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学论文

教学论文是教师教学经验和教学研究成果在写作上的表现,简单的说,就是教师将平时教学中的一些经验或研究进行了总结,并综合运用综合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一般情况下,教学论文没有固定的结构格式,这是由于教学及研究的课题不同,研究过程和方法的不同,逻辑推理及其研究成果的不同,各种教学论文的写作形式也不尽相同。

初中美术教学论文1

  一、农村发展存在问题

  农村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导致农村中学美术教育困难重重,绝大多数的偏远地区无专业美术教师,教学硬件更无从谈起,偏远的地方连彩色纸,卡纸,水粉颜料,浆糊都买不到。教师只有在上公开课的时候,学校才给准备必需品,学生才可以尽情享受美术课堂的乐趣。本来想动员家长支持学生,但是家长大都不乐意把更多的钱用在“非主课”上。美术课作为一种文化,依它特有的魅力吸引着有美术爱好的学生,他们对美术课的喜爱有时超过其他学科。但是我们能够做到的只有因地制宜地去挖黄土,自己做泥塑来替代陶塑,自己种葫芦以备雕刻使用。英国著名艺术家赫伯特里德提倡通过美术教育促进儿童人格成长,认为儿童具有许多与生俱来的潜能。美术教学应按不同类型分别予以指导,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少年儿童自发创造力与人格的自然成长。大多数的农村美术教育工作者感到力不从心,个人的努力杯水车薪,然而工作还得继续做,我们要有信心去慢慢地改变这种现状。

  1.改变观念,提高对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的认识

  首先开好课、开足课,让学生对美术感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成立美术小组来带动其他的同学一起参与美术创作,像一起出黑板报,海报,宣传画等。这无形之中在改变着校园文化生活。美术可以提高整体观察力,让你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学校对面有一个生意不错的老板,专门做广告门市牌,海报等,镇里的多数设计都是他在做。他跟我说“我学过美术,就在第十一初级中学,那时我学了一年的素描,它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我学会了整体观察,这对我的工作终生受用。”

  2.营造氛围,感化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0xx年以来,我们学校把美术设置为特色课程,20xx年我们学校的美术课成为第一个校本课,学校在教学楼二楼特设教师作品展,学生作品展。每年十月份艺术节之季,我们为剪纸爱好者举办个人作品展,书法作品展、绘画作品展。大家欣赏作品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提高着自己的审美能力,慢慢地从内心去接受并喜欢它,自然就会动起手去创作了。还有更好的事是,自从有了特色班,学生辍学率明显减少了。因为我在上初中的时候也曾经“误入歧途”,所以我倍加珍惜这些中下等的学生,我甚至试图改变他们对学习的态度。我告诉他们“只要你想来,我就愿意教,美术画室一直招兵买马,无期限。”这是我在画室门口的标语。看着初一的同学踊跃报名,初二的同学积极加入,初三的孩子欣喜到来的时候,我感到欣慰极了,因为每个学生都有绘画的经历,并为之一直坚持,这是多么好的一件事情。

  3.调整心态,迎接挑战

  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美术教师,只要美术教育对农村学生有所帮助就行,也许他们谁都成不了艺术家,但有一天回忆起初中的美术课起码是快乐的事就好。当没有创作材料的时候,我们一起从生活中寻找创作材料,如草编、泥土、葫芦、废纸壳、塑料瓶等。只要能利用上的材料,就是好素材。

  二、结语

  因为农村中学特定的教学环境限制,美术教育状况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但我们不能对它丧失信心,只要我们心存真诚和希望,美术教育会慢慢前进。就像七年前的第十一初级中学一样,它正朝更好的方向发展。我们应当把胸膛挺起,衣袖挽起,带领那些喜欢美术的,不喜欢美术的学生们一起畅游美术世界。既然选择美术之路,我们就有义务去奉献。有时候觉得学生就是我责任田里的小树,我希望每一株都茁壮成长。

初中美术教学论文2

  摘要:在进行美术教学的时候能够发现现在许多学生在进行绘画的时候没有进行创新,与实际的生活距离比较远,创作手段还是传统的方式,学生的想象力也发挥不出来。其实在进行学术教学的时候应该让学生认真地去体会生活,走进生活,通过创设相应的情景来让学生将自己的想象力发挥出来,这也是改革美术教育的一个方向。

