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企业信息管理现代化

时间:2022-12-08 10:41:09 企业信息管理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如何实现企业信息管理现代化

  企业信息管理现代化就是企业为了提高素质、增强活力、适应现代化经营需要,提高效益,而采取的利用现代信息管理技术与管理思想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的过程。现代企业信息管理在促进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那么如何实现企业信息管理的现代化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如何实现企业信息管理现代化,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何实现企业信息管理现代化1

  一、企业信息管理现代化的范畴

  1.企业的信息管理与企业的信息管理现代化

  所谓企业的信息管理是现代技术运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通信技术和多媒体信息技术对企业的信息活动进行组织和管理,企业通过信息管理进而实现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高效率的流动分配,最早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从系统理论的角度企业的运营是一个发现、识别、挖掘、接受、处理、传递知识和信息最终进行输出的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的系统。只有最终有效率地输出有价值的知识和信息,高层管理人员的决策才能得到有效的依据,企业才能有效地区管理运营过程,去应对市场的挑战。

  通过我们对企业信息管理的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来分析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概念,所谓企业管理现代化就是企业为了提升企业的运营质量,适应企业现代化运营的客观需要,增强企业的灵活性与活力,提升企业的整体效益,而有步骤、系统持续地运用现代信息管理的技术和思想以实现企业对信息管理的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

  2.企业管理现代化的任务描述

  (1)提升了企业处理业务的效率

  (2)提高企业内部沟通的质量和效率

  (3)建立完善的企业外部信息交流渠道

  (4)为高层的决策提供信息资料库

  (5)减少企业的“人治”色彩,使企业能走向制度化运营

  (6)为新的管理方法的实现提供有效的平台

  二、探讨企业信息管理现代化的分析策略

  探讨信息管理现代化的分析策略,就是寻找一套对企业信息管理现代化的进程和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根据第一部分,我们对企业的信息管理和企业管理现代化范畴的探讨,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探讨,一是,根据企业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轨迹,具体而言又分为四个角度来进行探讨;二是,从信息活动本身的三个构成要素来进行分析。

  1.企业发展的四个评价角度

  发展的四个角度是根据国际企业通行的信息管理发展的轨迹总结出来的评价企业信息管理的四个重要的发展方向。这四个发展角度为企业的管理者对企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阶段可以做出一个评估。这四个发展角度为(1)企业信息管理所作用对象的发展状况;(2)企业信息管理的操作系统的功能和地位的发展;(3)信息管理组织方式的发展;(4)信息管理的现代技术和手段的发展;

  2.构成企业信息活动的三个要素

  在以上我们提出了企业信息管理现代化的'三个评价角度,通过这三个角度管理者可以比较并且评价该企业在信息管理现代化建设中的发展水平和阶段;而对本企业的信息管理建设的绩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评价:(1)信息管理的效果,如库存率出现下降,库存周期的缩短,订单处理反应速度提升等,这些都可以反应本企业信息管理的效果;(2)对管理过程评价,通过对人、制度、技术这三个信息活动三个基本要素的分析,分析这三大要素在企业运行中的匹配程度,但是这种分析往往带有偶然性和主观性,所以在评价企业管理现代化时应该把信息管理的效果和过程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可以从以下两个方向入手:(1)信息管理目前的技术发展水平;可以从经济学、可控性、及时向、适用性、系统性和针对性这五个方面去考察企业信息管理技术的发展水平;(2)基于信息管理技术的管理体制的发展水平;无论企业的发展状况如何,企业的具体制度设计如何,企业的信息技术体制的管理水平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考察:

  ①是否能够反映企业发展实际;信息的管理首先是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的,而要确保信息的真实,就需要在企业信息管理技术的构建中,通过对制度的构建来保证系统接受信息的真实性,这是一般的技术手段所不能达到的;

  ②信息管理的应用范围;在网络经济时代,虽然各个行业对于企业信息管理的要求不同,但就总体来说企业的信息管理是不可或缺的,信息管理贯穿企业的各个方面,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去分析。

  3.企业信息管理团队的水平

  企业信息管理团队的水平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本身的学历、工作经验等,另外一个更为重要的方面是企业信息团队人员的构成,一个完备的企业信息管理团队应该由业务专家、信息主管、工程师三类专业人才构成,在这个团队基础上设立信息管理高层机构,就构成了企业初步的CIO体系。

