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故障处理管理制度

时间:2024-08-17 17:14:51 炜玲 制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设备故障处理管理制度(通用17篇)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运用到制度的场合不断增多,制度一般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也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或一定的规格。制度到底怎么拟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设备故障处理管理制度,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设备故障处理管理制度(通用17篇)

  设备故障处理管理制度 1

  1、目的

  杜绝重、特大设备事故的发生,保障生产的正常运行。一旦发生设备事故,认真分析、严肃处理、及时抢修,防止事故的重复发生。

  2、事故的定义

  影响瑞土公司矿山所辖车间正常生产的一切设备故障均称为设备事故。

  3、事故分级

  (1)设备小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1000元以下的设备事故。

  (2)一般设备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设备事故。

  (3)重大设备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设备事故。

  (4)特大设备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10000元以上的设备事故。

  4、事故处理

  (1)事故汇报制度。凡发生设备事故或故障,应立即自下而上逐级报告,任何人不得隐瞒、拖延不报。

  ①发生设备故障(含小事故)由岗位人员迅速采取应急措施并立即向值班主任汇报,由当班值班主任组织有关人员迅速抢修,尽快恢复生产。

  ②发生一般设备事故,当班班长在接到岗位人员汇报后应立即组织抢修,在第一时间逐级向上级领导汇报。

  ③发生特大设备事故,当班放长在接到岗位人员汇报后,应迅速采取有关应急措施并严格保护现场,在第一时间报告矿长、技术科长。矿长及单位负责人及时向公司主管副总、矿长汇报,经公司有关部门领导或矿长同意后,方能组织现场抢修。

  (2)事故抢修。凡发生设备事故或故障,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积极迅速组织抢修,尽快恢复生产,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无故拖延或违抗抢修指令。

  (3)事故分析。凡是发生设备事故,当班值班主任都必须认真作好记录,并在早调会上通报事故情况,要求发生事故的单位在12小时内将事故及处理情况以书面形式报送技术科,技术科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分析,做出纠正和预防措施备案。

  (4)事故处理。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事故按“四不放过”的原则处理,对事故的情节作虚假陈述、开脱事故责任者,要从重处罚。根据事故的级别、性质、情节、影响生产的`时间和责任者的态度可以对责任人进行批评教育、扣款赔偿损失,直至追究刑事责任。对挽救事故或对避免事故发生有贡献者,应给予表扬和奖励。

  (5)事故上报。发生重大、特大事故后,设备事故处理修复后48小时内向公司提交“设备事故分析报告”。

  5、设备事故考核

  (1)设备小事故:按影响生产的时间进行考核责任单位,并按20%的直接经济损失处罚到责任单位。

  (2)一般设备事故:按15%的直接经济损失处罚到责任单位,并在全矿内通报。

  (3)重大设备事故:按10%的直接经济损失处罚到责任单位,并将事故分析报告送交公司相关部门,在全矿内通报。

  (4)特大设备事故:上报公司主管部门,听从公司处理。

  (5)一切设备事故,当班班长都必须认真组织抢修,因组织不力造成停产时间过长,当班班长则需按延长检修时间承担相应损失。

  (6)设备事故责任范围的划分原则

  ①不可抗拒引起的事故,视发生事故的原因分析处理。

  ②因操作不当引起的事故,损失由操作者所在责任单位承担。

  ③因点、巡检不认真造成的事故,损失费用由点、巡检单位承担。

  ④因备件质量问题引起的事故,损失费用由作备件供货单位和备件验收员承担。

  ⑤因设备检修、维护不当造成的事故,损失费用由检修、维护单位承担。

  ⑥由多个单位共同造成的设备事故,损失费用按责任大小进行承担。

  6、相关记录

  设备事故报告。

  设备故障处理管理制度 2

  一、目的:

  为了加强公司各管理中心(处)设施设备的管理,确保设施设备的安全运行,保障业主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秩序,特制定本制度。

  二、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各项目管理中心(处)的`工程部全体员工。

  三、故障分类:

  本规定中的设备故障分为三类,即:一般设备故障、较大设备故障、重大设备事故。

  1、一般设备故障是指基本不影响业主正常生活、工作,通过一般性的维修(且维修费用较小)就能排除的设备故障;

  2、较大设备故障是指该设备故障已经影响到业主基本生活工作,且影响面较广,需要安排费用和组织人员对其维修,停机4小时以上才能修复的设备故障;

  3、重大设备事故是指该故障的发生,造成设备的损毁或人员的伤亡,影响面极大、严重影响到业主基本生活工作,事故恶劣的设备事故。

  四、报告方式:

  1、一般的设备故障:工程人员发现后,必须立即报本部门主管,工程主管报项目管理中心(处)经理、主任,该故障由工程主管负责组织人员及时处理,抓紧时间恢复,如遇特殊情况暂时无法解决,必须采取应急措施,本管理中心处经理、主任负责监督并帮助协调解决;

  2、较大设备故障:工程人员发现后必须立即报本部门主管和项目管理中心(处)经理、主任,由项目管理中心(处)经理、主任报公司工程部,工程部视情况报公司总经办。相关管理中心(处)经理、主任、工程主管必须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启动应急方案,组织人员消除安全隐患,进行抢修,公司工程部负责监督并帮助协调解决;

  3、重大设备事故:工程人员发现后,必须立即报本部门主管和项目管理中心(处)经理、主任,由项目管理中心(处)经理、主任在第一时间,直接报公司总经办和公司工程部,公司工程部应以最快速度赶到现场,启动应急方案,组织人员消除安全隐患进行抢修,将损失降低到最低点,必要时请专业人员帮助解决。

  五、事故调查:

  发生较大设备故障和重大设备事故后,公司应成立事故调查组,由公司工程部牵头各职能部门给予配合,如需要政府行政部门帮助调查的请政府行政部门协助调查,按iso9000体系调查处理。

  六、事故总结:

  1、对一般性设备故障处理完毕后,各项目管理中心(处)要做好维修记录工作,存挡备案;

  2、对较大设备故障和重大设备事故处理完毕后,各项目管理中心(处)经理、主任要写出书面报告,经公司工程部报请总经办审批并按审批意进行整改落实、完善管理方案,最后存挡备案。

  设备故障处理管理制度 3

  一、凡设备因非正常损坏造成停机或性能降低而影响生产,直接损失达到或超过规定标准的,均称为设备事故。

  二、设备事故的分类

  1、按设备事故的性质分为:

  (1)责任事故:人为造成设备损坏的事故。

  (2)机械事故:设备构件自身缺陷造成的设备损坏的事故。

  (3)自然事故;自然破坏力造成的设备损坏的'事故。

  2、按设备事故的损失金额分为:

  (1)小型事故:一次直接损失金额在1千元以上至3千元(含3千元)。

  (2)一般事故:一次直接损失金额在3千元以上至2万元(含2万元)。

  (3)大型事故:一次直接损失金额在2万元以上至10万元(含10万元)。

  (4)重大事故:一次直接损失金额在10万元以上至50万元(含50万元)。

  (5)特大事故:一次直接损失金额在50万元以上。

  三、一般设备事故发生后,生产班组应在10分钟内将有关情况上报公司生产中心,并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恢复。事后要认真分析原因,严肃处理,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重大或特大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报告公司生产中心,并限期3日内将事故原因分析报告上交公司生产中心。

  四、设备事故处理要做到“四不放过”(事故原因查找和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与群众未受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所有事故都要查清原因和责任,按情节轻重和责任大小,对有关责任人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经济处罚,触犯法律者要依法制裁。对设备事故隐瞒不报或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应加重处罚,并追究领导责任。设备事故频率应按规定统计,按期上报。

  五、建立《设备事故台帐》,随时对发生的设备事故进行登记,每月随《设备技术月报》上报公司生产中心。

  六、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追究有关领导者的责任:

  1、由于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不健全,职工无章可循造成设备事故者;

  2、对员工不按规定进行规程教育或员工未经考试合格上岗操作造成设备事故者;

  3、设备超负荷运行,超期服役,对存在隐患不采取措施整改造成设备事故者;

  4、违章指挥,强令岗位工人违章作业,造成设备事故者;

  5、设备事故发生后,有意隐瞒不报者。

  七、设备部是公司设备事故管理的组织机构,负责对设备发生的事故进行处理。

  设备故障处理管理制度 4

  1.0 目的

  为了有效的对园区内a、b、c级游乐设备安全运营现场的监察管理,确保游乐设备的安全使用、保障人身和财产的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2.0定义与适用范围

  2.1游乐设备危险区域、运行区域的定义

  2.1.1 设备危险区域,指设备运行所经过的路线(轨迹)(如:矿山车车辆的运行轨道、提升段台阶、储存段等),及其周边范围内的区域。

  2.1.2 设备运行区域,指项目的上下客平台、机房、操作间、储物区,以及项目危险区域等。

  2.2 适用区域:欢乐谷园区a、b、c级游乐设备运行区域(排队区除外)。a级游乐设备为:弹射过山车、大摆锤、矿山车、双层转马、链椅、能量风暴、双塔太空梭、木质过山车、环形过山车、观光塔、天旋地转、激流勇进、小弹射过山车;

  b级游乐设备为:disco、尖峰时刻、极速风车、青蛙跳;

  c级游乐设备为:碰碰车、漂流河、桑巴气球、魔术自行车。

  2.3适用人群:

  2.3.1 设备服务人员、设备操作人员、设备维修保养人员、设备运行区域施工作业工作人员(包括:电工、水工、园林工、环卫工、外协施工单位工作人员等需在营运区作业的所有人员)。后统称为“工作人员”。

  2.3.2 公司与合作单位举办活动所涉及的人员,如:传播媒体的演员、拍摄人员;社区活动人员等。

  3.0管理目标

  3.1完成公司的各项质量目标。

  3.2确保游客的人身、财产安全。

  3.3 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营和各工作流程有序的进行。

  3.4 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

  4.0规定的内容

  4.1 设备操作人员按照各相应的《作业指导书》所规定的内容和工作流程,进行安全操作。

  4.2 设备服务人员按照《欢乐谷岗位服务标准》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

  4.3 每日设备运行前,维修维护人员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保养,确保设备营运的安全、正常。

  4.4 各项目的维修、维护和运营时间,按公司的《设备营运时间表》和《年月设备部项目检修计划表》执行。如有特殊情况,以当日公司审批后的维修、维护和运行时间为准。

  4.5 设备操作、服务人员在设备例行检修和营运时,除了需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的规定进行操作服务外,还需不定期的关注设备和营运区域,发现有异常情况或有未经允许进入设备运行区域的人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4.6 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如需在项目运行区域内对所管辖的设备设施进行维护保养、环境清洁、园林绿化和各类施工作业的,需严格按照下列程序进行操作。

  4.6.1 在设备检修(日检、周检、月检、年检和突发故障检修)期间,设备部以外的其他部门工作人员需进入设备运行区域作业的,须在该项目的《游乐设备运行区域作业登记表》上作好登记,由在岗的维修主管同意后,方可进入作业,并要求相关人员严格服从设备维修主管的工作安排。维修、施工作业完毕后,作业负责人要清点人数,在《游乐设备运行区域作业登记表》上认真填写,并注明离开岗位的确切时间。(注:具体的项目检修、运行时间按4.4内容执行。)

  4.6.2设备营运期间,任何人不得随意进入项目危险区域。如遇特殊情况,非设备部的工作人员需对该项目运行区域内的.环境、设备设施进行作业的,须根据不同项目按程序提出申请,分别填写《游乐设备营运中维修、施工作业申请表》或《游乐设备运行区域作业登记表》,具体情况有以下两种。

  4.6.2.1作业时设备无须停机的,按表内所规定的内容详细填写。如需进入以上规定的a级游乐设备(弹射过山车、大摆锤、矿山车、双层转马、链椅、能量风暴、双塔太空梭、木质过山车、环形过山车、观光塔、天旋地转、激流勇进、小弹射过山车)非危险区域的,填写《游乐设备运行区域作业登记表》;进入危险区域的,并填写《游乐设备营运中维修、施工作业申请表》,需由该项目的部门经理签字、公司分管安全的领导签字批准。作业时必须在该项目的在岗负责人安排、安全引导下,方能进行作业

  4.6.2.2作业时设备无须停机,需进入b级游乐设备(disco、尖峰时刻、极速风车、青蛙跳);c级游乐设备(碰碰车、漂流河、桑巴气球、魔术自行车、儿童弹跳车、转转杯)运行区域的,填写《游乐设备运行区域作业登记表》,由管理该项目的责任人签字确认,且必须在该项目的在岗负责人安排、安全引导下,进行作业。

  4.6.2.3游乐设备须停机作业的,填写《游乐设备营运中维修、施工作业申请表》,并需经项目所在部门的公司分管领导审批和公司分管安全的领导,签字认可。

  4.6.3如遇特殊情况,设备需延长营运时间的,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要进入设备营运区域作业的,需先知会项目的在岗负责人,确认项目延长营运后的停机时间。并在设备停机后,才能进入设备营运区域作业。

  4.7 在运营区域内作业的工作人员,要听从设备在岗负责人的安排,由“工作人员通道”或“安全通道”进入工作区域。在作业当中,工作人员需随时关注设备、游客和自身的安全,杜绝任何有危害设备和人身安全的行为发生。

  4.8 设备的维护、操作、服务人员有权拒绝任何违反本规定的施工作业人员进行现场作业。

  4.9 如遇到需协助公司拍摄广告、宣传片或其他社区活动等特殊接待的,其活动的工作人员也需严格按本规定执行。在活动过程中,由于工作需要在设备营运区域内所使用的工具和道具,需经岗位负责人安排,安全引导后方可使用。在岗人员如不能保证活动过程安全实施的,须向直属上级领导汇报,听候指示。

  5.0 相关表格

  5.1 《游乐设备运行区域作业登记表》qr-sb-m-05-01

  5.2 《游乐设备营运中维修、施工作业申请表》qr-sb-m-05-02

  5.3 《设备营运时间表》(无固定格式)

  5.4 《年月设备部项目检修计划表》(无固定格式)

  设备故障处理管理制度 5

  1.目的

  为了及时处理设备事故,减少事故损失,避免事故扩大,认真吸取事故教训,进而杜绝设备事故,特制订本制度。

  2.定义

  2.1设备事故: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设备损坏,迫使生产突然中断或动力能源供应突然中断,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或停产时间达到了规定的界限,均称为设备事故。

  2.2设备故障:在生产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导致设备动作不正常,控制失灵等,使主机停产五分钟以上,四小时以下者(不含四小时)均称为设备故障。

  3.下属情况不列为设备事故

  3.1因设备技术状况不好或检查发现运行中设备的缺陷而主动安排的非计划检修。

  3.2在生产过程中,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正常动作,安全保险部件损坏使生产中断而未造成设备损坏。

  3.3生产工艺过程中高炉悬料等事故、工艺件的损坏。如风口、渣口、风管烧损使生产中断者。

  3.4已知设备存在缺陷或隐患,也做了检修安排,但因生产工艺原因不能停机而引起的事故。

  3.5大型生产工具或易损耗件损坏,使生产中断。

  3.6非本企业原因造成的动力、能源、原材料供应中断,如自然灾害造成设备损坏使生产或动力、能源、原材料供应中断。

  3.7尚未正式交付生产使用的设备,在试车或试验过程中造成的事故。

  3.8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试验期间无法预料的设备损坏。

  3.9非设备原因引起火灾事故造成的设备损坏。

  3.10蓄意破坏造成的设备损坏。

  4.设备事故分级

  设备事故分为特大、重大、一般事故三类。

  4.1特大设备事故为:设备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1000万元以上。

  4.2重大设备事故为:主要生产设备事故停机24小时及以上,或事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1000万元(不含)。

  4.3一般设备事故为:主要生产设备事故停机4小时~24小时(不含),或事故直接经济损失5万~100万元(不含)。

  5.事故的.抢修

  5.1一般设备事故,由设备科协同车间组织抢修。重大设备事故,上报总调,由总调负责组织、协调,负责抢修。特大设备事故由公司组织抢修。

  5.2发生设备事故应积极、稳妥、迅速恢复生产,以减少事故损失。在抢修中要有组织、有方案、有进度要求及安全措施,认真落实抢修项目。由第三方造成的设备损坏、停产(包括外界因素),设备科协同车间必须积极组织恢复生产,减少损失。

  5.3重大以上设备事故或主体设备损坏严重,危及设备、人身安全的一般设备事故,设备科应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注意保护现场,设备科专业人员应根据情况协同保卫人员安排进行测量、记录、照相、录像及现场描述等取证工作,同时尽快恢复生产。

  5.4对由于抢修不利,造成损失重大或使设备事故进一步扩大者,将视同事故责任者一并追究处理。

  5.5设备使用单位负责计算出设备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6.事故的处理与分析

  设备事故发生后应遵循四不放过的原则(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责任人没有受到处罚不放过),根据设备损坏程度、事故性质和经济损失情况,由炼铁厂设备系统组织召开事故(故障)分析会,认真分析,严肃处理,并记录存入设备档案。

  6.1事故发生后,操作工要立即采取措施,对事故进行分析,按规定处理,防止事故扩大,并汇报设备厂长、设备科长、调度室、车间设备主任及设备检修部相关人员。有关人员应立即到现场察看,检查分析并作出记录。

  6.2发生事故的车间应在规定时间(故障24小时内,事故48小时内)向设备科上交书面报告,详细叙述事故发生的经过及初步分析原因。设备科将处理结果记录并上报装备处。

  6.3事故责任者必须如实反映情况,不得隐瞒或制造假象。

  6.4设备事故处理要做到“四不放过”原则,所有事故都要查清原因和责任,按情节轻重和责任大小,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经济赔偿,触犯法律还要依法制裁。

  6.5对设备事故隐瞒不报或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应加重处罚,并追究领导责任。设备事故频率应按规定统计并上报设备科。

  6.6针对设备事故,需要分析的几个方面为:1)事故原因分析,包括主要、次要原因,直接、间接原因,人为原因等;2)设备的操作使用及设计、安装与工艺是否规范合理;3)人为原因造成的事故及事故的扩大。