  关键词:初中美术;创作;教学

  一、引言

  艺术来源于生活,无论多么优秀的艺术家离开生活这个环境,他们的艺术思路都打不开。元代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叫黄公望,他每天都在黄山草木杂乱之处驻足,人们都不知道他为什么在那片地方流连忘返。美国的杰克伦敦年轻的时候当活水手、工人等等,人生经历十分丰富。……下文就结合当今新课改的要求对初中美术教学做出了思考探究。

  二、体验生活,走进生活

  艺术家在创作优秀的作品的时候离不开丰富的生活阅历与知识,许多优秀的艺术家对于生活在创作中起到的作用都非常重视。歌德就是一位主张体验的艺术家,他认为生活比天才更加天才。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作者所写的作品虽然不必亲身经历过,但最好也是经历过的。我们的生活是非常丰富的,变幻无穷,但是想要让学生去真正地走进大自然,并且将他们充分地表现出来的时候就会有一种无力感,因此老师在这个时候就要引导他们去体验和认识生活,善于捕捉生活中动人的瞬间,学会在平淡的表象中发现不寻常的美感。让学生做到:①留意身边的人事物;②将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挖掘出来;③发展生活中的奇趣。因此在平时上课的时候要让学生尽可能地走出教室,例如郊区田园,利用大自然让学生真正走进生活,在农忙的时候组织学生走进麦田,体会当时珂勒惠支在创作《拾穗者》时的内心情感,并且让学生也做一幅画,让学生在汗水中明白生活中的美,让学生勾勒一幅幅丰收景象图。

  三、创设相关情境,充分发挥想象力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而想象就是创作的基础,将艺术和自身的感受结合在一起,将学生的想象力充分地发挥出来。一位著名的哲学家曾经说过: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波德莱尔曾经也说过没有想象力其他一切的功能无论多么优秀都没用。老师可以将学生的创造力进行培养,让学生在创作的时候能够游刃有余。著名画家苏里科夫由于黑色乌鸦在雪地上形成《女贵族莫洛卓娃》这幅名画的意象图。再例如古埃及的狮身人面像也是想象出来的,中国的白蛇美女也是想象出来的,因此牛鬼蛇神、天上人家都能够让艺术家充分地进行想象。进行具象、意象与抽象都需要有丰富的创造力。培养想象力就需要创设相应的生活情境,但是学生平时一般都不会训练美术创造力,因此老师在在创设情境的时候要将学生的创作灵感进行有效地激发。例如在上课的时候让学生创作关于母爱的作品,在上课初期就可以先给学生听《妈妈,再爱我一次》这个故事,老师自己给学生讲,让学生们在这个情境的中沉浸下去,接着再给学生放一段《烛光里的妈妈》的音乐,音乐结束以后老师就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让学生开始进行创作。就像曾经有一位诗人说过美的创造离不开想象,在创造的时候要把情感和理性结合起来,在作品中将理性感性的情感都融入进去。

  四、在美术作品中发挥自身的特点

  在进行美术创作的时候是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的,不能有似曾相识之感,因为创作最忌讳的就是雷同,作品没有个性就像白开水索然无味。因此在创作的时候要将自身鲜明的特点展现出来,在这个领域中人们都喜欢独立创作,就像吴道子和李思训,虽然他们两个人都画嘉陵江山,但是他们二人作品风格迥异,一个奔放自由,一个严谨富丽。这说明在创作的时候需要有非常鲜明的个性,在创作的时候也必须要保持特色。因此初中学生在创作的时候也要尝试将自己的特色在作品中进行体现,具有创作风格比较优秀,但是也有一定的难度。在学习“我为校园添风采”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为自己的校服进行设计,为自己的校园生活增添色彩。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将自己的品味充分展现出来,创造自己满意的作品。老师在辅导的时候要将个性进行强调,在色彩选用方面也要鲜亮明快,并且也要鼓励他们上网进行查阅,将别人的长处吸取过来,将自己的特色进行融入。当学生设计完成之后要适当地对学生进行表扬,加强学生的自信心。

