”,还得在“厚积”中不断探寻真相,揭示学术的要义,而要做到这些,就需要有坚韧不拔的学术精神。首先,要有问题意识,有怀疑精神。胡适指出:“以怀疑态度研究一切:实事求是,莫作调人。这就是那些中国思想家的精神,他们曾使中国理智自由的火炬,永远不息。也就是这个精神,方使中国的思想家们,在这个新世界上,新时代中,还觉应完全的自如与合适。”[3]这与他所提倡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口号颇为一致。具备怀疑精神,才有可能发现常人所不易发现的问题,从而将学术不断推进,后出转精。当然,这种假设和怀疑是有条件的,前提是实事求是。要做到实事求是,就必须尽可能地掌握更多的材料,阅读并充分理解前人的学术著作,所谓“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有一分证据,只可说一分话。有七分证据,只可说七分话,不可说八分话,更不可说十分话”。[4]既不能掩前人之功,更不可窃取他人的劳动成果,归根到底要求学人不能见利忘义,失去学术道德和学术规矩。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术品格的塑造要比学术研究本身更重要。这关乎到学术的传承和文化精神的延续。恰如曹丕所言:“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5]学术研究绝不容许弄虚作假,故弄玄虚,炫人眼目。

  二、考研策略

  对于立志学术研究的学生来说,考研是提升自我的必然选择。除了少数获得保送资格的幸运儿,大部分有志于此的学生都要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这场选拔不仅需要笔试,还得准备复试。除了个人素质、学术能力之外,考研策略也是影响考研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对于考生而言,一些列策略、计划的制定是必不可少的。

  (一)“私人订制”预设下的学校选择

  对于考生而言,可供选择的选项很多,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既包括有研究生学位授予权的科研单位,也包括各类型的大学。一些学者指出:“科研单位研究生得到的导师个别指导时间,通常是大学的2倍。科研单位没有本科教学工作量,导师和学生都可以全力投入科学研究,与大学相比较,更容易出成果。”[6]考生必须要考虑到科研单位和大学之间在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条件的差别,更需要权衡各类型大学之间的优劣,是报考科研院所还是大学?是报考重点大学,还是报考一般类型的大学?是报考东部地区的大学,还是中部地区的大学?一系列问题随之而来。学校的选择要因人而异,切实符合学生自身的知识水平、学术能力和发展诉求,并充分考虑所选学校的层次、学校相关专业在全国的排名以及学校所在省份等要素。一般来说,位于东部地区尤其是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高校竞争激烈,难度较大。因而学生要对英语、政治、专业课等各个科目有准确地估判,尽量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初步筛选3~5学校,在此基础上,导师根据对学生和学校的了解,冷静而理性地做出分析,给学生提供若干备选项,由考生最后做决定。慎之又慎的择校策略将大大增强考研的胜算。

  (二)多维一体的备考策略

  除了选择合适的学校,学生还应有完善的备考策略,来保障理想的复习效果。其一,要充分了解报考学校的考研科目设置、参考书籍及历年考研真题。考生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搜集相关资源和资料。除此之外,也可以主动出击,与报考学校的在读研究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时时关注所报考学校的学院,留心专业动态,了解本专业导师的研究概况,确保“知己知彼”。其二,制定清晰的复习计划。正如有的研究者所说:“一般的考研复习时间在1~1.5年,具体多长时间应根据个人情况和报考学校的考试科目的考核深度要求来确定。准备时间确定后,再初步分成三段,即将考研总的复习规划分为基础、强化和冲刺三个阶段。”[7]备考是个长期的“磨人”的过程,同时它还具有阶段性,因此考生要将备考时期划分为几个阶段,比如第一阶段全面复习阶段,将专业课、英语、政治的基础知识统统过一遍,在此基础上,查漏补缺,集中“恶补”,最后,进行冲刺。总之,复习既要全面细致,面面俱到,又要自成体系,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其三,答题要有策略。考试除了检测学生的知识水平、知识结构,其实也是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要充分展示自己的逻辑性。比如在回答问答题、赏析题、论述题时,我们都可以先用一个关键句概括基本论点,然后以具体作品举例说明。简言之,即一个要点(一句话)跟一个例子,切实做到层次分明,言之有据,表述清晰。最后,为了应对面试,考生要提前准备一份“学术简历”,熟记于胸,能简单明了地告诉导师们读过哪些书,有何收获?学术兴趣点在哪?当然,这仅仅是一方面,目的是提醒考生要注意极易被忽视的细节。

  结语

  学生考研能否成功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除了学生自身努力外,学院还应从制度和硬件上提供保障,给予人性化的管理和服务。导师既要解惑答疑,还要及时给予学生心理辅导,纾解压力。各项措施、各种策略绝不是孤立的,必须相互配合,一以贯之。只有这样,有志于学术的学生最终才会脱颖而出,成就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