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信息安全新特点与安全维护方式

时间:2020-08-14 08:17:44 信息安全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计算机信息安全新特点与安全维护方式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完善,计算机信息安全有了新的特点。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相关内容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计算机信息技术不管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还是在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的过程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同时,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应用,为我国社会发展中提供了相对便利条件。但是,在计算机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计算机信息和数据的安全也逐渐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在这样的条件下,计算机信息安全有利的新的特点以及发展条件,对其安全维护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本文对计算机信息安全的新特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阐述,并且针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与防护,提出了一些措施,主旨是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提供相对良好的网络环境。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安全的新特点;安全与维护

  计算机主体、网络、信息是构成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信息安全的新特点主要是指计算机网络运行的过程中,对其相应的数据和信息不会因为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信息和数据发生丢失、不对称、泄露、更改等现象,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提升计算机信息系统稳定、安全运行的性能,避免用户发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同时,在计算机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呈现了新的特点,并且,在计算机信息安全的新特点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的掌握有利于用户计算机信息安全的新特点的安全与维护等工作,提高用户的防范意识,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进而在最大程度上保证重要信息和数据的安全、准确、可靠等性能,为用户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网络环境。

  一、计算机信息安全的新特点分析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并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实,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带来方便、转型的同时,对其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威胁,致使计算机信息安全的新特点不断的呈现出来。计算机信息安全的新特点与传统的特点相比,不管是计算机性质、内容、存储空间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程度上的改变,提升了其安全、稳定的性能。下面就对计算机信息安全的新特点进行简要的分析和阐述:

  (一)身份识别。随着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和数据的安全性,成为广大用户关注的重点,在传统的计算机信息安全特点中,经常会发生信息和数据泄露、不对称等现象的发生,给用户带来了很多的不便。然而,计算机信息安全的新特点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其中身份识别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主要是用户在操作的过程中,是否被计算机信息系统所允许,避免恶意欺诈、信息篡改、信息攻击等现象的发生。在身份验证和识别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种形式进行:

  1.在计算机信息安全的新特点的环境下,主要是利用的登录密码的形式,提升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等性能。

  2.主要是利用特殊的媒介,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全面的验证,比如:U盾、管理人员等方面,这样不仅仅有效的提升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等性能,并且也为计算机信息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提供了双重的安全保证。

  3.用户在利用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在计算机信息安全的新特点下,通过利用物理层面技术形式,对其相关的信息和数据进行全面的加密,例如:IPHONE 的' HOME 键指纹识别功能、面部识别功能、笔迹识别功能等,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信息和数据的准确、稳定、安全等性能。

  (二)计算机信息安全系统识别。其实,对于计算机信息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是可以存储大量的信息和数据的。因此,在计算机信息安全的新特点的环境下,可以对重要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全面的储存和备份。同时,若是发生数据和信息丢失的现象,可以利用计算机信息安全识别系统中数据恢复功能,对其信息和数据进行全面的恢复,并且将其备份,避免发生数据和信息丢失的显现,这也是计算机信息安全的新特点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另外,在计算机信息安全的新特点的环境下,在整个运行系统中,设置了不同的访问个体,修改、保存、复制、共享、远程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利用这些功能,将其信息和数据进行有效的存储,从而避免了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引发不必要的系统问题,提升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等性能,将计算机信息安全的新特点的优势得以充分的展现。

  (三)计算机信息和数据加密系统。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计算机的应用力度也在不断的加大,但是对其信息和数据的安全性能,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在计算机信息安全的新特点环境下,在系统中设置了相应了信息和数据加密系统,提升计算机信息的安全、稳定性能。其实,计算机信息安全的新特点主要是利用我国合法、正规的法律形式,对其相关的信息和数据,进行严密的审核,并且设置了相应的保护系统,只有获得输入相应的密码,才能获取相应的信息和数据, 提升数据和信息的准确性,这样有效的提升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的运行性能。例如:用户在异地登录聊天软件获得重要的信息和数据的过程中,应当登录相应的密码,这样为计算机信息和数据提供了的安全保障。

