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的谚语诗句

时间:2022-12-31 09:45:03 谚语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腊八的谚语诗句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谚语吧,谚语是人们在生活及劳动中逐渐形成的短语。那么,你知道都有哪些民间谚语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腊八的谚语诗句,欢迎大家分享。

腊八的谚语诗句

  腊八的谚语: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意思是说到了腊七腊八,就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能把耐寒的寒鸦儿冻死。只要在这天早晨喝了腊八粥,就会一冬天不冻手脚。

  “腊八腊八,冻掉下巴”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腊八,腊八,有的,腊八,没有的,哈撒。

  腊八,祭灶,新年快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妈子吃着桂花糕,老头子戴着新毡帽。

  腊八的诗句:

  北齐·魏收--《腊节》

  诗曰:“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写出了寒凝大地、数九隆冬时节,人们在桌上摆上肉酒以祭祀百神,感谢百神的'福佑,抒发久已宿居于心中的敬神之情。

  唐·杜甫--《腊日》

  诗曰:“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从诗句中可以看出,往年的腊日天气还很冷,温暖离人还很遥远,而当年腊日气候温和,冰冻全消,诗人高兴之余准备辞朝还家,纵酒狂饮欢度良宵,但此时此刻,他又因感念皇帝对他的恩泽,不能随便走开。

  宋·陆游--《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诗曰:“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诗中写道,虽是隆冬腊月,但已露出风和日丽的春意,柴门里草烟漠漠,野河边有许多牛经过的痕迹。腊日里人们互赠、食用着佛粥(即腊八粥),更感觉到清新的气息。

  清·道光帝--《腊八粥》

  清代,朝廷于腊八这天,有赐粥的风俗。清道光皇帝曾作诗《腊八粥》:“一阳初夏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应时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盈几馨香细细浮,堆盘果蔬纷纷聚。共尝佳品达沙门,沙门色相传莲炬。童稚饱腹庆州平,还向街头击腊鼓。”可以想见,施散腊八粥和皇家食用腊八粥必然是万头攒动,人涌如潮。

  清·夏仁虎--《腊八》

  诗曰:“腊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圣慈亦是当今佛,进奉熬成第二锅。”诗中描写道,腊八一到,民间家家户户都要煮腊八粥吃,而朝廷乃当世活佛,他也要到雍和宫煮粥奉佛并赐大臣、诸王、宫妃等,据文献记载,清代雍和宫有四口煮粥的大锅,锅最大的直径为二米,深一米五,可容米数担。熬粥时,第一锅粥是奉佛的,第二锅粥是赐给太后和帝后家眷的,第三锅粥是赐给诸王和少主府的,第四锅粥是赐给喇嘛的。

  清·李福--《腊八粥》

  清代《清嘉录》引用了李福的《腊八粥》一诗:“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掺入。用以供伊蒲,藉之作功德。僧民多好事,踵事增华饰。此风未汰除,歉岁尚沿袭。今晨或馈遗,啜这不能食。吾家住城南,饥民两寺集。男女叫号喧,老少街衢塞。失足命须臾,当风肤迸裂。怯者蒙面走,一路吞声泣,问尔泣何为,答之我无得。此景望见之,令我心凄恻。荒政十有二,蠲赈最下策。悭囊未易破,胥吏弊何敦。所以经费艰,安能按户给,吾佛好施舍,君子贵周急,愿言借粟多,苍生免菜色。此去虚莫偿,嗟叹复何益。安得布地金,凭杖大慈力。倦然对是的,趾望丞民粒。”这首诗详尽地描述了腊八粥的起源和制作方法,同时还反映了旧时荒政歉收、百姓饥饿和佛寺施粥的情景,思想内容极为深刻。

  腊八节的诗句古诗

  南歌子(黄州腊八日饮怀民小阁)