  6.7设备事故分析处理的原则是:设备故障由车间分析,写出书面分析报告,24小时内报设备科;一般事故由设备科组织,车间主任、设备主任和有关人员参加;重大事故由厂主管领导及设备科和车间主任、设备主任和有关人员参加。

  6.8对事故责任者,如需作经济制裁,经厂主管领导批准后,通知有关部门执行,如需法律制裁的,按国家法律程序办理。

  7.突发事故的处理

  7.1设备突发事故时,操作岗位人员首先要按照事故应急预案,本着不使事故扩大,保证人身、设备安全的原则临时处置。

  7.2设备突发事故时,操作岗位人员要立即通知炼铁设备厂长、炼铁调度、设备检修部二车间主任。

  7.3设备突发事故时,操作岗位人员要在10分钟内通知设备科长、设备科相关技术人员及本车间区域组长、车间领导。以上人员接通知后,要尽快到达现场,与维修工、操作工共同处理事故,事故处理未结束、生产未恢复正常不得自行离开现场。

  7.4对于事故原因单一、状态清楚,可在20分钟内恢复的事故,上述人员在了解清楚并提出处理意见后也可不到现场,但由此而造成的后果自行负责。

  8.设备事故损失计算及统计

  事故次数、事故时间、事故损失费用是事故管理的基本数据,因此,必须按规定如实记录和正确统计上报。

  8.1事故次数

  设备发生事故使生产中断,每中断一次统计一次。如果一台设备发生事故修复开机(车)还没有达到正常生产时,在同一部位又发生事故,后一事故应为前一事故的继续,只记一次事故,事故时间和事故损失费用累计计算。

  8.2事故时间

  8.2.1设备事故停机到修复具备恢复生产条件之间的时间为事故时间。

  8.2.2在生产线上有备用设备的,事故时间应为事故设备停机到备用设备开机的时间。

  8.2.3设备发生事故被迫提前检修者,其事故时间应为:事故设备停机到具备恢复生产条件之间的时间。

  8.3设备事故的损失:设备事故的损失指直接经济损失,即设备修复费,包括更换备件、材料费、人工及管理费等。

  9.设备事故与故障上报制度

  9.1凡发生的设备事故(故障),责任车间必须在24小时内将事故(故障)报告上报设备科。如遇节假日,可相应推迟。

  9.2事故(故障)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前的相关设备运行情况,事故经过,处理过程及简单的原因分析。

  9.3事故(故障)报告必须由车间主任签字认可。

  10.设备事故(故障)管理的奖励与考核

  10.1奖励条件

  10.1.1凡能够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度、设备操作规程,提前发现设备异常现象,避免重大设备事故发生的工人、技术人员或其它人员。由设备科核实后100-1000元的奖励。

  10.1.2车间能够认真贯彻设备管理条例,狠抓事前教育,积极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杜绝重大设备事故的发生,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全年无设备事故,各项生产指标显著的车间及有关领导。

  10.1.3设备事故(故障)发生后,事故(故障)责任者能够积极主动提供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和运行记录,并积极参加事故抢修,可减轻处分。有特殊贡献者给予表彰和奖励,设备科核实后实施。

  10.2事故考核标准

  10.2.1车间主任是所属车间设备的第一负责人,车间主任负有管理责任。

  10.2.2车间设备主任是所属车间设备的主管人员,设备主任对发生的设备事故(故障)负有主要管理责任。

  10.2.3区域组长是本区域内设备维护、点检的负责人,对设备事故(故障)负有直接管理责任。

  10.2.4设备科专业技术人员对设备事故(故障)负有管理责任。

  10.2.5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对有关人员从重处罚

  10.2.5.1发生设备事故(故障)隐瞒不报,虚报或破坏现场,故意拖延报告者。

  10.2.5.2在事故调查中隐瞒事故真相,甚至嫁祸于人者。

  10.2.5.3事故发生后,由于不负责任,不积极组织抢修或抢修不利造成事故扩大者。

  10.2.5.4重复发生重大以上设备事故者。

  10.2.6设备事故(故障)考核按考核标准执行。

  设备故障处理管理制度 6

  一、设备设施日常运行管理制度

  (一)值班管理制度

  建立值班制度并严格执行,可以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并排除故障,从而可保证设备安全、正常地操作运行。具体内容如下:

  1、坚守岗位,不擅自离岗。如因工作需要离岗时,必须由符合条件的人替岗,并向其交代离岗时的时间、去向。

  2、按时巡查,做好设备运行记录。这样可以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及时解决,及时报告。

  3、及时报告抢修、急修事故。当员工接到请修通知时,应及时通知,安排有关人员抢修、急修。

  (二)交接班管理制度

  1、提前到达。一般来说,接班人员提前几分钟时间上岗接班,清查了解所上班次,输好交接班手续。

  2、交接检查。即接班人员要对交接的内容进行认真检查,明确权、责,提高工作责任心。

  3、签字验收。通过签字验收,最终明确交接工作的责任。

  二、设备设施维修管理制度

  (一)事故管理制度

  主要是指当设备故障发生时,物业管理工程部门要进行及时抢救,防止事故地进一步扩大,当设备维修结束时,要认真确定事故程度及损失(一般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并分析其发生原因,如果是人为责任需要严肃处理,以保证以后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预防性维修养护制度

  预防性维修养护制度首先要确定维修保养计划,根据保养计划认真进行设备检修工作,其次维修人员应该进行定期巡查,并确定维修保养类型;根据日常维修及定期检查的'结果制定维修养护措施,组织实施。

  (三)维修管理考核制度

  维修管理考核制度可以反映设备的维修质量,及效率,其主要指标如下:

  1、设备开动率:实际作业时间/实有能力时间。

  2、设备完好率:完好设备数/投入使用的设备总数。

  3、故障停机率:故障停机时间/每月应当运行时间。

  4、维修费用率:维修费用/管理费用总支出。

  三、设备设施资料管理制度

  (一)原始资料档案制度

  设备在接管后均应建立原始资料档案和重要设备的维修资料档案。原始资料档案主要包括:订货合同、安装合同、设备安装图与建筑结构图、验收记录、测试记录、产品与配套件的合格证、使用维护说明、遗留问题处理协议与会议记要等。

  (二)设备台帐制度

  建立设备台帐制度可以掌握设备的相关信息,进行有针对性地维修管理工作。设备台帐主要包括:设备类别、编号、名称、规格、性能参数、技术特征、生产日期、安装时间、安装地点、使用日期、中间停用日期、预计使用年限、预提大修更新基金、进行大修理次数和日期、报废清理情况等。

  (三)设备运行维修资料制度

  设备运行维修资料主要包括值班记录、检查记录、报修单、维修记录等。

  设备故障处理管理制度 7

  为加强对施工现场使用的机械设备的监督管理,防止存在安全隐患的机械设备进入施工现场作业,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制定本规定。

  一、本规定所指的机械设备,是指在施工现场内使用的塔吊、施工电梯、龙门吊、汽吊、随车吊等起重机械,挖掘机、装载机、压路机、平地机等场内机动车,强夯机、打桩机、钻孔机、空气压缩机、混凝土搅拌机等施工机械设备;所指机具设备,是指在施工现场内使用的手持电动工具、木材加工、钢筋加工、振动等施工机具。

  二、工程项目部、单项工程负责人和进入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的单位或个人,在生产过程中必须遵守本规定。

  三、工程项目部必须建立施工机具管理台帐,完善采购、使用、验收、检查、维修保养的责任制。

  四、公司对进入施工现场作业的机械、机具设备实行安全检验准入制度。工程项部应对进入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安全装置和操作人员的资质进行审验,不合格的机械设备和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进场施工机具设备安装后必须按规定进行验收,合格方可使用,做好验收记录,验收人员履行签字手续。

  五、进入施工现场机械、机具设备的单位或个人,应按照法律法规或标准规范要求,对机械、机具设备进行年检、维护和保养,满足安全作业条件。

  六、进入施工现场作业的机械、机具设备,应当满足下列本质安全条件或提供相应资料备案留存:

  1、起重类机械:机械设备安全合格证、使用许可证和年度检验合格证、验收合格证明、建委颁发的统一编号(塔吊)、安装(拆除)单位的资质;安全装置、附件;操作人员资格证、牌照、驾驶证、行车证、保险;钢丝绳、钢丝扣等;

  2、厂内机动车:年审合格证明、操作人员资格证等;

  3、其他机械、机具:安全附件、安全防护装置、电器绝缘、附属电器元件等。

  七、经检验合格的机械、机具设备,自带自用的'单位或个人必须按规定使用、保养,保证其机械、机具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现场的机械、机具设备状态应按“准用”、“停用”、“维修”等进行挂牌标识,长时间停用或报废的设备应及时清理出场或入库。

  八、施工机械、机具设备应按其技术性能的要求正确使用。缺少安全装置或安全装置已失效的施工机械设备不得使用。严禁使用倒顺开关控制设备。

  九、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应熟悉作业环境和施工条件,听从指挥,遵守现场安全规则。当使用施工机械设备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必须服从安全的要求。