  4.企业的业务人员对于信息管理的应用水平

  企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建立了信息管理平台,并且着力提升信息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但如果企业的业务员本身的水平不高,就会构成企业信息管理现代化的短板,制约企业信息管理效果的实现。在企业信息管理的构建过程中,如果各个部门的信息管理水平不高,可以开展相关的技术培训并且为各个部门配备信息管理专员协助进行本部门信息管理工作,提升业务信息管理水平,逐步提升该部门的水平。

  三、我国目前企业信息管理现代化的发展轨迹

  就人类信息管理的历史而言,是漫长而悠久的,但就企业信息管理的演变来说可以简单分为四个阶段(1)传统的经验传递阶段(2)工业时代初期的图书馆以及文件档案管理为典型的滞后信息管理阶段(3)以管理信息系统为典型的实时信息管理阶段(4)以智能商务,大数据为表现的信息智能化管理阶段;

  我国历史上的信息管理发展很早,也非常发达,比如长城的烽火台就是古时候的信息传递系统,驿站系统也是全国范围内信息流通和管理的系统。但是到了近现代我国的信息管理逐步落后于时代落后于西方国家。我国的现代企业信息管理历程很短暂不过短短几十年,在改革开放以前,几乎没有完备的企业信息管理理念,企业信息管理的发展几乎四一片空白。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信息管理方面也是以引进西方成熟的理念和系统为主,目前所知我国在企业信息管理方面最早的引进是1979年我国引进了第一套企业信息管理系统,这在当时计算机还没有普及的年代,引进的系统主要用于大型国防企业,运用的范围很小。之后三十年,我国企业的信息管理技术引进步伐大大加快,信息管理现代化的水平也不断提升。   四、我国企业信息管理现代化面临的问题

  1.我国企业对信息管理建设重视不够,投入不足

  根据中国企业家协会统计数据表明:西方发达工业国家,在信息管理建设的投入要占到当年企业营业额的8%-10%,而我国目前企业在信息管理建设上的总投入不到当年企业营业额的0.22%,这与工业发达国家的平均5%的水平差距很大。2010年,中国企业信息管理建设前几位的企业是中石化集团(0.09%),中国国际信托集团(0.67%),中国长城计算机公司(1.08%),上海宝钢集团(0.22%)和中国远洋运输集团(0.17%),比例不高而且投入的方向与结构方面存在明显问题:重建设轻维护,重视硬件的引进忽视软件的更新,重视网络的构建忽视资源的合理分配,重视新技术的引进忽视引进后的后续管理。

  2.在信息管理的基础建设进程落后于发达国家

  当今主要发达工业国家的大中型企业的管理流程和基础业务目前都已经全部实现了信息管理现代化的建设,目前主要的信息管理现代化建设方向为ERP,电子商务和SCM等方面。据我国信息建设研究所收集的数据:发达国家60%的企业在运营中采取了电子商务的模式,其25%的营业额来自于电子商务交易。而我国企业由于缺乏行业信息管理建设的行业标准和规范,造成了信息管理系统不匹配,管理的信息不能很好的共享,各个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各自为伍,没法发挥整个行业的集成优势,在信息管理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建设上面还落后西方工业国家15年以上。

  3.我国目前信息管理体制还很落后

  据统计80%的世界500强企业在1998年就建立了CIO体制,到目前为止CIO体制已经被世界发达国家所普遍接受。据我国2001年经贸委统计,登记在册的全国520家骨干企业中,有76.5%的企业已经建立了企业信息管理机构,有69.5%的骨干企业有高层管理人员负责管理企业的信息管理工作。但是这些企业的信息管理机构还残存着浓厚的计划经济体制色彩,行政色彩浓厚,和其他各个部门的协调性很差,在企业的信息管理建设中还难以发挥到综合引领各个部门的作用。同时在我国目前的信息管理体制人才队伍中,多数是由其他部门甚至政工部门抽调过来的,既懂企业运营又懂企业信息管理建设的复合型人才还很少。

  4.我国中中小企业信息管理的效果受旧体制影响很大

  西方主要发达工业国家的大中型企业已经进行了基于信息管理技术的BPR流程再造和TOC全面质量管理,并且取得了很大成功,现在在信息管理方向正朝着全面的信息管理建设和打造全新的管理流程和模式方面发展。而平衡计分卡目前已经被西方大中型企业所接受。而现目前我国的大多数中小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建设还处于比较低级的阶段。大中型企业的信息管理体制建设又受到旧体制、旧观念的影响而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许多企业投入巨资建立了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了信息管理现代化改造,但是受到旧体制旧思维的影响,没有发挥应有的效果。

