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网络协作学习对学生参与意识影响的实证研究

时间:2023-03-12 05:46:41 职称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外网络协作学习对学生参与意识影响的实证研究

  [摘 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学习观念的变革,网络协作学习逐渐进入我国教育体系,成为极具研究价值的新型课程模式。本文通过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中外网络协作学习模式对学生课堂参与意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网络协作学习模式在培养学生课堂参与意识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中外网络协作学习对学生参与意识影响的实证研究

  [关键词]参与意识;网络协作学习;问题意识

  协作学习(Collaborative Learning)是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并获得最大化个人和他人学习成果而进行合作互助的一切相关行为。网络协作学习模式是协作学习在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型课程模式,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及沟通合作能力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是极具研究价值的新型课程模式。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此类课程在我国课程体系中将会越来越多,并不断完善和发展。

  本文旨在参考国内外学者对网络协作学习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一所高校开设的中美视频网络对接课程为依托,考察中外网络协作学习对学生参与意识的影响及对这种意识的形成与强化方面的作用。具体来说,本文主要研究以下问题: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相比,网络协作学习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如果是,可能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1 文献综述

  1.1 理论基础

  加里森的网络探究社区模型(The Network Community of Inquiry Model)的提出为网络协作学习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此理论也是本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它主要强调学习环境的创设,重视三个核心要素的交互作用对远程有意义学习发生的重要意义。三个核心要素分别是认知性存在、社会性存在和教学性存在。认知性存在是指学习者通过与同伴持续交互来进行意义建构。认知性存在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及学习过程和成果产出方面具有重要影响。社会性存在主要是为学习者创设能够自由交流的学习环境,提供交流工具,形成虚拟社区。社会性存在是对认知性存在的支撑。教学性存在则强调教师在网络协作学习中的作用。加里森网络探究社区模型所强调的上述三个核心要素对国际网络协作学习的开展尤其是网络学习环境的创设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中,中美视频对接课程的设置和学习环境的创设体现了网络探究模型提倡的三个核心要素,使本研究具有理论支撑。

  1.2 网络协作学习的研究现状

  从文献查阅情况来看,20世纪80年代后期,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教育发展,网络协作学习由此逐渐兴起。而对此领域的研究国外开始得较早,并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上都取得了一定成果。研究主要涉及网络协作学习平台的设计、网络协作学习策略的研究、网络协作学习的评价等。

  国内对网络协作学习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兴起。起步较晚,目前的实证研究不多,已有研究主要是在网络协作学习项目的基础上展开。近几年随着网络协作学习平台的逐步完善,部分学者在校际间网络协作学习项目的基础上对协作学习主题选择与活动设计、协作学习方法与策略、协作学习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而对于国际间网络协作学习的研究,受条件的限制,目前实证研究很有限。已知的国际间网络协作学习研究主要是以ePals跨文化网络交流合作学习项目、中美在线国际课堂交流项目(绿叶项目)、中英电子教学项目(eChina-UK)等几个中外合作交流项目为平台,在此基础上对参加项目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参与满意度、跨文化意识及对网络平台设计等方面进行研究。各项目的研究都有所侧重,但都很少涉及中外网络协作学习对学生课堂参与意识的影响的研究。因此,进行网络协作学习对学生课堂参与意识影响的实证研究,挖掘此学习模式相比于传统模式的独特优势,进而为将来此类课程的开设提供有力的借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 研究设计

  本文以某大学参加中美视频对接课的44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运用课堂录像、调查问卷和访谈等研究方式,通过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通过问卷调查中参与意识调查部分的统计结果、课堂录像所显示的自由讨论环节参与讨论的人数变化及访谈中有关参与意识的学生话语表述对课程前后学生课堂参与意识方面的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挖掘出现变化的可能原因。在统计时,运用SPSS 17.0辅助进行定量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对学生参与意识情况的调查结果

  学生的课堂参与意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课堂参与意识情况,因此,作者首先对学生在中美视频对接课上的课堂参与意愿调查情况进行分析。问卷结果显示,所有参与调查的同学都表示喜欢上中美视频对接课,喜欢这种与传统课程不同的展示加讨论的上课形式,并愿意主动回答问题。可见,学生的课堂参与意愿较强烈。另外,访谈结果也显示,6名接受访谈的学生都表示自己在参加中美视频课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自己在口语、听力、沟通能力等方面的变化,进步很大,很愿意继续参加这类课程。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结果均显示,中美视频对接课的开设,以其区别于传统课堂模式的新颖教学形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参与热情,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显著提高,这为课堂知识的有效输入及课堂教学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情况除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所反映的课堂参与意愿体现外,学生实际课堂参与情况的变化也反映出其参与意识的变化。学生课堂参与情况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录像观察结果体现。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除1名学生从未参与过课堂回答外,其他所有被调查的学生都参与过课堂问答,课堂参与度较高,课堂参与氛围较浓厚。此外,除1名学生外,所有参与调查的学生都表示感觉自己比以前更愿意参与课堂发言,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课堂交流也使自己在听力、口语、词汇积累等英语语言能力方面产生了变化,尤其是听力方面,所有学生都感受到了变化,而且一半的学生认为自己听力方面变化很大,进步明显。而在口语和词汇积累方面觉得有很大进步的同学比例也大于40%,进步效果显著。问卷调查中所反映的学生课堂参与变化情况在课堂录像观察中也得到了印证。录像显示,参与课堂交流的学生人数逐渐增多,学生思考、停顿间隔逐渐缩短,听力、口语障碍逐渐排除,课堂学习氛围逐渐活跃。问卷调查及录像中所反映出的学生课堂参与情况的积极变化说明了在课程进行中学生参与意识不断增强,语言能力显著提高。

