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对于MBA学员管理能力提升的实证研究

时间:2022-11-22 15:06:50 MBA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案例教学对于MBA学员管理能力提升的实证研究

 文章由毕业论文网 zuowen.c321.cn/lunwen(MBA论文)整理提供。

案例教学对于MBA学员管理能力提升的实证研究

(MBA论文)案例教学对于MBA学员管理能力提升的实证研究

摘要: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大连、山东、北京等地的216名MBA学员进行了案例教学有效性认知的问卷调查,并选择了一个31人的MBA班进行了案例教学与传统讲授的教学效果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案例教学在“学习分析问题的思路”、“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改善思考方式”和“锻炼沟通能力”等方面的效果大大优于传统讲授;而且在本研究的八项管理能力中,除了“创新能力”外,案例教学对于其他七项管理能力提升的有效性都得到了MBA学员的高度认可。关键词:案例教学;MBA学员;管理能力;实证研究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1692(2012)04-0286-06 0 引 言以培养职业经理人为目标的工商管理教育更强调对MBA学员思维模式、认知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于20世纪20年代被哈佛商学院首先提出,并应用于工商管理教学之中。在几十年的推广与发展中,虽然国内外工商管理院校对于案例教学的作用都比较认可,相关研究也证明了案例教学相比其他传统教学方法更加具有价值,但是案例教学在工商管理教育中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特别是对于MBA学员提升管理能力方面有何作用,这些都需要通过科学研究来予以证明。目前,国内外关于案例教学对于MBA学员能力提升的相关研究非常少,采用实证研究的几乎没有。因此,本研究对于开展案例教学方面的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探索意义。

理论依据 1.1 知识属性与案例教学 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把知识分为四种类型:知事(know-what),即关于事实的知识;知因(know-why),即关于科学原理以及自然规律的知识;技能(know-how),即做事的技巧和能力;知人(know-who),即人力知识,涉及谁知道什么和谁知道如何做某些事的信息,它包括了特定社会关系的形成,这就有可能接触有关专家并有效地利用他们的知识[1]。这四种分类是从知识使用形态角度进行的,为了更深刻地理解知识的含义,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我们还可以在以上分类的基础上, 根据知识的内在特性,把知识进一步划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大类。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可以通过语言、文字、符号及图表等编码加以明确表述,从而可以相互流通以及作者简介:傅永刚,男,汉族,陕西省西安市人。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案例研究与案例教学法。向外延伸扩散的为显性知识。典型的显性知识主要有专利、文件、规章制度、设计图、论文和报告等。以上四类中的事实知识和原理知识基本上就属于显性知识。隐性知识(tacit knowl- edge):难以用语言、文字及网络等手段来实现传播的,存在于个人身上、与个别情境经验有关、主观独特的、而且难以具体化的则为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是一种主观的、基于长期经验积累的知识,它不能用几个词、几句话、几组数据或公式来表达,它的内容都有十分特殊的含义。这类知识主要包括信仰、隐喻、直觉、思维模式和所谓的“诀窍”(企业的管理理念、一些应急处置方案)[2,3]。以上五类中的技能知识和人力知识基本对应隐性知识。 “如果说显性知识是‘冰山的尖端’,那么隐性知识则是隐藏在水面以下的大部分,它们虽然比显性知识难发觉,却是社会财富的最主要源泉。”[3]因而,这样就更增加了知识交流与共享的困难程度。

