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应激与心理健康

时间:2024-04-30 08:59:59 心理健康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心理应激与心理健康

  应激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与大众的热门话题和值得探索的难解之谜。从宏观的角度看,适度的精神应激可以提高个体的警觉水平,激发机体的活力,有利于个体的生存与创造,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心理应激与心理健康,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心理应激与心理健康

  关于心理应激与心理健康

  在心身疾病的发生当中,心理应激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下面给大家一个概念,就是心理应激,英文叫STRESS,心理应激是指的人对于外界有害的物质,威胁挑战经过自己主观评价之后,知道这样一种刺激,这样一种不良的事件,或者客观事物,会给自己造成威胁,可能威胁我们自己的生存和地位,那么在这个时候所产生的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就称之为心理应激,心理应激是由应激源引起来的,为什么我们进入了应激状态呢,是因为我们遭遇到了应激源。

  美国心理学家拉扎洛斯曾经给人类所遭遇的应激源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分类,一般来讲,按照拉扎洛斯的分类,人类所面临的应激源可能有三大类,第一大类,灾难性事件,第二大类,个人应激源,第三大类,背景性应激源。

  灾难性事件就是那些刺激强度比较大,对人们的精神上的创伤比较严重,而且影响的范围比较广的那些事件,比如说火山、地震、战争,比如说9.11事件等等,这一类的事情,它影响的范围很广,它刺激强度很大,涉及的人数很多,当事人不可避免的要产生心理的创伤,或者是遭受心理的挫折。

  第二个就是个人性应激源,个人性应激源它对于人精神活动的影响其实也是很大的,只不过跟灾难性事件比较起来,它涉及的范围比较狭窄,影响的人比较少,比如说象失学、失业、失恋等等这样一些事情,就构成个人性的应激源。

  第三背景性应激源,比如像噪音、拥挤、空气污染等等,这样一些应激源它的刺激强度不强,但是它的作用时间长,当然还可能包括人际关系的不协调,比如说我跟我们单位某一个同事,我看他不顺眼,他看我不顺眼,但是我也不能调走,他也不能走,我们俩长期要在一起工作,这样也构成一种背景性应激源,久而久之会长期使人处于慢性的低水平应激的状态,也容易患有心身疾病。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应激源作用到人体都会导致人产生心理应激反应呢?这里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在起作用,什么因素导致同样一个应激源作用于我们的个体,不同的个体反应不同呢?大概有以下这么五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就是个性特征,这个人是比较外向,是比较内向,这个人喜欢热闹的场面还是喜欢一个人独处,是喜欢静还是喜欢动,如果一个人比较外向,如果一个人比较合群,假如他考试成绩不理想,他失恋了,他就会去找他的好朋友,他就会去找老师,他就会去找同学找家人倾诉,获得情感上的支持,那么有可能有助于他更平稳地度过他的这个创伤的心态,如果一个人比较内向,平常沉默寡言,当他遭遇到什么挫折的时候,内心的体验就很强烈,有可能出现比较强的内心应激,而且他不善于表达,有可能这样的应激就会持续比较长的时间,所以个性特征,影响一个人的认知评价,间接地影响一个人对应激源的反应程度。

  第二个就是个人的经历和经验,比如说自己以前经历过考试失败,然后又奋发图强,努力学习,然后以后考试成绩就上来的,他有这样的一个经历,一次考试失败,不会给他造成特别强烈的影响,所以,也不会出现强烈的应激反应。

  第三个应激源的可预期性,和可控制性,为什么9.11以后,有好多美国人产生了不安全感,上班只要一上大楼,坐在楼里头老往窗外看,因为他觉得9.11事件是当时在大楼里上班的人,没有办法预期,没有办法控制,没有办法来预测,所以这样一个事件发生以后,人们就会对于自己在高楼里工作产生不可控制,产生那种难以预期的这种不安全感。

  第四如何解释应激源,就是人们看到了一种像我前面说的那三类,比如说灾难性事件,个人性应激源,背景性应激源,其中之一,作用于我们,我们遭遇到这样的应激源的时候,我们如何去解释这样一个紧张性的刺激,或者是一个消极的事件,这个也很影响我们的应激反应的强度。

  第五社会支持系统,是不是有好朋友,是不是有特别关爱自己的家人,如果有这样的社会支持系统的人,他们对于应激源的这种认知评价,相对的就比缺乏支持的人要好一些,那么在应激状态之下,出现的心理反应,他们的情绪变化,往往是一些消极的情绪,比如说焦虑、恐惧、抑郁、愤怒等等,认知反应呢,它就具有一种灾难化的认知评价,就说这回完了,这回自己要处于十分不利的境地了,现在遇到的这个情况,这种不利的情况是无可挽回的了,这样一些判断就属于认知灾难化的这样一种判断,在应激反应强烈的那种状态之下,人们倾向于对负性事件的潜在后果,过分强调,或者说对它的后果有夸大的倾向。当我们处在一种不利的情景的时候,那么我们就会产生不良的情绪,而不良的情绪对我们的认识一个事物,对一个事物做出评价,会有一定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消极的。

  第三方面就是防御反应,防御反应我们可以分成两种层次的防御反应,一种防御反应呢就是意识层的,比如我们考试失败的消息传来的时候,异性朋友跟自己分手,导致失恋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能会说这没什么,这没什么,我会处理的,我会过去的,就是在公众面前,我们说这些话的时候,实际上是我们有意识地要防御紧张因素作用于我们,而我们出现失态,出现严重的消极反应。

  但是,在潜意识层里头,有的时候我们尽管口上说这不算什么,它马上就会过去的,但实际上这事情不会马上过去的,可能我们内心体会到痛苦,在潜意识当中,人的精神活动内部,就有这样一种机制,潜意识当中,使用一种机制,防御不良的反应,然后使自己痛苦减轻。