  宋代:苏轼

  卫霍元勋后,韦平外族贤。吹笙只合在缑山。闲驾彩鸾归去、趁新年。

  烘暖烧香阁,轻寒浴佛天。他时一醉画堂前。莫忘故人憔悴、老江边。

  腊八日雪

  清代:弘历

  一夜同云布,凌晨散玉花。最宜逢腊日,顿觉助年华。

  麦垄从添润,梅村欲放葩。所欣占岁稔,不为藉烹茶。

  腊八粥

  清代:王季珠

  开锅便喜百蔬香,差糁清盐不费糖。团坐朝阳同一啜,大家存有热心肠。

  腊八日

  明代:杨慎

  御沟回合咽冰泉,宫树霏微变冷烟。丑应商春才八日,戍从汉腊已千年。

  彩毫想继银罂句,玉烛仍稽宝蘡篇。隔户车声流水过,却疑豳鼓奏村田。

  腊八日水草庵即事

  明代:顾梦游

  清水塘边血作磷,正阳门外马生尘。只应水月无新恨,且喜云山来故人。

  晴腊无如今日好,闲游同是再生身。自伤白发空流浪,一瓣香消泪满巾。

  腊八日未雪不寒

  元代:方回

  寒暖违时节,于民有弗堪。岂应今腊八,恰似旧春三。

  夜□蒸肤汗,朝壶溢唾痰。浑疑北风雪,不肯到江南。

  腊八日书斋早起南邻方智善送粥方雪寒欣然尽

  宋代:王洋

  腊月八日梁宋俗,家家相传侑僧粥。栗桃枣柿杂甘香,菱椇芝栭俱不录。

  金仟吒言成道时,不认饕馋借称目。谁谓毗耶清净身,何有尘埃更须浴。

  今晨雪屋梳白头,南邻与馈如素求。未须怊怅思往昔,坐变劲峭同春柔。

  铺排短韵一作戏,为君姑续岁时记。

  腊八日早漫成

  宋代:张即之

  簿书方应接一身,减却新计上笔尖。愧我世无分雨补,为农忧有岁时占。

  客因年近思家切,人到心间饮水甜。昨夜一番乡屋梦,寒梅香处短筇拈。

  唐辰腊八日大雪二首

  宋代:张耒

  平生腊八日,借钵受斋糜。客路岁将晚,旅庖晨不炊。

  持杯从破律,遣兴自吟诗。何日依禅宿,钟鱼自有时。

  腊八危家饷粥有感

  宋代:赵万年

  襄阳城外涨胡尘,矢石丛中未死身。

  不为主人供粥饷,争知腊八是今辰。

  扩展阅读:腊八节习俗

  祭祀

  应劭《风俗通》云:“《礼传》: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祖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其起源甚早,《礼记·郊特牲》记载:“伊耆氏始为蜡。 腊八节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史记·补三皇本纪》也说:“炎帝神农氏以其初为田事,故为蜡祭,以报天地”,夏代称腊日祭为“嘉平”, 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代改为“腊”。祭祀的对象凡八:先啬神?神农、司啬神?后稷、农神田官之神 、邮表畦神?始创田间庐舍、开路、划疆界之人、猫虎神、坊神堤防、水庸神?水沟、昆虫神。先秦的腊祭日在冬至后第三个戌日,南北朝以后逐渐固定在腊月初八。到了唐宋,此节又被蒙上神佛色彩。

  相传释伽牟尼成佛之前,绝欲苦行,饿昏倒地。一牧羊女以杂粮掺以野果,用清泉煮粥将其救醒。释伽牟尼在菩提树下苦思,终在十二月八日得道成佛。从此佛门定此日为“佛成道日”,诵经纪念,相沿成节。到了明清,敬神供佛更是取代祭祀祖灵、欢庆丰收和驱疫禳灾,而成为腊八节的主旋律,其节俗主要是熬煮、赠送、品尝腊八粥,并举行庆丰家实。同时许多人家自此拉开春节的序慕,忙于杀年猪、打豆腐、胶制风鱼腊肉,采购年货,“年”的气氛逐渐浓厚。

  腊八粥

  腊八粥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

  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为讲究,搀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拨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更为讲究的人家,还要先将果子雕刻成人形、动物、花样,再放在锅中煮。

  比较有特色的就是在腊八粥中放上“果狮"。果狮是用几种果子做成的狮形物,用剔去枣核烤干的脆枣作为狮身,半个核桃仁作为狮头,桃仁作为狮脚,甜杏仁用来作狮子尾巴,然后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里,活象一头小狮子,如果碗较大,可以摆上双狮或是四头小狮子。更讲究的,就是用枣泥、豆沙、山药、山楂糕等具备各种颜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寿星、罗汉像。这种装饰的腊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庙的供桌上才可以见到。

【腊八的谚语诗句】相关文章:

黄河的诗句与谚语10-28

腊八的诗句11-28

腊八节的谚语11-25

关于雪的谚语或诗句11-19

歌颂母爱的诗句谚语12-17

有关黄河的诗句或谚语10-27

春分的诗句和谚语03-21

有关黄河的诗句 谚语10-31

时间名言谚语诗句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