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树课堂实录

时间:2023-03-02 07:49:35 小学知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去年的树课堂实录

  《去年的树》属拟人体童话,是要引导读者体会童话故事所 揭示的道理,帮助读者进一步感受童话的特点,特别是拟人体童话在主人公的刻画、故事情节的安排及语言表达上的特点。这也是教学这篇课文的重难点。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去年的树课堂实录,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去年的树课堂实录

  【1】去年的树课堂实录

  一、于平淡中品味天天相伴的美好

  师:《去年的树》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的开头是这样写的,谁愿意读一读?

  (屏幕出现: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鸟儿唱。)

  生:(朗读)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鸟儿唱。

  师:读得真好,谁愿意再来读一读?

  生:(朗读)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 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鸟儿唱。

  师:读得真棒!一棵树,一只鸟;一个唱,一个听。多好的朋友,多好的日子,我们一起美美地读一读。预备,起——

  生:(齐读)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师:鸟儿给树唱歌,可能会在什么时候?

  生:可能会在春天,可能会在秋天。

  师:可能会在春天,可能会在秋天,他猜想了季节的不同。

  生:可能在树孤单的时候。

  师:你注意到了人物心情的不同,可能在树孤单的时候,真好!谁还有不一样的猜想?

  生:可能在早上,可能在晚上。

  师:也有可能。是的,鸟儿给树唱歌可能在春天,可能在秋天;鸟儿给树唱歌,可能在树孤独的时候,也可能在树高兴的时候;可能在早上也可能在晚上。那么,那么多种可能,你是凭这一段话当中的哪一个词语猜想出来的?

  生:我在“天天”这个词语发现的。

  师:你的目光真敏锐,没错,就是这个“天天”,一起读——

  生:(齐读)天天。

  师:再读——

  生:(齐读)天天。

  师:两个“天天”。我们一起读文章的这个开头,注意读出“天天”的感觉和味道来。

  生:(齐读)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 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鸟儿唱。

  师:正是这样的“天天”,给了我们多少美好的想象,带给我们多少美好的画面。(舒缓的背景音乐响起,屏幕依次出现鸟儿在早晨、晚上、春天、秋天等各种背景中站在树上唱歌图片,同时呈现文字: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

  师:大家看,当太阳露出笑脸的时候——

  生:(朗读)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

  师:当月亮挂上树梢的时候——

  生:(朗读)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

  师:当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的时候——

  生:(朗读)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

  师:当叶子在秋风中飘落的时候——

  生:(朗读)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

  师:迎着风,迎着雨——

  生:(朗读)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

  师:走过春,走过夏——

  生:(朗读)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

  师:这真是一段美好的时光。

  (音乐继续,屏幕依次出现鸟儿在夏天、晚上等各种背景中站在树上唱歌的图片,同时呈现文字: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树呢,听着鸟儿唱。)

  师:你再听,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着优美的歌,树呢?

  生:天天听着鸟儿唱。

  师:你再听,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着快乐的歌,树呢?

  生:听着鸟儿唱。

  师: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着夏日小情歌,树呢?

  生:听着鸟儿唱。

  师:鸟儿站在树枝上,给树唱着晚安小夜曲,树呢?

  生:听着鸟儿唱。

  师:是的,这是一段多么美好的时光啊!就这样,一天又一天,一日又一日,读——

  生:(齐读)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师:多好的日子,多好的朋友,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来读一读这个开头——

  生:(齐读)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师:孩子们,由这两个“天天”,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体会到了鸟儿和树这对好朋友结的时间很长。

  师:这是你的体会。

  生:他们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师:“形影不离”这个词用得真好!

  生:鸟儿和树的友谊地久天长。

  师: 哎呦——“地久天长”,感情是那样的深——

  生:深厚。

  师:好的,我把这个词写下来,你们不妨也在文章的开头批注“深厚”两个字。(板书:深厚)

  师: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个故事的开头,体会他们那段形影不离十分深厚的感情。预备,起——

  生:(齐读)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师:孩子们,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棵怎样的树,出现了一只怎样的鸟儿呢?来,打开作业纸,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你脑海中浮现的树的模样,鸟儿的外貌。(板书:写外貌)写的时候,请你用上“特别”这个词语。

  (屏幕出示: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树长得 鸟儿呢,长得 。学生在音乐中想象写话,教师巡视)

  师:好,孩子们,请停下手中的笔。大家都知道,森林里会有千万棵树,森林里也有千万只鸟,是吗?那么,这棵树长什么模样,这只鸟又有怎样的外貌呢?谁来读一读你写的这棵树?