  3.2 学生参与意识变化的原因

  对学生在课上积极参加课堂活动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促使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活动的可能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第一,新颖的网络协作学习模式。中美视频对接课所采用的网络协作学习模式要求学生根据讨论主题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课下进行展示准备,课上进行成果展示,双方学生根据展示及专题内容进行讨论。与传统模式相比,网络协作学习模式新颖的学习形式和环节设置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主体参与意识,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并有所收获。这点在访谈中也有所体现,如1名学生提到:“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使我学会了合作中与他人的配合、协商和必要的妥协。小组合作可以集思广益,展示形式多样、灵活,我很愿意参与其中。”可见,网络协作学习模式对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的提高具有积极影响。

  第二,专题式的网络协作学习内容。中美视频对接课所采用的网络协作学习模式是通过专题形式展开的,每周一个主题,学生根据讨论主题进行展示准备,学习目标明确。此外,大部分讨论主题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能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查阅资料整合完成。但由于展示还涉及到展示形式的选择、用英文表达等问题,任务完成也存在一定难度。这种既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又存在一定难度的任务设置符合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要求,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学习潜能,是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可能原因之一。该结果与杨俊锋、茅育青和张青、何丽的研究结果一致。杨俊锋、茅育青认为,设置适合的协作主题是网络协作学习成功的要素之一。主题内容必须是中、美学生已有知识和教学内容三者之间的交集,双方均感兴趣且基于最近发展区原则。这种内容设置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进课堂参与积极性。另外,研究结果也与张青、何丽所论述的网络协作学习中主题选择与设计策略的内容一致。他们认为,主题的选择必须贴近学生生活且涉及的知识量要适当,使学生在协作过程中学到文化历史、风俗人情、社会习惯等知识,通过交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并激发其参与热情。

  第三,交互式的网络协作学习特点。中美视频对接课体现了网络协作学习具有的交互性特点,双方学生可通过网络平台和视频设备直接进行交流并能够及时获得对方的信息反馈,充分体现了学习者之间及学习者与学习内容之间的交互,这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这也是加里森网络探究模型中认知性存在的重要体现,使学生的参与意识在与同伴的持续交互中得到激发。以上分析与何玲关于网络协作学习人际交互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相吻合。何玲认为网络平台的人际交互功能、学习者之间的反馈与评价、讨论主题的设置等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及网络协作学习的交互性。

  除了以上提到的影响因素外,课堂环境的创设,教师辅助作用的发挥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课堂参与度及课堂效果,是实现网络协作学习的重要影响因素。

  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美视频网络对接课所采用的网络协作学习模式对学生课堂参与意识的培养、课堂参与度的提高及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产生了积极作用,这充分肯定了该类课程的价值,有助于其推广。

  4 结 语

  本研究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考察中美视频课所采用的网络协作学习模式对学生课堂参与意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网络协作学习模式在培养学生参与意识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新颖的网络协作学习模式、专题式的网络协作学习内容、交互式的网络协作学习特点等都对学生课堂参与意识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网络协作课程会越来越多,期望本研究的研究发现能够推动这种新型课程的开展和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DR.Garrison,T Anderson,W Archer.Critical Inquiry in a Text-Based Environment:Computer Conferencing in Higher Education[J].The 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1999(2):87-105.

  [2]杨俊锋,茅育青.中美跨文化网络协作学习实证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1(2):56-61.

  [3]张青,何丽.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5(7):62-66.

  [4]何玲.网络协作学习中的人际交互研究――以北京师范大学“WebCL网络协作学习平台”为研究个案[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6.

【中外网络协作学习对学生参与意识影响的实证研究】相关文章:

中学生网络游戏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04-29

关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信号内涵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08-05

论网络教育中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关系08-08

魏晋审美意识对后世的影响04-20

零售企业再定位策略实证研究06-07

浅谈中外内部审计准则比较研究05-03

我国中小企业成长性的实证研究06-08

论运用网络协作学习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05-28

媒体参与企业社会责任治理的效应研究06-07

民事执行之参与分配制度研究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