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存在着各种可能的转化形式。日本的野中郁次郎(Ikujiro Non- aka)教授提出了知识转换的SECI模型[4]。具体包括:潜移默化(socialization)、外部明示 (externalization)、汇总组合(combination)、内部升华(internalization)。这个知识转换的模型表明了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的四种转化模式。案例教学本身的特点对于以上四种知识转化形式都具有很好的作用。哈佛大学的Rob- ert认为:“案例方法的主要作用在于它极好地发展(他们)不同的思想,加深(他们)对涉及管理问题的各种因素的理解,培养他们的分析、思考和决策技能……”Dennis说:“学生不仅在学习那些已知的东西,而且在体验当经理所必须对付的事情。他们在教室里发展包括说、辩论和解决问题等在内的一整套技能……”Mark 也认为:“案例方法的主要好处之一是学生所学的是内在的东西。他们不能写下来,但他们能学习如何尽力处理棘手的问题……”[5]可见, 案例教学侧重的主要是学生的内在素质和能力 (隐性知识)的培养,而非单纯显性知识的获取。 1.2 管理者能力斯宾思(Spencer)认为,能力(competence) 指“和参照效标(合成的绩效或优秀的绩效)有因果联系的个体的潜在特征”[6]。换言之,能力是指能将某一工作或组织、文化中表现优秀者与表现一般者区分开来的个体潜在的深层次特征。古恩(Guion)认为能力是个体潜在的特征,能保持比较长的一段时期,并能预示个体在不同情境和工作任务中的行为或思考方式[7]。在行为科学的早期,研究者对于管理者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领导能力的研究领域。随着胜任力研究的出现,更多的研究开始关注管理者的胜任力。Carless和Allwood(1997)对澳大利亚大多数管理咨询机构的管理咨询活动进行研究,发现他们在运用评价中心技术评定管理人员的工作胜任力时,基本评定内容为:决策能力、人际技能、计划能力和组织能力。 Mount等(1998)运用人际决策国际公司(PDI) 开发的“管理技能轮廓”测量工具,测量了250 名经理人员,结果得到了管理胜任力的三个维度:人际关系、管理和技术的技能。国内学者王垒、李林首先对中国465名不同层次的管理者的胜任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研究出中国管理者四项胜任特征:睿智而有影响力(认知)、人际技巧(社交性)、勤勉而有个人魅力(动机/个性)、淡漠达观 (情绪)[8]。王重鸣、陈民科对51家企业的220 名中高层管理者进行了问卷调查,用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提炼出八项正职管理者的胜任特征(价值倾向、责任意识、权力取向、诚信正直、协调监控、战略决策、激励指挥、开拓创新)和六项副职管理者的胜任特征(除诚信正直和开拓创新外的六项)[9]。时勘、王继承等对通信业高层管理者20人进行了行为事件访谈,分绩优组10人和普通组10人,总结出中国通信业高层管理者的十项胜任特征:影响力、组织承诺、信息寻求、成就欲、团队领导、人际洞察力、主动性、客户服务意识、自信、发展他人[10]。金杨华等对浙江地区的信息技术和金融服务业的 156位一般管理者通过情境判断法进行了研究,总结出关系胜任、诚信责任、问题解决三种胜任特征[11]。魏钧、张德对三家商业银行中的客户经理进行研究,采用了团体焦点访谈、行为事件访谈,收集了2 069份有效问卷,提炼出把握信息、拓展演示、关系管理、自我激励、参谋顾 287 第4期傅永刚:案例教学对于MBA学员管理能力提升的实证研究问和协调沟通六项商业银行客户经理的胜任特征[12]。

在管理胜任力文献的支持下,笔者结合 MBA教育的目标导向和中国管理者现实的管理能力要求,提出了八项管理者能力作为本项研究的基本评价维度,并将在研究中予以验证。具体包括逻辑思维能力、信息收集与整理能力、分析与决策能力、创新能力、计划与组织能力、沟通与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领导力(影响别人的能力)。 2 研究设计笔者首先通过文献研究和归纳,提出了八项管理者能力作为研究维度。具体研究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采用问卷调查获取MBA学员对于案例教学在管理能力提升方面的认知判断,重点了解案例教学对于提升管理者能力的有效性认知。第二部分进行比较研究,针对同一班级的MBA学员,分别采用案例教学和传统讲授完成同样的教学内容,然后再用问卷调查获取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两者之间的有效性差异。根据以上两部分研究内容设计了两份问卷。问卷A以获取MBA学员对案例教学的认知为目的,内容包括:样本基本信息、对案例教学的认知(一般信息的认知、对管理者能力维度的认知、案例教学作用的认知)。问卷B以比较两种教学模式为目的,内容包括:样本基本信息、对两种教学模式的有效性比较认知、对案例教学的建议。两份问卷均采用里克特五级量表。问卷A的实施:在大连、盘锦、山东、北京等地选择了六个MBA班的学员作为研究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80份,回收问卷 247份,有效问卷21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 77.1%。样本的统计信息如下:有85.6%来自秋季MBA学员,其余为春季MBA学员。大连本地MBA学员占63.4%,外地MBA学员占 36.6%。88.4%的MBA学员来自一年级,二年级只有11.6%。样本的64. 8%为男性, 35.2%为女性。年龄分布比较均匀,28岁以下、29~32岁、33~40岁这三个阶段各自占到三分之一左右。样本中具有大学学士学位的占 70.8%,还有24.1%的样本具有硕士学位。读 MBA前的专业分布依次是工学类、经管类、理学类,三类合计超过了80%。有81%的样本来自企业,行业分布比较广泛,其中石化行业、金融行业、制造行业的样本合计达到了55.1%。样本构成中,高层管理者较少,主要是中层、基层管理者,合计超过了70%。问卷B的实施:在大连选择了一个秋季在职MBA班(35人)作为比较教学的样本。该班已经上过“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经过事先调查得知:课程中“薪酬管理”的内容授课老师采取了传统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于是,笔者组织该班学员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选择的案例是《灵通玩具公司》)再次讲授了“薪酬管理”的内容,课后立即发放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当天实际参加比较教学环节的学员人数为31人。由于现场发放、现场回收,问卷回收率为


