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普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分析

时间:2023-03-01 23:23:36 药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论普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分析

  [论文关键词] 普伐他汀;低分子肝素钠;不稳定型心绞痛
  [论文摘要]
目的:观察普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观察组20例。对照组常规给予硝酸酯类物(包括静脉用硝酸甘油、消心痛等)、β受体拮抗剂或钙离子拮抗剂、阿司匹林等;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5 000 U,2次/d,共14 d,口服普伐他汀20 mg,1次/日,连服14 d。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0%,观察组有效率为9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普伐他汀和低分子肝素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副作用少,使用安全,值得推广使用。

  冠心病、心绞痛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临床心绞痛综合征,易致心肌梗死或猝死。有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对延缓冠心病进展,降低冠心病病死率有重要临床意义。我科应用普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观察组20例,男15例,女5例,均为我科2005年1月~2007年12月住院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类型:初发型心绞痛4例,恶化劳力型心绞痛6例,静息型心绞痛3例,心肌梗死后心绞痛4例,变异型心绞痛3例,所有病例均符合不稳定心绞痛诊断标准[1]。另选20例UAP作为对照组,两组间在年龄、性别及心绞痛类型、构成比例上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常规给予硝酸酯类药物(包括静脉用硝酸甘油、消心痛等)、β受体拮抗剂或钙离子拮抗剂、阿司匹林等;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5 000 U,2次/d,共14 d,口服普伐他汀20 mg,每天1次,共14 d。
  1.3观察指标
  记录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缓解程度、12导联静息心电图ST段下移数值总和(∑ST),肝肾功能检查,用药期间不良反应。
  1.4疗效判定标准
  1.4.1心绞痛症状疗效判定标准显效:同等劳累程度不引起心绞痛或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80%以上;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80%;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无减少或减少次数不到50%。
  1.4.2心电图疗效判定标准显效:静息心电图ST段恢复正常或大致正常;有效:ST段恢复或主要导联T波倒置变浅50%以上;无效:静息心电图与治疗前相同;加重:静息心电图较治疗前下降0.05 mV或T波倒置加深50%以上或由直立变为倒置。
  1.5 学方法
  数据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 ,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观察组:显效4例(25%),有效13例(65%),无效2例(10%),无一例死亡,1例进展为AMI,无一例发生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对照组:显效4例(20%),有效13例(60%),无效4例(20%),有1例死亡,1例进展为AMI,1例发生皮肤黏膜出血,1例发生尿道出血。观察组有效率90%,对照组有效率8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种,是由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出血,血小板聚集与黏附性增加,冠状动脉痉挛,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管腔不完全阻塞,导致冠状动脉血流减少的病理过程所致。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理基础是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基础上,由于斑块的破裂及附壁血栓的形成,使斑块极不稳定,动脉斑块的破裂导致血小板聚集、激活。并通过释放组织因子而激活因子Xa,Xa可促使凝血酶的形成,而凝血酶又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所以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主要病理基础是内皮损伤、斑块的不稳定破裂及血栓的形成[2]。斑块的不稳定因素是斑块中具有大量的脂质核心及炎性细胞的浸润,普伐他汀能使血胆固醇显著降低,同时还有以下作用[3]:①能迅速改善受损的血管内皮功能,使其通透性降低;②稳定粥样斑块;③抑制斑块的炎症反应。肝素抗凝治疗可以改变疾病的过程,防止演变至AMI,由于普通肝素有不可预测的物动力学数据,因而必须长时间监测凝血酶活化时间,在停药后会有反跳的促凝血现象,还有较常见的出血相关并发症,少见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由于低分子量肝素钠具有低的分子量,较高的抗凝血第Ⅹ因子/抗凝血第Ⅱ因子的比例,有较长的半衰期(皮下注射后半衰期为3~6 h)、较少和血浆蛋白结合(其生物利用率高达90%),不会与血小板相互作用,因此有较好的抗凝血功能,对血小板减少、APTT影响很小,有较少的出血倾向,上可以不用监测APTT,用于治疗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至少等同普通肝素[4],在临床上有代替肝素的趋势。因此,UAP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普伐他汀与低分子肝素钠比单用普通肝素疗效明显增加,副作用小,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总之,普伐他汀和低分子肝素钠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副作用少,使用安全,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80.
  [2]中华会心血管病学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和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0,28(6):409-412.
  [3]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社编委会.血脂异常防治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7,25(3):169.
  [4]卢长林,胡大一,刘梅林.低分子量肝素在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J].中级医刊,2003,9(1):42.

【论普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分析】相关文章:

肝素钠软膏(海普林)治疗皮质类固醇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观察05-28

论虚拟联合体及其法律地位06-04

从不同治疗原则论失眠的针刺研究05-30

中药免煎颗粒与传统水煎剂银翘散临床疗效分析05-08

论企业管理培训生项目实践的系统学分析05-01

论悔恨05-07

论马克思哲学的生存论指向05-29

论批判的终结05-28

论概念设计05-28

论人生的选择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