  生:树长得特别茂盛,郁郁苍苍的,引人注目。

  师:写得多好!先概括地写“特别茂盛”再具体地写怎么茂盛。请你再读一读具体的“怎么茂盛”。

  生:郁郁苍苍的,引人注目。

  (教师板书:茂盛、郁郁苍苍、引人注目)

  师:这是树,谁来读一读鸟儿呢?

  生:鸟儿呢,长得特别小巧玲珑——

  师:(板书:小巧玲珑)“小巧玲珑”这个词用得特别好。

  生:(继续)像个小天使。

  师:这个比喻真贴切。孩子们,我们看黑板。森林里有千万棵树,然而我们的鸟儿只为这样一棵树唱歌,他长得特别——

  生:(齐答)茂盛。

  师:郁郁苍苍的,引人注目。

  师:森林里有千万只鸟儿,我们的树只喜欢听这只鸟儿为他唱歌,她长得特别——

  生:(齐答)小巧玲珑。

  师:像个小天使。

  师:同学们,借鉴这两位同学的写法,你试着修改一下自己写的树和鸟的外貌,先写“特别怎么样”,然后具体地写“怎么样”。(学生修订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师:好的,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

  (学生交流写作练习)

  师:孩子们,森林里有千万棵树,而我们的鸟儿只为这一棵树唱歌,他长得特别——

  生:茂盛。

  师:森林里有千万只鸟,而我们的树只喜欢听这一只鸟儿为他唱歌,她长得特别——

  生:小巧玲珑。

  师:是的。在千万棵树中遇见这样一棵树,在千万只鸟儿中遇见这样一只鸟儿。这是一段多么深、多么深的缘分哪!当你体会到这一点的时候,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个故事的开头,我想,你的感受又会不同。

  生:(齐读)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师:可是,孩子们,你一定已经发现了,在我们这个故事的开头,并没有写树的模样,是吗?

  (教师擦去板书:茂盛、郁郁苍苍、引人注目)

  师:在我们这个故事的开头,并没有写鸟的外貌,是吗?

  (教师擦去板书:小巧玲珑)

  师:如果故事的开头有了树的模样、鸟的外貌的描写,会带给我们什么感觉?

  生:美好的感觉。

  生:感觉很具体。

  师:是啊,仿佛树和鸟就在我们面前了。但是故事既没有写树长什么样,也没有写鸟儿长什么样,(在“写外貌”前,板书“不”,形成“不写外貌”)读了这样的开头,你又有什么感觉?

  生:有点疑惑的。

  生:有点不清楚的。

  生:有点不生动。

  师:是的,这样的文字带给我们的感觉,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命名它,就叫平淡。你可以在开头标注“平淡”这个词。(教师板书:平淡)至于平淡还会带给我们什么感觉?你还可以继续往下读这个故事。打开课文,自由地朗读《去年的树》,看看这个故事接着发生了什么,最后的结局又是什么。好,开始。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二、于平淡中品味苦苦寻找的执着

  师:好了,读书的声音渐渐息落了。看到你们读得这样投入,老师很感动。读完了这个故事,我想大家一定记忆犹新,在我们这个故事当中一共出现了五个会说话的人物,谁还记得是哪五个?不看书。

  生:树、鸟儿、大门、树根、小姑娘。

  师:说得真好!没错,在我们这个故事当中出现了这五个会说话的人物,他们都会说话,在故事当中他们都说过话。来,让我们一个一个地找,

  师:先找一找树和鸟儿之间的对话。找到了,谁来读?