  五、方式多变,锻炼学生的表现能力

  学生在创造的时候必须将美的规律与形式进行掌握,对于美的敏感性要加强。有美的鉴赏能力并不一定会有美的创造能力,但是具有美的创造能力一定具有美的鉴赏能力。想要将美的表现形式进行掌握就要将美的形式进行研究,而且美来源于对美的创造与实践,这是人们在创造美的过程中得出的经验。法国著名的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艺术就是情感的表现,如果没有色彩学问,即使感情再强烈也没用。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找到灵感,例如在进行剪切画教学的时候要是要注意色彩与标图的结合,并且加强学生对于装饰美的体现,利用多种表现形式。在创作的时候让学生自己寻找需要的材料,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充分的展现。

  六、充分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出来,提高学生的求异能力

  其实初中美术这门学科是比较轻松地,而且也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最重要的就是应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这个阶段学生好奇心比较重,对一些新鲜的事情非常好奇。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要利用合理的美术教学活动来将学生的创作能力得到激发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足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在美术课堂中要让学生进行观赏、模仿,但是并不能一味地进行看、临摹,要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思考。由此及彼来产生另外一种想法,以此来进行全新的创作。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把学生平时的压力释放出来,让学生能够进行大胆的想象,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与求异的能力。

  七、结束语

  通过上文我们能够知道,在初中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创造性,将生活与美术进行充分地结合,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这也是新课改的要求,让学生能够充分走到美术创作当中,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刘步瑛.浅谈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创作教学[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6(9):126-127.

  [2]司贺忠.美术教学中如何进行创造性教育[J].金色年华(下),2016(12):54.

初中美术教学论文3

  摘要:美术课是中小学义务教育中必修的一门课程,美术教学的一般任务是要促进学生的感官、观察力的发展,使学生认识自然界和社会中的事物,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本文针对美术教学的意义,当前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美术教学的创新进行探讨。

  关键词美术教学初中美术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A

  1初中美术教学的意义

  美术亦称“视觉艺术”。美术教学亦是图画教学,直到20世纪初才开始有了美术课的名称。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图画教学的任务就是要促进学生的感官、观察力的发展,使学生认识自然界和社会中的事物,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

  初中美术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发挥创造性,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或者想象中遇到的事物充分地通过雕塑、手工、绘画等的方式表现出来,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目的。

  另外,美术教学也为师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一种更加有益的途径。通过绘画、手工制作、雕塑等方式,学生可以向老师表达自己的思想,对于一些学生无法直接对老师表达的,这种方法就特别有用了。

  2初中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既然美术教学应该是一个师生交流和学生自我成长中必不可少的,那么当前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哪些问题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当前的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授方法单一,教授内容比较枯燥的问题。通常,在美术教学课堂上,基本上遵循的是“教师对绘画原则的讲解——学生练习”这样的一个过程。然而,我们知道,在这样的课堂上难免缺乏一些生气。美术课堂不仅仅是根据教材上的内容进行教授,还需要教师将课堂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教授的内容更应该贴近生活,让学生从实践和生活中学习和发展。

  (2)美术教学中缺乏对学生创造性和想象力的激发。美术教学应该是一个让学生的灵性与大自然充分融合的过程,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的创造性的培养,还要促进学生的美感和情操的陶冶。当前初中生的课业还是比较繁重的,对于美术课程本来就不够重视,因此,美术教师就更应该充分利用这样的一堂课程,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想象力。

  (3)美术教师缺乏创造性。

  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学生具有创造性,也要教师具有创造性和想象力。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有些美术教师存在着对美术教学缺乏激情,在教学的准备上不做精心的设计和构思,一味地照教材生搬硬套,更不用谈丰富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了。

  3初中美术教学的创新

  中学美术课是义务教育中学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古人早就指出:“……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这就是说:无论是教还是学都各有方法问题,教师的教应该为学生的学造成一种趋向和条件,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因此,如何求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是当前美术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考验。

  首先,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思维。在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一个比较和谐和愉快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建立起积极的学习兴趣和心态,开拓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精心设计导课环节就必不可少,最好是用最少的语言,更多的形象展示,例如,用音乐、电脑三维动画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和兴趣。