  十、安全工程师必须对现场使用中机械机具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隐患或者不符合要求的,应当立即采取措施解决。

  十一、公司安全主管部门、基层公司专职安全工程师负责对施工现场的机械机具设备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抽检,不能自行检验的,可以委托当地行政监督管理机构进行检验,对不合格机械机具或安全性能不能满足施工安全的,责令其停止使用,清理出施工现场。

  十二、违反该规定的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设备故障处理管理制度 8

  设备是实现乙炔安全生产的物质保证,乙炔生产设备的检修,则是安全生产的关键。为确保本厂检修作业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1.乙炔生产设备检修的分类与特点

  (1)乙炔生产设备检修的分类

  乙炔生产设备检修分计划检修和计划外检修。根据化工部《化工设备维护检修规程》的规定,结合企业设备管理的经验和设备状况,制订检修计划,按计划进行的检修称计划检修。根据检修的项目、内容、周期和要求不同,计划检修又分为小修、中修和大修。乙炔主要设备检修的周期如下表:

  而运行中设备突然发生故障,必须进行不停工或临时停工的检修或抢修,称为计划外检修。计划外检修作业量主要有:

  ①泄漏。主要泄漏有:法兰连接处、阀门压盖、乙炔瓶阀等处;

  ②各种衬垫、填料磨损、易损件更换等;

  ③转动装置运转不正常,如联轴器、轴承等。

  计划外检修事先极难预料,无法计划安排,而检修作业本身极易发生事故,检修作业的工作量和作业质量的好坏也影响投产后的安全。因此,尽量避免计划外检修,是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运行中,需采取加强设备巡回检查和记录,发现异常及时分析,作出结论,对症下药,防微杜渐。

  (2)乙炔生产设备检修的特点

  由乙炔生产的特性决定,乙炔生产设备检修具有频繁、繁杂、危险性大等特点。

  ①检修作业频繁

  检修较频繁设备的有乙炔压缩机及干燥器。

  ②检修作业技术复杂

  乙炔生产的工艺设备虽台数不多,精度不高,但品种多,规格不一,即有器(发生器、水封器等),塔(净化塔等)、罐(贮气罐等),又有泵(水泵、真空泵等)、机(乙炔压缩机、空压机等),

  ③检修作业危险性大

  乙炔生产的危险性决定了乙炔生产设备检修的危险性。由于生产设备、管道内残存有乙炔气,检修过程又离不开动火、进罐等作业;检修时,局部系统要拆开与大气相通,有条件形成乙炔——空气爆炸性混合气,

  2.检修作业人员要求

  从事检修作业的人员具有丰富的知识和较高的技术,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能够熟悉掌握各种设备的结构、性能和特点,熟悉和掌握各种设备的易损部位;同时根据乙炔的基本性质,熟悉各岗位设备检修安全注意事项,搞好现场安全管理。

  3.生产设备检修

  做好检修前的准备工作,严格按安全检修的各项规章制度实施检修作业及认真进行检修后设备验收和试车工作是搞好安全检修的3个重要环节。

  (1)检修前的准备

  乙炔生产设备检修是乙炔厂(站)安全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之一,由于有了教训,因此,每次检修都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周密的检修计划和可靠的安全措施,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按有关要求办好各种检修手续,做好各项检修的准备工作。

  ①组织领导

  为确保检修的安全,每次检修都加强了对检修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检修中的安全负责人,有关安全事项由负责人统一指挥、统一调度。

  ②制订检修方案及检修安全操作规程,明确施工要求

  为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每次施工前都制订详细检修方案,规定检修的部位、项目、内容、质量要求、人员分工、施工方法、安全措施和进度等。并且除常规的安全规定外,还针对本次检修作业的部位和内容、范围,制订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明确检修作业的程序和安全要求,以及进入现场的安全纪律,并严格执行。

  ③设备停运、清洗、置换和隔离

  为确保安全,对检修部位必须彻底清理。停车、卸压、排污、降温、置换、堵盲板,对检修部位进行充分吹扫,使设备得到充分置换,不留死角。经多次化验,确证设备、管道内的气体不燃爆或远离爆炸极限。同时,对检修空间跟踪分析,确认环境处于安全状态。④进行安全教育,落实安全措施

  为使检修工作顺利进行,停车检修前,召开安全检修动员会议,让大家明确本次检修的目的、项目、内容及要求等,了解本次检修难点和危险性,容易发生的问题和事故,怎样预防事故的'发生,应采取的应急措施,一旦发生了事故怎样处理然后,具体落实检修方案的各项内容,将安全措施落实到人头。

  (2)检修的实施

  ①检修准备工作完成后,检修开始前,要进行安全检查,主要准备工作没有就绪,安全措施没有全面落实,检修工作不能进行。

  ②对检修部位进行化验和监测

  设备停后,需动火的设备、装置、管道必须与生产系统可靠切断,经清洗、置换,按检修规程及有关安全规定,对设备、管道及室内进行采样化验分析,确认其中的乙炔含量符合安全指标,小于0.1%时,方可进行检修作业;如需入罐作业,还需化验罐内含氧量符合标准,在18~21%范围内,才能进罐内作业。在作业过程中,定时检测检修部位乙炔(或氧气)的含量,跟踪监测,保证检修作业的安全。若检修作业间断时间超过监测周期(每半小时1次),在恢复检修作业前,还应重新进行化验和监测,杜绝事故发生。

  ③遵章守纪,认真施工

  坚持做到“三不动火”即无火票不动火,防火措施不足或灭火设备完好状态不落实不动火,在带压状态下,不准拆卸和紧固设备的螺栓及其他紧固件。

  ④做好检修记录

  检修过程中,对检修的内容、设备缺陷、作业方法、更换的附件及零部件等都作详细记录,作为设备检修档案留存,从中总结经验,以便为合理安排设备检修计划打好基础。

  (3)检修的验收

  ①清理现场

  检修作业结束前,要进行安全检查,清理现场,做好三清,一是清查设备内部有无遗留工具或零件,防止开车后出事故;二是清扫管道通路,防止管线阻塞;三是清除设备及周围环境的杂物垃圾,做好试车和恢复生产的准备工作。

  ②试车

  设备检修后,在工完、料净、现场清及试车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后进行试车。试车要严格遵守工艺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一步一步进行试压、试漏、试安全阀等,直至乙炔气体纯度大于98%,方可并入系统。按规定做好各种试车记录。

  ③验收

  为确保检修和检修后的安全生产,必须按检修方案规定的项目、内容、要求,逐项详细检查各项检修技术资料及各项记录等,复核验收。

  设备故障处理管理制度 9

  随施工机械的安全使用方法着建筑业的发展,建筑施工机械化程度也在逐年提高。但由于建筑施工条件差,机械容易容易磨损,维修不便,不安全因素多,再多上操作人员变化频繁,如果不按规定正确使用各类机械设备,不仅会缩短设备使用寿命,而且容易发生设备和人身伤亡事故。

  施工现场除了大、中型机械设备,还有砼搅拌机、钢筋机械、卷扬机、蛙夯、手持电动工具等。这些设备虽然与大型设备相比,其危险性较小,但由于它数量多,使用广泛,发生事故的概率大,又因其设备较小,往往在管理上被忽视,所以应加强对这部分设备的安全管理,落实好岗位安全责任为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保证机械的安全。

  机械安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机械设备本身应符合安全要求;二是机械设备的运转操作时应符合安全要求。在施工生产中,这两个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就很小,否则就会造成事故,使操作人员受到伤害。

  一、机械设备的'基本安全使用要求

  1.机械设备布局合理,应便于操作人员操作和堆放物料,同时应便于人员的检查和维修。固定式动力机械应安装在符合规定的基础上,移动式动力机械处于水平状态,放置稳固。室外使用动力机械应搭设机棚。

  2.机械设备的零部件的强度刚度应符合安全要求,安装应牢固,不得经常发生故障。

  3.根据有关安全要求,机械设备必须装设合理可靠、不影响操作的安全装置。

  例如:

  (1)对于作放置的零部件应装设防护罩或防护栏板、防护栏杆等安全防护装置,以防发生绞伤。

  (2)对于可能超载、超温度、超时间、超行程等发生危险事故的零部件,应装设安全装置,以便当危险情况发生时,由于安全装置的作而排除险情,防止事故的发生。

  (3)对于某些动作需要对人们进行警告或提醒注意时,应安设信号装置或警告牌等,如电铃、喇叭、蜂鸣器等声音信号,以及各种灯光信号、各种警告牌等。

  4.机械设备的电气装置必须符合电气安全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1)供电的导线必须正式安装,不得有任何破损或露铜的地方。

  (2)电机绝缘良好,长期停电或可能受潮的电动机,使用前应测量绝缘电阻。

  (3)开关、按纽等应完好无损,其带电部分不得裸露在外。

  (4)各种配电箱、开关箱应配备安全锁,箱内不得存放任何其他物件并应保持清洁,非本岗位作业人员不得擅自开箱合闸。每班工作完毕后,应切断电源,锁好箱门。

  (5)施工现场实行三级配电两极保护。

  (6)每台电动机械应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必须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制。开关应设在机械设备附近。