  五、我国企业信息管理现代化的发展对策

  1.加大投入转变观念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出现四管理科学化的一次重大的变革,企业建立信息管理的直接目的就是要及时有效的对已经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以使得企业的自身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以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推进企业信息管理现代化是促使企业经营方式现代化、提升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和经营的效率,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企业建立自身的信息管理系统投资大,周期厂,涉及多方面的机构调整,管理流程的改变,涉及多个部门的部门利益。这其中领导的观念和态度是起很重要的作用的。领导层需要从企业的长远发展的角度来审视企业的信息管理现代化,要加大投入落实信息管理现代化改造的资源,带头加强学习现代的企业信息管理知识,带头推进各个层次的全体员工达成一致的认识,共同努力推进企业信息管理的现代化。

  2.提升企业的信息管理水平,实现信息管理的规范化

  从企业的运营来看,企业的信息管理现代化建设是一项管理工作,现代管理工作的科学性要求企业建立信息管理的相关制度,规则程序,健全管理标准,优化管理程序,制定信息管理的技术标准,对于企业识别,收集,储存,传递,输出信息的时空和空间要求标准化规范化,是企业的信息管理工作能够规范化运行。

  3.提升员工素质,注重信息管理的专门人才的培养

  信息管理系统四由人和系统组成的,不光要有现代的系统而且还要有具备现代信息管理素质的操作人员、人才储备。这就要求系统的设计者不光要懂系统还要懂管理懂企业的业务。所以企业要对现有的技术人员进行管理学,企业运营学和信息管理学的培训,提升业务素养;同时企业要引进相关技术人员并为之制定科学的培养激发,培养出自己的信息管理人才梯队。

  如何实现企业信息管理现代化2

  一、信息化技术引导企业管理变革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企业生存的内外部环境,使得传统企业的组织结构、生产管理方法、产品营销模式、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以及管理内容等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战略的全球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时空观念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缩短,国与国之间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企业的竞争已经不再是在单一的区域内进行,而是以全球作为竞争的舞台;企业将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寻找市场,提高产品和服务,出现了企业战略的全球化和企业文化的国际化发展趋势。

  2.企业的创新与管理。关于创新的定义和解释,对不同的公司,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人才,不同的技术都有不同的方法,每个企业领导者都会重视这个问题,并且创新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创新是可以有意识去达成的。而管理,则是一个相对模糊的东西,每个人都知道管理的重要性,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管理方法,但是管理效果却是千差万别。

  3.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实施必涉及企业管理模式、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组织行为的改变等,是一个复杂的组织与管理变革过程。通过全员参与,使员工了解和明白变革的意义,鼓励员工提出创新性的想法以推动变革的进程。通过变革导向、领导方式、激励支持、全员参与四方面的变革管理使员工逐步深入参与到信息管理变革中以尽快实现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绩效。

  信息化管理的出现和升级,改变了企业竞争优势的.内容和形式,也为企业谋取竞争优势提供了有力的武器。可以说,能否利用信息技术获取竞争优势将对未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成功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应该成为推动企业管理变革的契机,并与其他变革思想和实践相结合共同促进企业管理系统的优化。大量实践经验表明,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需要管理思想与管理环境的变革;同时,从另一方面看,信息技术的普及又不断推动着管理,管理模式的发展和变化。新的管理模式的出现需要有新的技术手段给予支撑,而新的技术手段的问世,必然促进新的管理模式的出现。企业信息化从深层次触动企业进行管理变革,利用信息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思想、方法重塑企业,使企业成为未来经济时代的佼佼者。

  二、信息化实施过程的管理控制

  企业信息化实施运作过程管理主要包含对信息化过程的计划、组织、控制、协调和沟通。具体如下:

  1.计划主要指对企业信息化过程的管理首先要明确不同时期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实施重点和发展目标。中小企业要从自身的实际需要和现实条件出发,确定企业近期、中期以及长期的企业信息化的任务和要求,做到企业信息化方向正确,目标清晰,实施进程有保障。

  2.组织主要指成立必要的企业信息化协调管理机构,统一指挥和部署企业信息化的整体发展。企业信息化是一个长期性、综合性的系统工程,牵涉面广、实施难度大是其重要的特征,如果没有企业高层领导的支持和推动,没有专门协调与管理机构是很难取得预期效果的。所以,在制定企业信息化实施规划时,应考虑成立专门的、有较高管理权限和协调职能的企业信息化领导和指挥机构,并由企业主要领导担任负责人,如成立“企业信息化领导小组”,由企业主要领导组织企业信息技术支持部门以及企业各相关业务部门的负责人共同组成工作小组推动企业信息化的全面深入的推行。