  (2)让学生在获得成功的同时,能够体验成功的乐趣,不断强化和肯定学生的创新。在学生进行了美术创作以后,最好能够设立外在的奖励机制,以强化学生不断创新的能力。例如,美术教师可以在班级举行美术作品比赛,由全班同学来评,谁画得好就给谁一些奖励;但尽量做到让每一位参加的同学都能够收到肯定,这样才能让学生持续地保持创作和绘画的激情。

  (3)以学生为本,倡导个性的发展,尊重学生的奇思妙想。在这个与时俱进的发展年代,注重个体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根据这些差异来对学生进行教育。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好不要用一些所谓的成人的或者社会的规范和标准对学生进行要求,让他们自由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示出他们内心最真实、最想表达的思想其次,将学生生活与美术教学融合起来。

  (1)丰富美术学习的途径。改变封闭的课堂教学模式,使之成为开阔、开放式的美术学习。美术教师经常组织学生融入生活和自然。例如,带领学生参观画展、雕塑展等,让学生到野外进行写生活动,感受自然。只有当学生真正体会到了怎样去作画,才能真正形成对美的鉴赏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引导学生参与审美实践活动,以增强他们的感官体验。我们有必要让学生形成时时处处有美术的观念。学校美术课堂教学就应该是贴近生活的,只有不断地参与到生活中,才能让学生进入更加广阔的美术天地。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应用现代教学技术论文(精选6篇)

标签:美术学毕业论文 时间:2022-05-16
【yingjiesheng.weiyujianbao.cn - 美术学毕业论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应用现代教学技术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应用现代教学技术论文 篇1

  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着人的思想、意志、喜恶以及人的精神世界。美术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美术绘画技能。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现代教学技术可以通过简单快捷的方式诠释美术的意境,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兴趣以新奇独特的形式唤醒,用美的感染和化静为动的方法把兴趣激活,让其由萌动到活跃。而电教手段具有形声并茂、视听结合、生动活泼、形象直观的特点,符合儿童心理的特点,更有利于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强美术教学的情境感

  传统的绘画教学,“语言+静止图片+演示+练习”,课堂教学情感成分少,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易于在消极被动的情绪下,目睹枯燥无味的简单重复。而多媒体教学系统提供的图形、声音、语言等交互界面及其交互操作,便于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能对学生产生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使学生通过各种灵活方便的交互界面来操纵控制学习,从而极大地提高学习效果,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形式的新颖,计算机的神秘,设计的独特,加上激人之情、启人之智的音乐,能够较好地调节学生的情绪,使他们信心十足,跃跃欲试,轻松愉快地释疑克难。

谈初中美术信息化教学论文

标签:教育学 时间:2021-05-12
【yingjiesheng.weiyujianbao.cn - 教育学】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谈初中美术信息化教学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摘要:随着新课改热潮的到来,为适应教育发展的方向,教师的教学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上,融入新的教学方式,以顺应时代发展为基础,将信息化融入到美术教学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使学生能够全面成长。本文将从分析初中美术信息化教学优势以及现状出发,着重寻找能够促进初中美术信息化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美术;信息技术;教学新课改;

  背景下,教师对学生进行课堂知识理论灌输的同时,也应同时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随着科技发展的进步,将信息化融入课堂中是教育发展进步体现之一。信息化这一新血液的融入,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活跃美术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利用多媒体对实事物进行多方位的认知。此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展现,在进行美术知识的学习中,也使自身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有效提高。信息技术的普及不仅代表着时代的进步,同时也彰显出教育事业发展质的飞跃,同于提升未来社会人才的素质具有重大贡献。

  一、初中美术信息化教学的优势以及现状

  在经济以及科技飞速发展的同时,在课堂中融入信息化已成为一种普遍的教学手段。相对于传统美术教学,信息化教学更加符合教师的教学需求,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信息技术使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容易,有助于学生及时对教师提出问题,帮助教师完善教学方案,提升自身教学水平。针对初中学生美术课堂信息化教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对于这一教学模式的接受能力普遍提高。在此过程中,严肃的课堂氛围变得活跃起来[1]。美术知识的学习不光需要学生的高度集中力,也需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