  二、计算机信息安全新特点的安全维护

  尽管,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等性能,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但是依旧有些不法分子对计算机信息和数据,进行盗窃展开一系列的不法行为。然而,在计算机信息安全新特点的环境下,通过利用有效的安全维护措施,提升了计算机信息和数据的安全、稳定等性能,为用户提供了良好计算机信息网络环境。下面就对计算机信息安全新特点的安全维护的一些措施,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阐述:

  (一)防护墙安全防范维护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不管是我国行业发展中,还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防护墙安全防范维护技术主要是以预防、检测和查杀等形式为主,以此为计算机网络运行的环境,提供了一定程度上的保证。很多不法分子通过利用病毒、邮件、网页等形式,对用户的相关信息和数据,进行全面的盗窃,使用户的经济财产造成大量的损失。但是,在计算机信息安全新特点的环境下,通过利用防护墙安全防范维护技术对各种入侵的行为,进行全面的防范。其实,导致信息和数据发生泄露的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用户在计算机操作的过程中,其操作流程不当,并且在邮件读取、网络资源下载和使用的时候,没有进行有效的监测,从而导致信息和数据发生泄漏。因此,在计算机信息安全新特点背景下,通过防护墙安全防范技术,对其故障进行反复的检查,提升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反应速度。但是,在防护墙安全防范技术在安装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时间相对较长,所以用户应当针对故障发生的原因,提升计算机信息安全新特点的安全维护的性能。

  (二)扫描和修复技术。计算机信息安全新特点环境下,计算机信息系统具有良好的扫描和修复技术,并且在固定的时间内,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全面的检查。其实,用户对将计算机信息系统没有进行定期的检查,往往造成计算机信息故障。因此,在计算机信息安全新特点环境下,其扫描和修复技术主要是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定期的检查,对计算机信息的运行形式,进行的有效的防范。另外,在计算机信息安全新特点的环境下,用户不能仅仅依靠人工检查和修复的模式,这样不仅仅其流程相对较为繁琐,并且其效率也相对不高。所以,用户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过程中,应当安装相应的扫描和修复技术软件,例如:360、金山、腾讯安全卫士、瑞星等安全扫描和修复软件。

  (三)物理层面的防范技术。物理层面防范技术是计算机信息安全新特点中,重要的安全维护技术,主要避免数据和信息发生丢失、篡改等现象,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存储大量的信息和数据。因此,要想提升计算机信息的安全防护质量,加强对物理层的保护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在计算机信息系统物理层防范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利用语音、瞳孔识别、账号注册等形式,这样对其重要的信息和数据,起到了重要的保护,只有本人才可以使用。另外,在计算机设备防治的过程中,尽量选择干燥通风的地方,同时也要注意机房的避光,适当的时候可能利用一些遮光布;并且,用户应当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的电压和电流,进行全面的监测,保证电压和电流的稳定性,避免计算机信息设备发生蓝屏、死机、系统崩溃等现象,防止计算机信息和数据的丢失,这样不仅仅提升了计算机信息系统稳定、安全运行的性能,也将计算机信息安全新特点的优势,得以全面的展现。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说,本文对计算机信息安全新特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阐述,并且针对其安全维护方面,提出了一些措施,从而提升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避免信息和数据发生丢失的现象,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为用户提供了安全、稳定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周曦.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体系设计分析[J].景德镇学院学报,2015,06:50-52.

  [2]陈新文.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系统的构建及技术措施[J].经贸实践,2015,15:274.

  [3]苑雪.新形势下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威胁及对策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6,05:104-105.

  [4]曾庆云.论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的新特点与新要求分析[J].电子世界,2016,15:11.

  [5]曹寿慕.计算机信息安全的新特点[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0,10:142-143.

【计算机信息安全新特点与安全维护方式】相关文章:

1.计算机信息安全的新特点与安全防护方式探析论文

2.计算机信息安全与维护技术论文

3.计算机与网络信息安全的概念

4.计算机信息安全对电子商务中应用方式

5.计算机硬件安全保障与维护机制论文

6.信息安全与道德论文

7.信息安全与对抗论文

8.有关信息安全与网络安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