  3.控制主要是指预测和分析企业业务发展的走向,以对信息化的现实和潜在需求进行分析与规划。企业信息化必须按照企业业务发展的实际需要推进,所以围绕企业业务发展的当前和今后的需要,确定企业信息化系统实施项目的选择、信息化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制定企业信息化评价体系、评价方法,对信息技术的风险进行分析管理等。

  4.协调主要是指调节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矛盾,包括信息化项目实施时各部门之间资源分配的协调,对不同岗位职责间矛盾进行的协调等。确定企业信息化不同发展阶段的投资预算。信息化建设必然需要一定数额的资金以及其他资源的投入,这一点应在制定信息化实施规划时充分考虑到,并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在安排企业信息化预算时,既要避免不切实际的盲目投入,造成信息化投入的无谓浪费,另外,也要避免借口企业资金紧张等原因而削减必要的资金预算,导致企业信息化“半途而废”。

  5.沟通主要是指通过下达命令、指示等形式,对组织内部个人施加影响,将信息化规划的目标或者领导者的决策变成全员的统一活动。制定必要的促进企业信息化发展的规章与制度。企业信息化牵涉面广,实施难度大,制定必要的规章与制度,使企业信息化发展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标准可执行,对加快信息化的顺利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此外,还应在企业信息化实施规划中明确信息化实施效果评估的方法,信息化方案优化等措施,以便在信息化发展中不断总结经验,保证信息化发展的实际效果。

  三、信息化实施的原则

  1.效益原则。尽管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效益很难得到确切衡量,但是中小企业必须避免搞“没有效益的信息化”,盲目推行各种信息化软件或起步就同时启动二个以上项目,为赶时髦而搞没有实际效益的信息化只能劳民伤财,于企业的发展有害无益。

  2.实用原则。中小企业的业务相对比较简单,业务的牵涉面也没有大型企业复杂,所以,中小企业实施信息化时要根据自身的业务发展特点,选择实用的信息化实施方案,以“解决实际问题、产生实际效果”作为追求目标,使企业信息化落到实处。比如可先上ERP项目,待稳定运行一段时间后再行完善其他项目。

  3.适用原则。中小企业在选用信息化解决方案、构建信息化系统时应坚持“适用”的原则,不必过分追求技术先进、功能全面,以“适用、够用、好用”为衡量标准,使企业信息化与实际业务紧密结合,为不同部门、不同层次的员工所接受,产生实实在在的效果。

  4.系统性原则。不同规模和发展基础的中小企业在实施信息化时各有不同的侧重点,但在实施过程中都应考虑到企业的整体发展需要,以更好地实现与其他业务部门的应用集成,包括各类信息化软件的互通性,尽量避免在信息化过程中产生新的“信息孤岛”,影响企业信息化的实际效果。

  5.可扩展性原则。企业信息化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优化,逐步完善的过程,所以,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应考虑到扩展性问题,在硬件的配置、软件的开发、系统的建设等各方面都应注意到企业今后发展的需要,使企业信息化建设能有序推进。

  企业需要能解决自己问题的工具,用信息化手段弥补自己在管理方面的缺失,企业所需要的是蕴含管理思想的武器,它帮助企业贯彻企业战略,其中最重要的是提升销售能力,加强团队执行力,(下转第259页)(上接第256页)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且不是昂贵的奢侈品,它需要足够便宜。

  四、加强企业信息化管理

  信息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工具,是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方法的载体。以财务管理为中心做好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推进,是中小企业的首选。一是以财务管理为中心推进企业信息化;二是建立起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内部信息管理系统;三是积极推进企业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的工作。通过PLM项目管理的实施,对新产品从设计到批量生产全过程数据进行管理及监控。使公司高端产品的机密性技术设计文件、工艺文件等得到有效规范,为企业的新兴产业保驾护航。

【如何实现企业信息管理现代化】相关文章:

企业物流管理如何实现现代化11-02

企业如何实现绿色物流10-12

旅游企业如何实现信息化08-14

企业培训如何实现差异化安排07-28

个人价值如何在企业发展中实现05-19

如何加强企业信息管理制度建设01-27

OA系统如何实现商务智能05-13

如何实现对基层员工的有效激励08-03

质量管理创新如何实现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