  5.机械设备的作业现场要有良好的环境,即照明度要适宜,温度与湿度要适中,噪声和震动要小,零件、料具等要摆放整齐,促使操作人员心情舒畅,专心无误地工作。

  6.每台机械设备应根据其性能、操作顺序制定出安全操作规程和检查、润滑、维护等制度,以便操遵守。

  二、机械设备的管理

  1.操作前应以机械设备进行检查,而且要空车运转一下,确认正常后,方可投入运行。

  2.机械设备在运行中也要按规定进行安全检查,特别是对紧固的物件要看是否由于震动而松动,以便重新紧固。

  3.机械设备严禁带故障运行,以防出事故。

  4.机械设备的安全装置必须按规定正确使用,更不准将其拆掉不使用。

  5.机械设备在运转时,严禁用手调整,也不得用手测量零件或进行润滑。

  6.机械设备运转时,操作人员不得离开工作岗位 。

  设备故障处理管理制度 10

  为保持设备状态的完好,充分发挥设备的效能,特制定本管理制 度。

  一、设备管理责任

  1、公司生产部负责设备的管理、使用、运行、保养、日常维修等。

  2、主要职责

  1)建立并完善管理制度,负责实施对设备使用的监督管理,保证公 司设备安全、正常运行。

  2)建立健全设备台账和设备卡片,各类设备要铭牌编号。

  3)定期检查各设备运行情况,检查生产车间设备管理的有关记录(原 始资料)是否完整;按年度考核各设备的完好率。

  4)负责设备大修的验收工作;负责较大设备事故的处理;负责报废设备的鉴定工作。

  5)对使用者是否遵照本规定使用和维护设备进行监督。对各工段设 备日常使用、维护、保养工作进行过程管理、监督。

  3、设备使用者主要职责

  1)认真履行公司设备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

  2)合理调配、使用所辖的生产设备,按规定对设备进行点检、保养 维修,确保机械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达到企业标准要求。

  3)负责日常工作环境的控制和管理。

  二、设备的使用

  1、设备使用程序

  1)新工人在独立使用设备前要进行技术教育:必须经过对设备的结 构性能、安全操作、维护要求等方面的技术知识教育和实际操作与基 本功的培训。

  2)新工人要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公司教育由?负责;车间教育 由生产部负责;工段教育由工段长负责。

  3)持证上岗:经过相应技术训练的操作工人,要进行技术知识和使 用维护知识的考试,合格者获操作证后方可独立使用设备。特殊设备 的操作工在经技术培训之后,具有独立的上岗能力者,通过考核发给 上岗证。

  2、凭证操作设备

  1)设备操作证是准许操作工人独立使用设备的证明文件,是生产设 备的操作工人通过技术基础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培训,经考试合格后 取得的。凭证操作是保证正确使用设备的基本要求。技术熟练的工人 经教育培训后确有多种技能者,考试合格后可取得多种设备的操作证。

  2)车间的公用设备不发操作证,但必须指定维护人员,落实保管维 护责任,并认定名单报送人行部。

  3)公司人行部负责监督操作员工是否持证上岗。

  3、定人定机制度

  1)使用设备应严格岗位责任,实行定人定机制,以确保正确使用设 备和落实日常维护工作。定人定机名单由生产部提出,报人行部备案。 定人定机名单审批后应保持相对稳定,确需变动时应按上述规定程序 进行。

  2)多人操作的设备,由使用单位指定负责人,负责建立《交接班纪 录》,保证设备的使用与维护责任明确。

  4、设备使用相关要求

  1)操作者应负责保管好自己使用的设备,未经领导同意,不准其他人操作使用。

  2)严格贯彻操作维护规程和工艺规程,严禁超性能、超负荷使用设备及不正确的操作方法。

  3)设备操作工人要配合维修工人修理设备,及时排除设备故障,按计划交修设备。

  4)操作者应先学习设备操作维护规程,熟悉设备性能、结构、传动 原理,弄懂加工工艺和工装器具,正确使用设备。

  5)学习和执行设备维护、润滑规定,上班加油,下班清扫,经常保持设备内外清洁、完好。

  6)了解自己所用设备的结构、性能及易损零部件,熟悉日常点检、 的项目、标准和方法,并能按规定要求进行日常点检。

  7)熟悉所用设备特点,懂得拆装注意事项及鉴别设备正常与异常现 象,会作一般调整的简单故障排除。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及时报告, 并协同维修人员进行排除。

  8)有权抵制违章作业的指令。

  9)设备运行时,操作者不得离开工作岗位,并应经常注意各部位有 无异音、异味、发热和震动,发生故障应立即停止操作。自己不能排 除的,应报主管填写“设备维修申请单”,由维修工排除。

  10)发生设备事故时,应切断电源,保持现场,及时向主管报告,等 候处理。分析事故时应如实说明经过。对违反操作规程等主观原因所 造成的事故,应负直接责任。

  11)遵守交接制度。

  12)管好工具、设备附件,不得丢失。

  5、设备缺陷的处理

  1)设备发生缺陷,岗位操作和维护人员能排除的应立即排除,并在日志中详细记录。

  2)岗位操作人员无力排除的设备缺陷要详细记录并逐级上报,同时精心操作,加强观察,注意缺陷发展。

  3)不能及时排除的设备缺陷,必须在每天生产调度会上研究决定如何处理。

  4)在安排处理每项缺陷前,必须有相应的措施,明确专人负责,防止缺陷扩大。

  6、设备薄弱环节管理

  凡属下列情况均属设备薄弱环节:

  1、运行中经常发生故障停机而反复处理无效的部位;

  2、运行中影响产品质量和产量的设备、部位;

  3、运行达不到小修周期要求,经常要进行计划外检修的'部位(或设备);

  4、存在不安全隐患(人身及设备安全),且日常维护和简单修理无法解决的部位或设备。

  统计设备薄弱环节,按时组织审理,提出改进方案,设备薄弱环

  节改进实施后,要进行效果考察,作出评价意见,经有关领导审阅后,存入设备档案。

  三、操作规程制定及内容要求

  1、公司所有在用的设备均需具有完整的使用、维修、维护与保养规程。

  2、若遇新工艺或技术需改变原有规程时,需在改变工艺或技术前半月,出台新的规程。

  3、对于新购进的设备,应在使用前制订完整的规程并对相关人员做培训。

  4、在使用中发现原有规程不完善时,生产部应立即进行情况核实,如需更改的必须进行合理的修改。

  5、原则上不允许设备“带病”工作,当设备出现严重缺陷而又不能立即停产修复时,需采取可靠的措施并制定临时性使用、维护规程,待修复后,此规程作废。

  6、规程内容包括

  1)设备技术性能和允许的极限参数。

  2)操作设备的步骤。

  3)紧急情况处理的规定。

  4)设备使用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5)设备运行中简单的故障的排除。

  6)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各项检查要求。

  设备故障处理管理制度 11

  一、各种机械各种设备、设施都应符合安全技术规定的要求。

  二、各级领导要加强对操作,使用人员的安全教育,并经常深入施工现场检查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三、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非司机无证人员操作。

  四、认真执行定人、定机、定岗位三定制度,保证设备、设施安全及协同作业人员的安全。

  五、指定专人对设备、设施的安全防护装置定期检查,以保安全装置齐全、灵敏、可靠。

  六、各种操作人员必须听从施工人员的正确指挥,精心操作对违反安全技术规程和可能引发事故的.指挥,司机有权拒绝执行。

  七、使用场所和停放场所应设有标志、有防火、防雨、防瓷等措施,并有专人负责看管。

  八、停用和检修机具、设备、设施时,必须专人看护、禁电、防止操作失误引发事故。

  九、机械设备、设施作业场所必须悬挂安全操作规程,向操作人员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

  十、现场设备、设施必须登记,做好帐。

  十一、安装就位长时间停用后使用等,必须进行安全性能检查试验,经有关部门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做到状况、保护、性能符合设计标准、要求,结论肯定手续齐全。

  十二、租赁机械设备、设施必须状况好,防护齐全,性能态正常,交接手续齐全。

  十三、各种防护设施检查验收,引用标准正确、有计算、结论肯定、验收部门人员手续齐并作到及时,使用过程中经常和定期复查。

  十四、使用过程中违反操作规程及各项规定要求的按章处罚。

  设备故障处理管理制度 12

  一、目的:

  为了加强公司各管理中心(处)设施设备的管理,确保设施设备的安全运行,保障业主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秩序,特制定本制度。

  二、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各项目管理中心(处)的工程部全体员工。

  三、故障分类:

  本规定中的设备故障分为三类,即:一般设备故障、较大设备故障、重大设备事故。

  1、一般设备故障是指基本不影响业主正常生活、工作,通过一般性的'维修(且维修费用较小)就能排除的设备故障;

  2、较大设备故障是指该设备故障已经影响到业主基本生活工作,且影响面较广,需要安排费用和组织人员对其维修,停机4小时以上才能修复的设备故障;

  3、重大设备事故是指该故障的发生,造成设备的损毁或人员的伤亡,影响面极大、严重影响到业主基本生活工作,事故恶劣的设备事故。

  四、报告方式:

  1、一般的设备故障:工程人员发现后,必须立即报本部门主管,工程主管报项目管理中心(处)经理、主任,该故障由工程主管负责组织人员及时处理,抓紧时间恢复,如遇特殊情况暂时无法解决,必须采取应急措施,本管理中心处经理、主任负责监督并帮助协调解决;

  2、较大设备故障:工程人员发现后必须立即报本部门主管和项目管理中心(处)经理、主任,由项目管理中心(处)经理、主任报公司工程部,工程部视情况报公司总经办。相关管理中心(处)经理、主任、工程主管必须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启动应急方案,组织人员消除安全隐患,进行抢修,公司工程部负责监督并帮助协调解决;

  3、重大设备事故:工程人员发现后,必须立即报本部门主管和项目管理中心(处)经理、主任,由项目管理中心(处)经理、主任在第一时间,直接报公司总经办和公司工程部,公司工程部应以最快速度赶到现场,启动应急方案,组织人员消除安全隐患进行抢修,将损失降低到最低点,必要时请专业人员帮助解决。

  五、事故调查:

  发生较大设备故障和重大设备事故后,公司应成立事故调查组,由公司工程部牵头各职能部门给予配合,如需要政府行政部门帮助调查的请政府行政部门协助调查,按iso9000体系调查处理。

  六、事故总结:

  1、对一般性设备故障处理完毕后,各项目管理中心(处)要做好维修记录工作,存挡备案;

  2、对较大设备故障和重大设备事故处理完毕后,各项目管理中心(处)经理、主任要写出书面报告,经公司工程部报请总经办审批并按审批意进行整改落实、完善管理方案,最后存挡备案。

  设备故障处理管理制度 13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设备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设备发生事故与故障,不仅损坏了设备,造成停产或减产,而且往往招致人身事故,使企业蒙受重大损失。为了加强我矿的设备事故与故障管理,要以设备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为手段,及早发现设备故障征兆,实行预防维修,做到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地减少设备事故停机台时,提高设备可开动率和利用率,以期实现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和设备效能最高的目标。

  第二条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必须正确处理生产与设备的关系,把预防设备事故做为日常生产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教育职工认真执行设备的基本规程和设备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技术素质和安全意识。定期或专题分析设备事故动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采取有力措施,严防事故重演。

  第三条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要对全部设备事故与故障实行管理,不论设备事故是何种原因引起的,也不论设备事故与故障大小,都必须纳入管理范围。

  第四条我矿要对设备事故与故障实行全员管理,不仅设备维修人员和管理人员要管,而且生产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也要管。全体职工都必须认真执行设备管理制度。

  第五条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要对设备事故与故障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包括组织事故抢修;现场调查处理;主持事故分析;制定和监督执行防范事故与故障的措施;提出事故处理的结论意见,对事故与故障进行统计、分析和上报。

  第六条职工对设备安全的权力和义务。

  (一)遵守劳动纪律,学习、执行并监督执行设备的基本规程和设备管理制度。

  (二)积极参加技术革新和安全生产活动,提出预防设备事故与故障的合理化建议。

  (三)有责任劝阻或制止任何人违章作业和不合理使用设备。

  (四)有权拒绝接受任何人的违章指挥,对危害设备安全的错误作法,有权提出批评或上告。

  (五)设备管理部门的领导和技术人员,遇到违章作业、威胁设备安全时,有权命令当事人立即停车,并同时向主管领导汇报。

  第二章设备事故与故障的分类

  第七条设备事故与故障的定义和范围。

  (一)凡生产和辅助生产设备(包括:机械、动力、运输设备,动力及矿浆传、输管线,铁路线路、电务设备等)不论何种原因造成损坏,丧失其规定性能的状态,致使生产或动力供应突然中断,或使自身留下隐患者,均构成设备事故与故障。

  (二)下列情况不属于设备事故与故障:

  1.生产事故,如:钻机夹钻具,掘进坑道冒顶,设备沉陷等,而未造成设备损坏时;

  2.质量事故,如:电力网路电压降超限,压缩空气管道供风压力过低等;

  3.铁路、公路行车事故未造成设备损坏时;

  4.生产消耗备件,如:钻具、铲齿、闸瓦、运输胶带等正常使用造成的损坏;

  5.安全保护装置正常动作;

  6.新安装或检修后的设备,在试车期间发生的事故。

  第八条设备事故与故障的分类。

  (一)凡发生下列情况之一者,属于特大设备事故:

  1.修复费用在100万元及以上者;

  2.设备发生事故后,直接引起火灾、水灾、爆炸、工业建筑物倾塌,或导致人身中毒、重伤、死亡,情节重大者。

  (二)凡发生下列情况之一者,属于重大设备事故:

  1.修复费用在20万元及以上,100万元以下者;

  2.关键生产系统(如:矿井提升等系统)发生设备事故,造成系统停运72小时以上者;

  3.主要生产设备单机设备发生事故,影响生产在120小时以上者;

  4.设备发生事故后,直接引起火灾、水灾、爆炸、工业建筑物倾塌,或导致人身中毒、重伤、死亡,情节严重者。

  (三)较大设备事故:修复费用在5万元及以上,20万元以下者。

  (四)一般设备事故:修复费用在1万元及以上,5万元以下者。

  (五)设备故障:修复费或影响生产时间未达到一般事故以上标准且设备停机时间在5分钟以上者。

  第三章设备事故与故障的管理职责

  第九条设备事故与故障管理,要纳入各级领导的职责范围。在主管设备的副矿长的领导下,由各级设备管理部门归口管理。主管生产的副矿长要重视设备安全,负责监督检查设备规程、制度的执行情况,组织生产部门分析研究设备事故与故障的原因、规律和防范设备事故与故障的措施。

  第十条各级设备管理部门,要设有技术人员,具体负责所分管区域(或专业)范围内的设备事故与故障的管理工作,并要有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设备事故的综合统计、报表和台账管理工作。

  第十一条设备事故与故障发生后,要迅速组织抢修,尽快恢复生产。设备操作人员不能立即排除的故障,要立即逐级向上报告,寻求解决的办法。

  第十二条设备故障和一般事故,由设备所在的车间或矿设备材料科的有关人员组织抢修。如属于较大、重大、特大设备事故,主管设备的矿长必须组织有关部门进行现场调查,积极组织抢修和妥善处理。参加事故抢修的人员要服从统一指挥,不得互相推诿。与此同时,将设备事故情况向设备副局长和局设备管理部门负责人报告,以利及时对设备事故进行现场调查分析和处理。

  第十三条设备管理部门要做好设备事故与故障的记录工作,对设备事故定期进行综合分析,总结经验教训,研究拟定预防设备事故的措施,并将设备事故情况进行通报。

  第四章设备事故与故障的`统计报告

  第十四条设备事故与故障发生后,为了弄清发生事故与故障的原因和机理,首先要维持和保护现场的形态,然后,对设备事故与故障的经过、原因、性质和责任,进行调查分析。必须做到“三不放过”,即:原因不清不放过,责任者未得到处理和职工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其目的在于深刻吸取事故教训,避免或减少设备事故。

  第十五条设备事故与故障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下列几种:

  (一)领导或生产部门调度指挥失当;

  (二)操作人员违章操作;

  (三)操作人员维护不周;

  (四)检查、修理不及时,或修理质量差;

  (五)备件质量差、或因备件缺货未及时更换;

  (六)润滑不良,油脂代用不当;

  (七)设备设计或制造问题;

  (八)自然灾害或企业自身不能控制的原因。

  一次设备事故可能由多种原因所造成,分析原因时,应区分主次,加以说明。

  第十六条分析造成设备事故的责任者时,要注重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是,根据事故发生的原因,确定事故的责任者。

  第十七条设备事故与故障的统计。

  (一)做好事故的统计,关键在于车间。而机台原始记录,是车间统计的基础。特大、重大、较大、一般事故和设备故障的记录,均应包括下列内容:

  1.设备名称、编号、型号规格;

  2.事故与故障部位和损坏情况;

  3.事故(故障)地点;

  4.发生事故(故障)和恢复运行日期、时间;

  5.停止运转和影响生产时间;

  6.原因、责任者;

  7.修复情况及遗留问题;

  8.修复费用、影响产量及损失费用;

  9.预防措施。

  我矿要建立设备事故与故障台账,详细记载每次事故与故障的情况。台账上所列数据、情节,必须实事求是。

  (二)停止运转时间,包括待修时间、实际修理时间和恢复生产前的准备时间。影响生产时间,指事故发生至备用设备能顶替进行生产以前的一段时间。如没有或未动用备用设备,影响生产时间即为停止运转时间。

  (三)修复费用系指修复设备所需的备件、材料、人工等费用的总和。备件费系指损坏零、部件的修复或更新费用,不包括结合事故修理同时更换的正常磨损件的费用,更新的零、部件一般按出库价格计算费用。

  (四)减产损失费,系指因事故影响采矿等产品的减产损失费用,按下式计算:

  减产损失费=影响生产小时×小时计划产量×单位产品利润

  用于掘进的设备,只计掘进减产数量,而不计算损失金额。

  动力设备发生事故,同时影响采矿等产品的产量时,要同时计算采矿等产品的减产损失费。

  第十八条设备事故的报告。

  (一)设备发生事故后,主管设备的各级领导和设备材料科,应视情节轻重,按规定将设备事故情况及时上报,不得拖延或隐瞒。

  (二)发生较大、重大、特大设备事故时,我矿要立即电话报告局设备管理部门,局设备管理部门要立即报告主管副局长。设备管理部门要在设备修复后的一周内,填报设备事故报告书报局设备管理部门。

  (四)我矿要对一般设备事故和设备故障进行分析、处理、统计和存查。

  (五)因损坏严重,当月尚未修复的设备,可在修复后并投入运行的月份,进行统计。如设备已无修复价值需要报废者,应按设备报废的规定,填写设备报废鉴定书,随同设备事故报告书,报局审批。

  (六)设备事故发生的同时,构成人身事故,生产事故、交通事故时,应按职责分工,由有关部门按规定分别处理、上报。

  第五章设备事故的奖惩

  第十九条设备安全运行情况,是矿评选先进集体和先进生产(工作)者的条件之一。

  对以下列人员可给予精神鼓励或物质奖励:

  (一)发现设备事故预兆,主动而及时地采取措施,避免了事故的发生、扩展和蔓延;

  (二)防止设备事故扩大或在设备事故抢修中做出突出贡献者;

  (三)全年未发生特大、重大和较大责任性设备事故和连续安全运行时间最长的单位(机台、班组、工段、车间)。

  第二十条对于违章指挥导致设备事故的责任者;隐瞒设备事故或其情节的责任者;造成重大、特大设备事故的责任者;不重视设备事故防范而致使同类事故重复发生的责任者和发生设备事故后,抢救不力,致使事故进一步扩大的责任者,应视其情节轻重和损失大小,分别给予批评教育、经济惩罚、纪律处分、行政处分等。

  第六章设备事故的防范措施

  第二十一条所有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并持有设备操作证,方能上岗。

  第二十二条制订并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设备操作(使用)、维护、检修规程和管理制度。

  第二十四条计划检修项目,严格按日历周期或工作量周期编制,按期、按质、按量地完成,不得随意变动。

  第二十五条事故件必须按定额量储备,预先做好装配和研磨工作,确保工艺质量。事故频繁的部件,要预装好合格的套件。

  第二十六条对主要生产设备,要开展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工作,逐步做好事故预警和预知维修。

  第二十七条设备的保护装置和设施,以及防火、防雷等装备,必须按规定检查、调试,确保齐全、完好、有效。

  设备故障处理管理制度 14

  1.缺陷的划分

  (1)危急:设备和建筑物发生了直接威胁安全的问题,需要紧急进行处理的.缺陷;

  (2)严重:设备发生问题,程度较重,不及时处理还可以暂时运行的缺陷;

  (3)一般:设备问题较轻,不处理时对安全运行威胁不大的缺陷。

  2.缺陷管理办法

  (1)设备缺陷,无论是危急、严重或一般,均应由当值人员共同签订,并记入缺陷记录;

  (2)发现危急缺陷立即报告配电中心室,采取措施进行消除,在没消除前应加强监视,随时掌握缺陷发展变化情况;

  (3)发现严重缺陷应立即报告上级;

  (4)在缺陷没消除前,要重点加强监视,有了变化及时上报,并记录在运行日志中;

  (5)缺陷消除后,由当值登记消除缺陷日期和单位;

  (6)领导或负责人每月组织所有人员对缺陷进行一次会诊分析。

  设备故障处理管理制度 15

  一、 运行设备因存在缺陷失去或部分失去其功能,不能保证正常的运行或使用,均按本规定进行登记消除缺陷工作。

  二、值班人员或维修人员发现及消除设备缺陷均应详细记入设备缺陷记录卡,包括时间、设备名称、缺陷情况、发现人、报告何人、消缺人、处理人等内容。

  三、 设备缺陷的分类

  第一类:运行人员能消除的缺陷(如熔丝熔断,跳合闸指示灯烧坏等);

  第二类:电站检修试验人员职责管理范围内的.设备缺陷;

  第三类:需配合大修、中修或其它部门才能消除的缺陷。

  四、 各类缺陷的管理

  1、对于第一类缺陷,运行人员应在当值予以处理消除;

  2、第二类缺陷,由电站生产管理人员根据具体情况予以安排。不受停运或其它因素限制和危及设备及人身安全的缺陷应及时安排消缺;受停运或其它因素限制不能立即处理的缺陷,应列入电站月度检试工作计划,积极申请停运,联系备品配件等,限期消除;

  3、对于第三类缺陷,应及时报告公司有关部门,以便及早派人检查处理或列入大修,中修项目进行消缺。

  五、 生产管理人员应每天查阅缺陷记录,了解设备运行情况,安排和督促有关班组对设备消缺,解决消缺工作中的工艺技术问题。

  六、 生产负责人应经常查阅缺陷记录,听取有关人员汇报,随时掌握各运行设备状况,对电站月度检修试验以及消缺工作作出计划和总体安排,并检查督促有关人员落实和实施。

  七、 坚持设备检修试验工艺及标准,保证检试消缺质量。运行人员应对消缺后的设备认真进行验收,重要机电设备检修后,生产管理人员应对检修质量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办理工作票终结手续。

  八、生产管理人员应根据检试工作需要,定期编制检试消缺维护材料,备品备件计划。每月终统计设备缺陷及消除情况,填写设备技术档案大事记要,填报月生产情况统计表。

  设备故障处理管理制度 16

  1、编制目的

  为了建立设备故障应急响应机制,充分发挥设备故障应急抢修的积极作用,确保设备发生故障时能够迅速、准确、有效的组织抢修处理,防止故障进一步扩大,最大限度的减少降产或停机损失,降低维修成本,依据公司2008年11月1日颁发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试行版),结合公司生产设备实际状况,特编制本预案。

  2、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突发性的直接导致降产或停产的所有设备故障,用于指导设备故障的报警、处理、抢修、恢复等全过程。

  3、各部门应急职责

  3、1生产部应急职责

  3、1、1生产部副经理担任现场应急抢修小组组长,负责设备故障的现场应急指挥;

  3、1、2负责向工厂总经理汇报故障状况及抢修进展情况;

  3、1、3负责组织抢修人员就位;

  3、1、4负责对备品备件的数量、型号、规格进行确认及抢修物质材料的准备;

  3、1、5负责加工件外协和委外维修的申请;

  3、1、6负责实施抢修作业,以及修后设备的检查、试运行;

  3、1、7加强抢修培训,开展故障预想,掌握故障发生的征兆、原因、后果和应急处理方法、步骤,以及在抢修过程中应采取的防护措施、安全措施、技术措施,确保抢修工作的安全顺利进行。

  3、2储运部应急职责

  3、2、1加强车辆维护和保养,及时提供可用的起重设备和运输设备;

  3、2、2本部门的设备故障抢修,必须全力协助机电维修工的工作。

  3、3技术保障部应急职责

  3、3、1负责设备故障抢修过程中的'技术支持,加强与各设备制造厂家的联系和沟通,协调解决抢修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3、3、2负责对设备故障应急响应预案的制订,报技术总监和工厂总经理审批,并每年修订一次;

  3、3、3安全员负责故障抢修现场的安全监察,确保抢修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3、3、4特殊作业需由安全员开具特殊作业证后方能动工,安全员并全程跟踪。

  3、4五金库应急职责

  3、4、1做好备品备件的保管和补充,及时检查备品备件的储备情况,确保备品备件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

  3、4、2抢修材料的发放做到准确快捷。

  3、5采购部应急职责

  3、5、1做好故障抢修材料的供应工作,在抢修过程中,需要补充设备或材料时,应迅速组织货源,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运送到现场,保证应急工作的顺利开展;

  3、5、2负责加工件外协和委外维修单位的联系、商务洽谈并落实、跟踪;

  3、5、3确保各种采购渠道的信息畅通。

  3、6财务部应急职责

  3、6、1本着急件特办的原则,提供财务支持。

  3、7行政部应急职责

  3、7、1负责急件采购或加工的交通运输工作;

  3、7、2在抢修过程中,负责抢修人员的膳食保障;

  3、7、3如有人员受伤,及时与有关医疗机构联系,保证受伤人员及时得到救治;

  3、7、4特殊作业,保安人员需做好监护、巡视工作。

  4、应急资源概况

  4、1人力资源

  4、1、1生产部副经理1人;机、电主管各一人(其中电气工程师1人);机、电班长各一人;维修钳工10人(其中电焊工2人,高级钳工1人);电工7人;设备使用部门主管、班长及操作工。

  4、1、2技术总监1人;设备工程师1人、电气工程师1人、安全员1人。

  4、2物质资源

  4、2、1起重工具与设备:3吨叉车1台、2吨手动液压起重叉车1台、2吨手动液压升降车2台、50吨液压千斤顶2台、32吨液压千斤顶2台、5吨行吊1台、10吨手拉葫芦2件、5吨手拉葫芦2件、3吨手拉葫芦2件、2吨手拉葫芦6件、2t吊装带5条、3t吊装带5条、11#铁丝、麻绳等。