  生:(朗读)“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师:没错,这是他们之间的对话,我们继续找,找鸟儿和树根之间的对话。

  生:(朗读)“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师:是的,这是鸟儿和树根之间的对话。我们再找,鸟儿和大门之间的对话。

  生:(朗读)“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树么,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儿,做成火柴,运到那边的村子里卖掉了。”

  师:好的,最后是鸟儿和小女孩儿之间的对话。

  生:(朗读)“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屏幕出示四次对话)

  师:没错,孩子们,你们看五个人物四次对话,构成了我们这个童话故事最重要的内容。这样,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四次对话。好吗?怎么读呢?咱们来分一下角色。

  (师生交流商定,一生读鸟儿的话,四个组的同学分别读树、树根、大门与小女孩的话,教师读旁白。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四次对话。)

  师:真好,都读得非常好!就是有一个人没读好。知道谁没读好吗?

  生:鸟儿没读好。

  师:不对,鸟儿读得非常好。

  生:小姑娘没读好。

  师:小姑娘读的也不错。

  生:我觉得树读得不好。

  师:你们太谦虚了,树读得非常好。大门也读得很好。

  生:树根没读好

  师:树根读得也好,你们就不敢说——

  生:旁白读得不好。

  师:再说一遍说——

  生:旁白读得不好。

  师:再说一遍——

  生:旁白读得不好。

  师:再说一遍——

  生:旁白读得不好。

  (全场笑声)

  师:他是实话实说,真是,旁白没读好。当然,这也不能怪我,因为我发现我读的提示语,或者说旁白,太简单了。读着没劲儿。你看,是吧!“树对鸟儿说”,怎么说?你再看,“鸟儿说”,怎么说?你再看,“鸟儿问树根”,“鸟儿问大门”,“鸟儿问女孩”,就那么简简单单的三个问,你让我怎么读?真没办法读啊!

  师:孩子们你说怎么样的提示语读起来有味道,有感觉啊?

  生:给提示语加上形容词和动词会让它更有感觉,更有感情。

  师:是啊!你真有经验,怎么加提示语的动词,怎么加提示语的形容词?其实咱们这个单元前面学过的课文就给我们做了非常好的榜样,大家看,前面的那个童话,叫做什么来着?

  生:(齐答)《巨人的花园》。

  (屏幕出示:

  巨人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巨人又发脾气了:“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斥责。)

  师:在这篇文章中就有关于人物说话的很好的提示语,来,第一句谁愿意读。

  生:(朗读)巨人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师:嗯,好的,谁来读读第二句。

  生:(朗读,声音微弱)巨人又发脾气……

  师:脾气不够大,再来——

  生:(朗读,声音有力)巨人又发脾气了:“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三句。

  生:(齐读)“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斥责。

  师:请注意,巨人是大声斥责的。我们再读一次,预备,起——

  生:(齐读,感情更充沛)“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斥责。

  师:你看,这样的提示语读起来才有味道,才有感觉。我相信每一句提示语当中的某一些词儿一定会带给你一种特殊的'感觉,比如说第一句当中的那个词儿是?

  生:很生气。

  师:再比如说,第二句提示语当中的那个词儿?

  生:又发脾气。

  师:是的,又比如说第三句当中的那个词儿?

  生:斥责。

  师:大声斥责。

  生:(提高音量)大声斥责。

  师:没错。孩子们,这些词儿或形容或动作,反映的是人物的心情和表情。让我们读这些旁白的时候情绪就出来了。但是,你看看咱们这个故事,“树对鸟儿说”,怎么说的,没感觉。“鸟儿说”怎么说的,没感觉。这样,我们替它加一加。打开作业纸,在这些人物提示语的中间加一加能够反映它的表情和心情的词语。(板书:写表情)(学生练笔,教师巡视)

  师:好的,孩子们停下手中的笔。我们先来看一看树跟鸟儿的那一次对话。

  (大屏幕出示:

  树 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鸟儿 说:“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鸟儿 问树根。

  她 问大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鸟儿 问女孩:“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师:好,不要着急,让我们再重新走进这个故事,在故事当中,我们来好好揣摩、体会他们内心的情感。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为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过去,寒冷的冬天就要到来了,鸟儿必须离开这里,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过冬,眼看着这么一对朝夕相处、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就要分手了,这个时候,树的心情是什么?鸟儿的心情又是什么?