初中美术教育素描教学探讨论文

标签:美术学毕业论文 时间:2021-05-02
【yingjiesheng.weiyujianbao.cn - 美术学毕业论文】

  美术教育是我国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客观需要。而素描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绘画、设计能力的重要基础。在初中开展美术素描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力、造型能力、表现力、创造力及审美力。但是在我国的美术素描教学中,却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死板,严重的制约着学生思维的培养。

  一、当前我国初中美术素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内容较为死板

  初中素描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奠定学生的美术基础,为培养美术人才做准备。但是很多教师却没有真正认识到初中素描教学的重要性,对素描的概念也模糊。在课程的安排上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教学内容千篇一律,没有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设置。在初中素描教学中,教师所安排的素描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一些规则的集合体,或者是一些石膏人、石膏像等,大多数上课方式都是以学生模仿为主,丝毫没有发挥其想象力。

  2.教学观念较为落后

  思想是行动的重要指导,只有正确的教学理念才能上好课,只有教学理念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够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受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我国的初中素描教学方式也一直都没有跳出过去的思维,还是教师先画,然后在画的过程中进行技巧的讲解,并且总是追求细节上的相似性,这样一来反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想象力也无法得到发挥,变成了模仿的工具,从而失去了创作的能力。

初中美术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渗透的探析的论文

标签:美术学毕业论文 时间:2021-04-24
【yingjiesheng.weiyujianbao.cn - 美术学毕业论文】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是美育的基本途径之一,同时也是中学美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美术教学以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为主的特点,在中学美术课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主要包括:欣赏课和技法课,即通过欣赏美等审美教育和表现美等课业实践来实现,开辟一个贯穿爱国主义教育与继承发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相结合的教育新天地。在美术教学中,努力挖掘德育内容,恰当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则会振奋学生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觉悟。

  笔者通过多年的美术教学研究,认为要想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渗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了解美术史,培养民族自豪感

  我国美术有着悠久、辉煌的历史,它的每一发展历程都闪耀着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光辉。中国美术为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无论是绘画、雕塑,还是工艺美术,都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和青睐,受到各国人民的高度赞扬与评价。

  在美术作品欣赏的教学中,可通过参观、讲解美术作品,让学生了解美术的历史,并认识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对人类的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做出的伟大贡献和杰出成就,借此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而产生学好美术的强烈动机,树立为人类文明做贡献的理想。

  二、利用我国著名画家的事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美术欣赏课中,结合欣赏革命历史名画,可适当介绍画家的故事,介绍他们为追回国宝而不惜重金、倾囊借债的爱国行为,不为高官厚禄而移其志的民族精神,扎根生活、反映工农火热斗争的革命热情及推陈出新的创造精神等。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美术知识,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对人民艺术家的敬仰和爱戴,进而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可供美术欣赏课选择、介绍的艺术家主要有任伯年、高奇峰、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刘海粟、黄宾虹、潘天寿、丰子恺、华君武、廖冰兄、丁聪、古元、王式廓、董希文、罗中立、周思聪、关山月、傅抱石、叶浅予等。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恰当渗透德育内容外,还可以利用第二课堂,通过召开故事会、搞知识竞赛等课外活动形式进行。

有关初中美术教学论文

标签:美术学毕业论文 时间:2021-04-20
【yingjiesheng.weiyujianbao.cn - 美术学毕业论文】

  从中小学开始,各学校就十分重视美术教学了,那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有关初中美术教学论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有关初中美术教学论文1

  一、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要鲜活

  就教育教学而言,许多时候,我们的教育观念在指导着教学的行为习惯,教学行为反过来印证着教育观念。所以,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在理解现代教育观念的基础上,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多考虑学生的需要,灵活地设置一些教学目标,多给学生创造一些机会,使他们在鲜活的教学活动中掌握更多的美术知识与技能。

  (一)多给学生一些提升学习兴趣的机会

  学习兴趣是持久学习的基础。初中美术学习需要保持一定的兴趣。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立场出发,与生活实际、自身经验、科技发展相结合,设置趣味性课程主题及其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活动参与欲。另外,教师要因地制宜开发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自然景物、石膏静物等实物,实现趣味性教学。