  4、2、2电动工具:切割机2台、立式砂轮机2台、台钻1台、角向磨光机2部、轴向磨光机1部、手电钻2部、冲击钻1部、电锤1部等。

  4、2、3焊接、气割设备:电焊机4台、气割设备4套。

  4、2、4机加工设备:拉丝机2台。

  4、2、5仪器仪表:红外线测温仪、万用电表、钳型电流表等。

  4、2、6安全设施:安全围栏、警示牌、警戒线。

  4、2、7维修工具:扳手、螺丝刀、钳子、管钳、手锤、锯弓、锉刀、拉码、台虎钳、龙门钳、钢板尺、游标卡尺、千分尺、水平尺等、竹梯等。

  4、2、8防爆工具:铜板手、铜螺丝刀、铜锤、铜管钳、铜撬棍、铜铲等。

  4、2、9运输工具:牵引车4台、铲车2台、钩机1台、面包车2台等。

  4、2、10机加工外协单位:广州祥发机电维修公司。

  4、2、11备品备件:根据《备品备件安全库存表》储备的备品备件,以及按急件采购程序采购配件。

  5、故障分析

  5、1设备故障的性质

  设备故障是指设备或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因某种原因丧失了规定功能或降低了效能时的状态,直接影响产量、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5、2故障发生的原因

  5、2、1设备设计、制造、安装中存在缺陷;

  5、2、2材料选用不当或有缺陷;

  5、2、3使用过程中的磨损、变形、疲劳、振动、腐蚀、变质、堵塞等;

  5、2、4维护、润滑不良、调整不当、操作失误、过载使用、长期失修或修理质量不高等;

  5、2、5环境因素及其他原因。

  6、应急响应程序

  6、1报警与接警

  6、1、1操作工发现设备故障后,立即用对讲机向当班班长汇报,说明故障发生的设备位号和部位;

  6、1、2当班班长立即呼叫值班机电维修工,值班机电维修工应在5分钟内赶到现场,初步了解故障发生的原因、性质、范围、严重程度,由班长将掌握的情况向主管和部门副经理或经理汇报,做出是否立即降产或停机的请求;

  6、1、3对暂时只需要降产或可延迟停机的设备故障,待机电主管及生产部副经理赶到现场后,再做进一步决定;

  6、1、4机电主管、生产部副经理应带领维修工对设备故障进行检查确认,生产部副经理在确认故障信息的情况下,迅速下达应急处理命令,采取临时应急措施,对故障情况加以控制,并及时报告给生产部经理和工厂总经理。

  6、2应急启动

  6、2、1工厂总经理接到设备故障应急报告后,通知相关人员到场到位,并组织协调有关抢修前的准备工作;

  6、2、2应急小组长通知现场应急抢修小组人员到场到位。

  6、3应急行动

  6、3、1技术保障部设备工程师、电气工程师和安全员,协助生产部副经理制订抢修安全措施和技术方案,并提供有关的技术资料;

  6、3、2应急小组根据职责分工,各就各位,全面展开抢修工作;

  6、3、3机电维修工及时将所需的工器具运送到现场,机电主管迅速落实所需配件的储备情况,落实型号、规格,并将备件运送到现场;

  6、3、4急件采购或加工,实行急件采购或加工预案,如果需要交通车辆,由行政部安排提供;

  6、3、5对需委外维修的部分工作,由机电主管填写签呈、生产部副经理确认、报工厂总经理审批同意后交采购部联系执行;

  6、3、6技术总监和工厂总经理,应及时了解抢修现场的进展情况,指导抢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6、3、7安全员应监督检查抢修过程中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和各种违章作业情况,保证检修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6、4现场恢复

  设备故障抢修结束后,应对抢修后的设备进行空载试运行,时间不少于15分钟,确定抢修的质量和效果,并将试机情况向技术总监和工厂总经理进行汇报,得到认可后,开始对抢修人员、工器具进行清点,将现场打扫干净,撤离现场。操作工对现场进行恢复工作。

  6、5应急结束

  值班机电维修工,负责对抢修后的设备进行联机启动运行,观察运行工况。应急结束。

  7、联系方式

  7、1对讲机联系

  使用公司内部对讲机联系。

  设备故障处理管理制度 17

  一、目的

  设备故障管理是设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设备发生故障将导致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断,甚至发生人身伤亡等,给企业和员工带来极大地损失,为加强设备故障管理,及时吸取教训,防止故障重复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1、本制度适用于海大集团各分厂事业部所有设备故障管理工作,各子公司可参照执行。

  三、管理职责

  1、装备部

  设备故障管理归口部门,负责本制度的编写及修订。

  对各单位设备发生故障实行专业管理。

  2、设备使用单位

  负责设备故障处理。

  对设备故障进行记录,并作预防性处理。

  四、工作标准

  1、管理规定

  对加强设备故障管理,必须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平时修理与预防性维修相结合,专业管理与全员管理相结合,认真执行点检制,开展设备状态监测,对设备技术状况进行动态管理,保证设备安全生产,使设备正常运行。

  设备故障必须归口管理,对违章作业和超负荷使用设备造成的设备故障,装备部及所属单位有权制止和处理·对设备故障不论大小机何种原因,都必须纳人管理范围,对故障进行全程管理,包括组织抢修,支持故障分析,制定防范措施并监督执行,提出处理意见故障统一上报。

  2、故障定义

  设备故障: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设备的零件,构建损坏,或设备动作不正常,控制失灵,需停产检查,调整,维修的称为设备故障

  设备故障性质区分

  质量故障:反映设备原设计、制造及安装原因,致设备损坏、停产或性能降低者,为质量故障。

  自然故障:凡因遭受自然灾害、致使设备损坏、停产或性能降低者,称为自然故障。

  责任故障:凡属人为原因,如违反操作规程,擅离工作岗位,超负荷运转,加工工艺不合理,维护保养不当,以及有自然预兆或发现故障隐患而未采取有力措施,致使设备停产或性能降低者,称为责任故障。

  3、凡因设备故障造成公司主作业线生产中断造成损失达到标准值称设备事故。

  五、业务流程

  1、故障処理

  设备故障发生后,必须立即组织分析故障原因,确定抢修措施,积极组织抢修。

  故障报告。设备发生故障后,操作人员应及时报告维修人员,维修人员对设备故障难易程度进行分析,如当班人员为能力处置应上报设备管理或值班人员,加强维修力量。

  故障抢修。设备发生故障后,应立即组织抢修,尽快恢复生产,并及时报告。

  一般设备故障由设备所在单位的设备维修人员,设备管理人员等相关人员处理。

  重大设备故障由所在单位主要技术管理人员处理。重大设备故障由装备部主持,由设备所在单位及设备厂家等相关技术部门支持实施。

  2、故障分析

  对设备故障分析是设备故障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拖延或回避·故障处理完后要对故障分析,查明原因,总结故障发生的原因、类别、部位、时间间隔逐项统计分析,找出发生故障的'根源,制定防范措施。

  一般设备故障分析由设备所在单位组织,操作人员,维修人员参加。

  重大设备故障由装备部组织,相关单位,工程技术人员,操作人员,维修人员参加。

  特大设备故障由公司领导组织,相关部门,装备部,生产部,使用单位操作人员,维修人员参加。

  故障分析内容:

  分析故障原因,落实责任,总结经验教训,制定防范措施。

  统计分析。按故障发生的类别、部位、时间、等级、原因等逐项分析,掌握故障的发生趋势,并做好设备档案记录。

  专题故障分析。对统计分析中找出的设备本身的和管理方面的薄弱环节,进行专题分析,并制定改进措施。

  3、设备故障预防

  1、所有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

  2、严格执行设备操作规程。

  3、认证推行点检制度及预检预修工作模式。

  4、严格执行检修计划。

  5、以全员生产维修为指导思想,重视设备隐患管理。

  6、加强备件管理特备是关键设备关键部件,减少処置时间。

  7、对于关键设备应制定故障处理预案,提高维修人员处理故障的应变能力。

  六、考核标准

  1、隐瞒事故、弄虚作假、拖延事故报告时间,考核责任人5分/次;

  2、在事故分析调查中隐瞒事故真相、破坏事故分析证据,采取不配合、阻拦和威胁的行为,甚至嫁祸于他人,考核20分;

  3、未及时召开设备故障分析会,考核相关责任人5分;

  4、未及时上报设备故障分析报告,考核相关责任人5分;

  5、因检修质量差,造成重复检修的,按相应设备故障等级加倍考核。

  七、附件

  1、本制度由装备部编制并解释。

  2、本制度由xxx会签,xx批准发布。

  3、本制度发布之日起执行,原同类制度同时作废。

【设备故障处理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故障设备管理制度02-28

浅析机械密封在旋转设备上的应用及故障处理03-19

浅谈传输网络及设备的故障定位处理方法01-18

Unix启动故障的处理03-19

内存故障处理步骤01-13

处理手机故障的方法与技巧02-28

论机械密封在旋转设备上的应用及故障处理理工论文11-18

常见的网络故障分析与处理01-07

网络故障处理案例分析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