  生:树依依不舍地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师:树的心情是依依不舍。(板书:依依不舍)

  生:鸟儿难过地说:“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教师板书“难过”)

  师:好的,请坐。一对好朋友就要分手了,一个是那样的依依不舍,一个是那样的难过。是的,这是人之常情,还有不一样的写法吗?

  生:树恋恋不舍地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师:(板书:恋恋不舍)鸟儿呢?

  生:鸟儿含泪说:“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师:鸟儿是含泪说。(板书“含泪”)

  师:真好!孩子们,树和鸟儿要分别的时候,一个依依不舍,一个难过;一个恋恋不舍,一个含泪。有了这样的体会,有了这些提示语,我们再来读一读树和鸟儿的对话,我来读旁白,这次我保证能读好。

  (师生根据板书,加上提示语,再次合作朗读树和鸟儿的对话,声情并茂。)

  师:是的,这样一对好朋友,他们分手时依依不舍,就在他们分手的时候,他们之间有了这样一次约定。

  (屏幕出示:

  “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生:(读)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生:(读)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师:孩子们,这是一个春天的约定,这是一个心心相印的约定。带着这个约定,树开始了这个冬天最漫长的等待,寒风起了,大雪落了,但是树的心里充满了温暖,因为他的心里有着一个关于春天的约定——

  生:(读)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生:(读)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师:我们的鸟儿开始了跋山涉水,她飞过了高山,飞过了大河,飞过了原野,飞过了沙漠,她飞得千辛万苦,然而她的心里却是甜的,却是温暖的,因为她的心里一样有着一个关于春天的约定——

  生:(读)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生:(读)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师:是的,就这样,第二年春天来临的时候,鸟儿迫不及待地从远方飞了回来,她飞呀飞呀,她越过千山万水,她终于到达了这片森林,来到了她的好朋友大树的地方。然而,眼前的这一幕却让他惊呆了。孩子们,此时此刻,鸟儿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呢?

  (大屏幕出示:

  “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鸟儿 问树根。)

  生:“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鸟儿焦急地问树根。

  师:你焦急地再问一次。

  生:“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鸟儿焦急地问树根。

  师:是的,他焦急,她不安,因为她的好朋友树不见了。她对自己说,怎么会这样?树啊树,不是说好了我还要回来给你唱歌吗?难道你忘了我们关于春天的约定了吗?

  生:(读)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生:(读)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师:然而,得到的结果让人揪心,伐木人把树砍倒了,拉到了山谷里去了。鸟儿告诉自己,必须去找,必须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因为我还要为他唱去年的歌。就这样鸟儿飞向了山谷,飞到了工厂,她来到了工厂的大门前。这时,她的耳旁,传来了锯木头的“沙、沙”声,她知道,自己的好朋友树一定会更加危险。孩子们,这个时候,鸟儿的心情又会是什么呢?

  生:她心急如焚地问大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师:心急如焚哪!(板书“心急如焚”)

  师:孩子,你有过心急如焚的时候吗?请体会体会你心急如焚的那份感觉,来,再来读鸟儿的话。

  生:(再读,情感加强)她心急如焚地问大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你知道吗?”

  师:是的,她心急如焚,她能不心急如焚吗? 然而答案再一次令人不愿相信,因为她的好朋友树被切成了细条条做成了火柴。那一刻,鸟儿感觉到自己的世界已经没有了春天,她又一次跌入了那个可怕的冬天。然而,她的耳边又一次响起了那一场关于春天的约定——

  (屏幕出示:

  “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生:(读)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生:(读)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师:这个约定一遍一遍地在她心中回响着——

  生:(读)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生:(读)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师:就这样,带着这个约定,鸟儿继续了她的寻找。她飞呀飞呀,她飞向了村子,飞向了暮色。她来到了小女孩的身边,此时此刻鸟儿的心情又会是什么呢? (大屏幕出示:

  鸟儿 问女孩:“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生:鸟儿伤心欲绝地问女孩:“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师:伤心欲绝。(板书:伤心欲绝)孩子,你知道“伤心欲绝”的“欲”当什么讲吗?