100%, 有效问卷率也为100%。样本统计信息如下: 61.3%为男性,38.7%为女性。年龄主要分布在29~32岁(48.4%)和28岁以下(38.7%)。学历主要是大学本科,占93.5%,其中6.5%具有硕士学位。读MBA前的专业分布依次是工学类、经管类、理学类,三类合计超过了80%。样本构成中,没有高层管理者,中层也比较少 (16.1%),主要是基层管理者(51.6%)和普通员工(32.3%),合计超过了80%。

研究分析与讨论 3.1 问卷A的分析与讨论 3.1.1 对案例教学有效性的认知对于“案例教学是提升管理者能力的重要方法”这一观点,有82%的MBA学员“非常赞同”和“比较赞同”。同时,采用否定表述的题项 (观点)也得到了类似的数据,有69.9%的被试反对“案例教学并不能真正提高管理者的能力”。在对“案例教学比传统讲授更加适合MBA 学员”的观点进行评判时,有77.8%的比例表示“非常赞同”和“比较赞同”。类似的表述“案例教学可以弥补MBA学员管理实践的不足” 也得到了82.4%的认同。对于“案例教学能否发挥价值取决于案例教学的质量”的观点,持“非常赞同”和“比较赞 288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第2卷 同”意见的比例达到了80.6%。以上数据都表明:MBA学员对于案例教学的价值已经有了比较充分的认识,也在很大程度上认同案例教学对于MBA教育的积极作用。 3.1.2 案例教学对管理能力提升的有效性评价在对八项管理能力重要性的验证性评价中,七项能力都得到了MBA学员75%以上的认同(“很重要”和“比较重要”),只有对“信息收集与整理能力”的认同度较低(66.7%)。其中, 对“分析与决策能力”的认同度达到了92.1%, “逻辑思维能力”(89.8%)、“沟通与协调能力” (86.1%)、“领导力”(84.2%)认同度都超过了 84%。以上的验证性数据表明,参考相关文献提出的管理者八项能力具有良好的可信度和有效性。在评价案例教学对于管理能力提升有效性时,有五项能力的认同度(“作用很大”和“作用比较大”)超过了60%。其中,“分析与决策能力”排在第一位(72.2%),其余依次是:“计划与组织能力”(64.9%)、“逻辑思维能力”(63. 4%)、“信息收集与整理能力”(62.9%)、“沟通与协调能力”(61.6%)。“人际交往能力”与“领导力”的认同度分别为58.8%和55.6%,而“创新能力”只有41.2%的认同度。这些研究数据都表明:案例教学对于提升管理能力的有效性主要集中在“分析与决策能力”“计划与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信息收集与整理能力”“沟通与协调能力”等维度。对于“创新能力”的提升还不够有效。 3.1.3部分交叉分析结果为了进一步对“有效性认知”进行分析,我们选择了MBA学员“接触案例教学的时间” “接触案例教学的途径”“认知案例真实性”等要素与“案例教学有效性认知”和“提升管理能力有效性认知”进行了交叉分析。(编辑:zuowen.c321.cn/lunwen)

【案例教学对于MBA学员管理能力提升的实证研究】相关文章:

零售企业再定位策略实证研究06-07

提高港口设备综合管理能力的研究08-26

谈公共管理案例研究08-09

企业资金筹措与运营管理能力提升策略论文04-30

我国中小企业成长性的实证研究06-08

中学生网络游戏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04-29

关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信号内涵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08-05

实证法思想的演化05-11

商品期货优化投资组合的实证检验08-26

会计实证论文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