  (二)多给学生一些欣赏感悟评述的机会

  书籍、网络、美术馆、社区等资源也是我们初中美术学习的课程资源,可以让学生最直观地去了解民间艺术以及美术不同流派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如果通过角色扮演、创意临摹等方式学习美术知识,不仅能提高学生对作品的感悟能力,还能在观察、体验、鉴别中开展探究、讨论和交流,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判断能力。

  (三)多给学生一些探究技能创新的机会

  美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构建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不仅能使初中生思维超越定势的羁绊,还能呈现灵活、主动、发散的状态,刺激他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初中生喜欢走进自然,观察蕴含审美法则的物象并展开丰富联想,这样容易催生各种奇思妙想。所以我们需要开展创造性的活动,让他们的观察、想象、创新和表达能力得到培养与发展,最终促进其心理成长、美感成长和创造性成长。

初中美术有趣多元化的教学方式的作用论文

标签:美术学毕业论文 时间:2021-04-03
【yingjiesheng.weiyujianbao.cn - 美术学毕业论文】

  摘要:初中美术教学活动中, 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所以, 采用有趣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组织教学, 可以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初中美术教师可以在现有的基础上, 积极发挥创新力, 进而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初中美术; 多样化教学; 学习效果;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 只有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用丰富的教学内容才能吸引学生, 才能在美术课堂上让学生更专注地投入其中, 发挥其内在的主动价值, 激发其自身更多内在的潜能。所以, 初中美术课教师尤其要注重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创新, 善于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方式和方法, 善于整合多种教学资源, 把初中美术学科作为一个主要的渠道和平台, 发挥好这门学科的教育教学综合作用。因此, 在系统化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一、用精心巧妙的教学设计, 充分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学习兴趣

  只有建立起来强烈的兴趣, 学生才能够主动地投入到初中美术学习中去。影响学生兴趣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就是教学的内容是否丰富有趣, 教学的方式是否灵活多变。因此, 教师要善于设计、善于创新, 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去广泛地吸引学生的关注。想要让学生喜欢学习美术, 教师就要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联系学生的学习实际, 用多样的教学形式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要求。在布置学习内容时, 教师可以提供多种学习内容, 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这样就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在画春天的景色时, 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随心所欲地选用多种表达方式来进行春天景象的展示, 有的学生会用直接绘画的方式, 有的学生会采用信中带画的方式。信中带画, 实际上是一种感性和理性相融合的方式, 也正好契合了艺术本身所要传达的意境, 在古代绘画作品的创作中, 也是常见的一种形式。这样一种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 更加丰富了作品的内涵。学生在这一创作过程中, 也会更多地融合进自己对于春天景色的人文性理解和情感感知, 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 效果非常显著。

初中美术个性化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标签:美术学毕业论文 时间:2021-03-17
【yingjiesheng.weiyujianbao.cn - 美术学毕业论文】

  摘要:目前,我国美术课堂教学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使得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为了改善这种不良现状,初中美术教师致力于转变传统教学模式,采用将个性化教学模式与初中美术知识相结合的形式,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初中美术学习的目标,充分发挥美术对于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更加合理有效地开展初中美术课堂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个性化教学;初中美术;尝试

  个性化教学是当代教育改革重点关注的内容,它不仅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而且关注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更好地实现了课堂的有效性。本文主要对个性化教学模式设计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尝试和应用进行探究,进一步思考个性化教学模式的有效性。

  一、个性化教学设计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明确美术的个性化考评目标,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根据不同学生的美术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学习天赋,教师可以将美术知识的学习目标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即低级目标、中级目标和高级目标。低级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而对于中级的学生,教师不仅要要求他们对美术作品有一个基本的审美意识,更要要求他们对不同的审美对象做出恰当的审美评价;而对于高级目标的学生,教师要要求他们对艺术作品的文化价值进行鉴赏和分析,拥有较为丰富的美术知识以及较为开阔的审美视野。在给学生做好目标分层之后,学生就能够在美术课堂的学习中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从而产生更多的学习热情,在美术课堂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而成为一个有基本审美趣味的人。这对不断挖掘学生自身的美术潜能,全面提升学生审美品位有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