  生:将要。

  师:对,她的悲伤到了极点,甚至觉得自己的气息也要终止了。鸟儿伤心欲绝地问女孩——

  生(齐读):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师:孩子们,你们一定不会忘记,鸟儿这一问是这个故事当中的最后一问。来,我们一起替鸟儿做最后一问。鸟儿伤心欲绝地问女孩——

  生:(齐读)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师:孩子们,我们回头看黑板。真没想到原来在鸟儿、在树的内心有那么丰富的感情啊!当一对好朋友分手的时候,一个是那样的——

  生:(齐答)难过。

  师:一个是那样的——

  生:(齐答)恋恋不舍。

  师:第二年春天鸟儿回来寻找她的好朋友——树的时候,她发现树已经不见了。这时,她的内心是如此的——

  生:(齐答)急切。

  师:当她知道自己的好朋友被伐木人砍倒,拉到工厂里去的时候,她的内心又是如此的——

  生:(齐答)心急如焚。

  师:当她知道自己的好朋友树已经被切成细条条、做成了火柴的时候,她的内心又是那么样的——

  生:(齐答)伤心欲绝。

  师:孩子们,从鸟儿的心情当中我们分明能够感受到她跟树之间的那一份感情。这份感情如果用一个词儿来形容的话,那就是——

  生(齐答)深厚。

  师:请允许我再写一遍深厚,你也可以在书上再写一遍。(板书:深厚)让我们体会着这样的感情,再来读一读鸟儿的这些对话。我读旁白,你们读人物的对话。

  (师生根据板书,加上提示语,再次合作朗读文中的四次对话,声情并茂)

  师:通过这样的写,通过这样的读,我们分明感受到了鸟儿和树之间的感情是那样的——

  生:(齐答)深厚。

  师:然而,在我们这个故事当中,有写树的“依依不舍”和“恋恋不舍”吗?

  生:(齐答)没有。

  (教师擦去板书“依依不舍”和“恋恋不舍”)

  师:有写鸟儿的“难过”和“含泪”吗?

  生:(齐答)没有。

  (教师擦去板书“难过”和“含泪”)

  师:有写鸟儿的“焦急”吗?

  生:(齐答)没有。

  (教师擦去板书“焦急”)

  师:有写鸟儿的“心急如焚”吗?

  生:(齐答)没有。

  (教师擦去板书“心急如焚”)

  师:有写鸟儿的伤心欲绝吗?

  生:(齐答)没有。

  (擦去板书“伤心欲绝”)

  师:什么都没有。我们这个故事根本就没有写鸟儿和树的任何表情和心情。(在“写表情”前,板书“不”,形成“不写表情”)你读这样的文字,感觉是什么?

  生:要是有了这些提示语,我就感觉很生动,没有就感觉很无味。

  师:无味,是的。这样的感觉就是平淡。我们再写一遍“平淡”。

  【2】去年的树课堂实录

  一、品读“天天”,进入文本

  1、《去年的树》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的开头是这样写的,谁来读?

  (直接进入正题,干净、利落!)

  2、一棵树、一只鸟、一首歌,多么美好的日子,多美的画面,一起读。

  (学生齐读故事的开头)

  3、想一想,鸟儿可能在什么时候给树唱歌?

  生:难过、开心、生病了……

  师:还有别的可能吗?

  师:那么多的可能你是凭这段话中的哪个字看出来的?

  生:天天

  师:齐读开头,注意把“天天”的味道读出来。

  师:多美好的日子啊!(配乐)

  当太阳升起,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当月亮挂上树梢,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雪都融化时,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树叶在秋风中飘落时,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迎着风,迎着雨,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走过冬,走过夏,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鸟儿坐在树枝上唱着优美的歌,引读——“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鸟儿坐在树枝上唱着夏日小情歌,引读——“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鸟儿坐在树枝上唱着晚安小夜曲,引读——“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师:有这两个“天天”,你体会到什么?

  生1:鸟儿和树是好朋友。

  生2:鸟儿和树的感情很好。

  师:能把“很好”换个词吗?鸟儿和树之间的感情怎么样?