新课程下初中美术情境教学的尝试论文

标签:美术学毕业论文 时间:2021-03-14
【yingjiesheng.weiyujianbao.cn - 美术学毕业论文】

  近年来,随着教育技术的迅速提高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涌现,各种新颖的教学方法也不断被探索、实践和推广。情境教学法就是这几年深受教师青睐并广泛运用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新的教学方法之一。笔者在农村从事美术教学十几年,课改前,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感到学得枯燥、缺乏学习兴趣。课改后,情境教学法得到推广和运用,它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笔者以教育改革后的几年教学实践,探讨情境教学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运用。

  一、对情境教学的认识和其在教学中的意义

  情境教学就是要求教师从本节课的指导思想和教学内容出发,人为创设典型的场景,激起学生热烈的情绪,把感情活动和认知活动结合起来以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一个精心创设的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并在学习中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感和价值观。让他们不但学会学习,还要学会做人,学会生活。

  二、情境教学形式的探究

  对教学情境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多种分类,例如,根据教学情境与现实存在的关系,可以分为真实型、仿真型;根据创设情境的目的可以分为问题情境、合作情境和练习情境等等。在我近年来的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我通常采用以下几种创设情境教学的形式:

  1、以多媒体创设情境。

  多媒体的优势表现为:通过丰富的视频、图像,声音等素材,使一些抽象难懂的知识理论变得直观而形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增大了课堂的容量。促使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怎么进一步优化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效果论文

标签:美术学毕业论文 时间:2021-03-09
【yingjiesheng.weiyujianbao.cn - 美术学毕业论文】

  一、精心设计课堂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确立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内容。美术课并不是人们通常认为的欣赏名画或是教学生画画那么简单,而是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和对生活的热爱。每一个美术教师都要从美育的角度出发,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最好教会学生学以致用,把所学的东西融入生活,深层次地激发学生兴趣。

  2.教师可借助科技手段,把一些现代教育技术带入课堂。这可以很快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二、积极营造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

  传统的教学方式总是把课堂作为老师灌输知识的场所。其实,课堂不仅仅只是学习课本知识,它更是学生产生学习热情、进行思维创新的场所。而这种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和学生一起共同营造的,是将感情、热情、心灵和环境进行完美的融合,只有在这种轻松活跃的学习环境中,才能让教师和学生进行更多的交流和互动,学生才能完整地参与教学过程。这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学生提高兴趣的重要保证,课堂上,老师是引导者,要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进行师生互动。只有师生积极互动,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也才能在兴趣中消化掉教学内容。教师要注意一点,就是在教学活动中要始终保持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因地制宜,针对学生个性进行教育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组织美术教学,让每个学生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天赋。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从而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增强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对大部分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对创作进行修改;而想象力丰富的学生,可以放手让他自我想象……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在个性化教育中,师生感情得到进一步加强,从而就会优化美术课堂教学的效果。

初中美术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融合论文

标签:美术学毕业论文 时间:2021-03-03
【yingjiesheng.weiyujianbao.cn - 美术学毕业论文】

  摘要:美术课堂是对初中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美术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达到国家提出的新要求,教师要注重将美术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美术课堂教学。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现实生活;融合

  艺术高于生活而源于生活,美术与现实生活是分不开的,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采取多种手段实现课程教学与现实生活的有效结合,拉近美术文化与初中学生之间的距离,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美术课堂教学中。

  一、利用生活化的课堂导入新课

  为了实现美术教学与现实生活的有效融合,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利用生活化的导入方法引出新的教学内容。以《色彩的魅力》的学习为例,教学时,教师若直接向学生讲述什么是三原色、三间色,什么是色彩的三要素,什么是互补色、类似色,怎样体验色彩的情感(冷暖)等,学生根本无法理解,课堂的教学效果较差。教学时,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课堂导入方法,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不同颜色的服装,并将不同颜色的服装随意地搭配在一起,教师一边搭配服装一边询问学生对服装搭配的感受,让学生从生理上感受到色彩的魅力。之后,教师可以接着询问学生:“同学们,相同样式的箱子,人们为什么会认为颜色较深的那个比较重呢?在喜庆的场合,人们需要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才不会失礼呢?”教学时教师利用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话题,并提出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实现生活化的课堂导入。

  二、生活化的美术教学资源及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