  生:鸟儿和树之间的感情很深厚。(板书:深厚)

  师:带着这种感情,再读这段文字。(生齐读故事开头)

  (通过创设情境,品读“天天”,让学生体会鸟儿和树之间深厚的感情。)

  4、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棵怎样的树?一只怎样的鸟儿?写下来,不要忘记用上这样一个词——“特别”。

  师:森林里有千万棵树,那是一棵怎样的树?森林里有千万只鸟,那是一只怎样的鸟?

  生交流,教师随即板书:健壮,高大,小巧玲珑,惹人喜爱

  师:森林里有千万棵树,鸟儿却单单为这棵树唱歌;森林里有千万只鸟儿,树却只听这只鸟儿唱歌,这是一份多么深厚的感情,多么深藏的缘分。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再读故事的开头。

  5、师:故事的开头,写了树的健壮吗?写了树的高大吗?写了鸟儿的小巧玲珑吗?写了鸟儿的惹人喜爱吗?(生答没有,师擦去词语)

  师:既没有写树的外貌,也没写鸟儿的外貌,这样的开头生动吗?具体吗?(板书:不写外貌)

  师:这样的开头,暂且叫它浅近的开头。(板书:浅近)

  师:那么故事接下来还是这么浅近地写的吗?自己接着读课文。(学生自由读课文)

  二、品读对话,体会情感

  1、师:读完这个故事,我想在你的脑海中一定会浮现五个会说话的人物,你还记得吗?

  生:树、鸟儿、门、树根、小女孩。

  师:这五个会说话的人物,他们之间说了些什么呢?

  (指名读对话)

  师:五个人物,四次对话,构成了这个童话最重要的'内容。

  2、分角色朗读。(一女生读鸟儿的话,各组分别读其余人物的对话,师读提示语)

  师:读得都挺好,只有一个人没读好。(王老师)不能全怪我,这提示语还真不好读。怎样的提示语读起来才有味道?

  (由分角色朗读引出提示语,巧妙!自然!)

  生:有形容词。

  师:这一单元有一篇课文的提示语就很有特色。

  (出示《巨人的花园》片段)朗读片段。(三处:很生气、又发脾气了、大声斥责)

  师:每段话当中有一个词提醒了你。我们这个故事有提示语吗?有形容词吗?加一加,能够表示鸟儿和树心情的词。

  (在语言实践中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

  2、师: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寒冷的冬天就要来了。鸟儿要离开树,到很远的地方去过冬。这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就要分离了,树的心情怎样?鸟儿的心情又怎样?

  (指名朗读加上提示语的对话,板书:难过、认真、爽快……)

  师:他们就要分手了,可谁也不会忘记这份约定。(齐读对话)

  师:这是一个春天的约定,树度过了一个漫长的春天,鸟儿飞过了千山万水。第二年春天,鸟儿飞回了森林,然而眼前的这一幕却让她惊呆了。

  (指名朗读加上提示语的对话,板书:迫不及待、心急如焚……)

  师:答案让人揪心,树根告诉她,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这时,鸟儿的整个心都提了起来。我们怎能忘记去年的约定,引读——(树和鸟儿的约定)

  师:我一定要找到他,于是鸟儿飞越了山谷,飞越了工厂……

  (指名朗读加上提示语的对话,板书:惶惶不安……)

  师:听了大门的回答,她更加惶惶不安了,她觉得消失了整个春天,她知道她的朋友以被切成细条儿,可她依然忘不了去年春天的那场约定。指名读——(树和鸟儿的约定)

  师:这声音一次又一次在鸟儿的耳边回响。指名读——(树和鸟儿的约定)

  师:她继续找,夜幕降临了,她多希望小女孩告诉她她的朋友还在,此时她的心情怎样?她会怎样问小女孩?

  (指名读,板书提示语)

  师:鸟儿对小姑娘的问是她的最后一问。鸟儿忐忑不安地问女孩,引读——:“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鸟儿心如刀绞地问女孩,引读——:“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鸟儿近乎绝望地问女孩,引读——:“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鸟儿的内心有着如此丰富的感情,她和大树要分手的时候,她——依依不舍;

  当树提出约定,她是如此地——爽快;

  当鸟儿飞回来,却不见大树时,她是如此的——迫不及待;

  当她得知树被拉到工厂时,她是如此的——惶惶不安;

  当大门告诉她树被机器切成细条儿,做成火柴时,她是如此的——心如刀绞。

  鸟儿对大树的感情是如此——深厚。

  带着这样的感情,我们再读这个故事。

  (师朗读修改后的提示语)

  3、师:我们都体会到鸟儿对大树有如此丰富、细腻的感情。在我们这个故事中,写了树的难过吗?写了鸟儿的迫不及待吗?写了鸟儿的惶惶不安吗?

  (教师将表示鸟儿和树的情感的词语一一擦掉)

  师:这样的提示语具体吗?生动吗?(板书:不写表情、浅近)

  师:开头浅近,过程也是浅近的,那结尾又是怎样的?

  三、品读结尾,体悟永恒

  1、师:这个故事的结尾有一个细节,很不起眼,是鸟儿唱歌前和唱歌后发生的。一个动作,一个字——看(课件上放大:白色空心字);意味深长地读——看;轻轻地读——看。

  师:鸟儿在看什么?(昔日的朋友)

  师:是的,鸟儿在默默地看,静静地看,她看着眼前的灯火,思绪万千。它想起来了——

  (出示开头)

  师:当太阳升起,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当月亮挂上树梢,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雪都融化时,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树叶在秋风中飘落时,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迎着风,迎着雨,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走过冬,走过夏,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可是,这一切再也回不来了,她仿佛又看听了自己坐在树枝上唱着优美的歌,引读——“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她仿佛又听见自己坐在树枝上唱着夏日小情歌,引读——“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她仿佛又听见自己坐在树枝上唱着晚安小夜曲,引读——“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再次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会昔日鸟儿和树的深厚情感,记忆犹新,树已不在。)

  2、师:可是这一切再也回不来了,树再也回不来了,火柴也已经用完了,只有火柴点燃的火,还在灯里亮着。看着眼前的灯火,鸟儿一定有心里话相对朋有说。请用“树啊,树啊”开头。

  (配乐,生写话)

  3、交流。

  师:当鸟儿看着这灯火,对着去年的树,她有千言万语想对树说。

  (根据学生的朗读,板书:自责,挚爱,祝愿,告别)

  师:鸟儿还有很多话想对树说,可千言万语化作浅近的动作——看。

  (板书:浅近)

  师:在故事中鸟儿有没有说自责的话?有没有说挚爱的话?有没有说祝愿的话?有没有说告别的话?

  (师将板书一一擦去,板书:不写心理,深厚)

  师:孩子们,听这歌声,这歌声曾在去年响起过。这是一首怎样的歌?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将会是一个怎样的词?

  (生自由发言:告别、永存友谊)

  师:这首歌会随着大树的离去而离去吗?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老去吗?这是一首——永恒的歌。

  师:在这个故事中,没有写到鸟儿和树的外貌、表情、心理。(一一擦去板书)

  师:他为什么不写?

  (师在浅近和深厚之间画了一个方框)

  师:这个故事留给我们这个空白,用最浅近的语言表达最深厚的感情,这个故事就是——去年的树。

  附王崧舟课后分享:

  贯彻一条主线落实三个融合

  ——《去年的树》设计理念

  一条主线即学习语用

  1、创设语言运用的情境

  写鸟儿和树的外貌,“一棵”、“一只”不仅是数量的指称,“一”是“唯一”,因此要用“特别”这个词。

  2、扩大语用容量

  设计了三次练笔,分别是写鸟儿和树的外貌,写对话的提示语,写鸟想对树说的话。

  3、提升语用品位

  写鸟儿想对树说的话,开头用上“树啊,树啊”,更有利于情感的表达。

  落实三个融合

  1、学习语用与陶冶情感

  2、学习语用与内容理解

  3、学习语用与思想梳理

【去年的树课堂实录】相关文章:

去年的树说课稿08-17

去年的树教案08-17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08-17

去年的树教学实录08-17

去年的树教学反思05-20

四年级去年的树教案08-17

四年级去年的树课件05-20

小学四年级去年的树ppt05-20

草虫的村落课堂实录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