  比如说高考落榜,他可以解释说,没考上大学更好,考上大学还得苦读好几年,考不上大学正好我就不上学了,我就找一工作了,家长也没的说了,我考不上嘛,表面上看,自己给目前自己这个行动,找一个合理化的理由,然后就减轻了内心的痛苦,这是潜意识的防御机制。

  比如说女朋友跟自己分手了,他就说,嗨,本来我对她就不满意,有时候我做心理咨询工作,有时候接待一些来访者,他们谈了他们自己的情感的挫折,但是一边谈一边告诉我,本来我就不太喜欢他,我对他就不太满意,他有几个毛病什么的,其实我早就想了,要不我就和他吹了,那假如他说的这些都是事实,那他来找我干什么,正好你摆脱了这个不理想的,再找一个理想的不就行了吗,其实这是潜意识的一种防御。

  当然这里有一个问题,可能大家感兴趣,就是说是不是这是好的心理状态,是不是这种方式减轻痛苦,有助于心理健康,我们的观点是这样,就是说,假如我们少量地,在某些场合和时间条件之下,少量地使用潜意识的心理防御机制,比如酸葡萄心理,比如合理化作用,或阿Q精神这样的东西,有助于我们减轻痛苦,有助于我们缓解不良的心理状态。

  但是如果一个人长期大量地使用心理防御机制,就像阿Q那样,被人打了一个嘴巴说,现在的孩子不象话,儿子打老子,那如果说你这一辈子,活了这一辈子就这么一次,你自己解嘲一下,把当时的痛苦和烦恼减轻一点还可以,今天人家打你一个嘴巴,你说这儿子不象话,明天人家又打你一个嘴巴你说这孙子不象话,时间长了久而久之你自己跟现实之间就隔离了,特别不利于你适应现实生活,特别不利于你的生存和发展,所以如果一个人长期大量地使用心理防御机制,其实就是神经症的状态。

  神经症状态就是一个人完全不能够很好的适应他的现实生活,那么在应激反应当中,还会伴随着心理反应,心理变化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那么心理反应要作用到躯体上去,就会引起躯体的生理功能的变化,因为我们人体的所有的生理功能,都在大脑皮层,和各级神经中枢的控制之下,那么所谓大脑皮层就是我们的心理发生的主要的场所,那么如果在大脑皮层,出现了恶劣的情绪和不良的心境反应,相关的那些活动,那么这样一种状态,就破坏大脑皮层正常的调节功能,就使得我们身体的那些生理功能出现紊乱,这些生理反应主要出现在植物性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这三个系统,那么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就会出现心血管系统的反应,或者消化系统的反应。

  因为植物性神经系统由两大拮抗神经系统构成,一个是交感神经,一个是副交感神经,拮抗就是这两个相互之间有你消我长的关系,这样一种作用,那么如果这种调节失常的话,有可能出现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交感兴奋过度,或者副交感兴奋过度的情况,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过度往往会伤害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所以我们会看一些得冠心病的人,往往是那些性子比较急,要求比较高,比较追求完美,竞争性比较强的那些人,那么这样一些人他们在紧张状态之下,在应激反应当中,它们的生理反应偏向于交感兴奋。

  那么消化系统的反应呢,可能会是那些当大脑皮层调节失调的情况下,副交感兴奋过度的那一类人,因为副交感神经主要支配胃肠消化系统,这样一些生理功能,那么在正常情况下,我们如果不吃饭,我们的胃肠道的消化液的分泌就是少的,而在紧张情况下,副交感兴奋过度的时候,那么胃肠道的消化液就会增加,副交感兴奋的结果就是消化液分泌增加,此时我们胃和肠里又没有足够需要吸收消化的食物,就会消化我们的胃壁和肠壁,于是就会出现胃和肠的溃疡。

  那么有的时候到底当大脑皮层处于紧张状态的时候,这种调节功能减弱的时候,是交感神经兴奋为主,还是副交感神经兴奋为主,这个有时候跟某一个人的神经系统的活动类型特点有关系,跟某一些人的个性特点有关系,一般的来讲,一个比较外向的人往往在他处于紧张状态的时候,容易出现交感兴奋过度的反应,一个比较内向的人容易出现副交感兴奋过度的反应,所以下面我们后边的内容里还要探讨,哪些性格特征,容易得那一类的心身疾病。

  那么第二个大的系统就是神经内分泌系统,在紧张状态,在应激反应状态下,内分泌的活动失调,比如糖尿病跟甲亢这两种病大家都熟知,它就是典型的内分泌系统的心身疾病,就是在应激源的作用之下,不良的心理社会因素作用之下,它们的这种内分泌活动功能失调,使得他们得了甲状腺机能亢进这样的毛病,或者是糖尿病,当然还有其他的疾病。

  第三个系统是免疫系统,在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下的有机体,或者我们人类个体,它不仅出现神经系统的反应,内分泌的反应,还会出现免疫系统的反应,人体免疫系统由两大部分构成,一大部分是体液免疫,一大部分是细胞免疫,如果一个人体液免疫功能下降,那么对于外界的病原微生物,外界的致病物质侵入我们的人体,那种抵抗能力就下降了,如果一个人的细胞免疫功能下降,那么这个人对自己身体当中出现的一些突变的变异的或者恶性化的细胞不能及时发现和杀灭,就会导致肿瘤的发生,那么对于这样形形色色的生活事件,紧张性的应激源,我们如何应对呢?如何通过合理地恰当地应对这些应激源,保持我们身心健康状态呢?

  那么,一般来讲有以下五种应对应激的方法。

  第一种回避或者远离应激源,第二种呢,就是恰当地合理地使用心理防御机制,第三个呢,就是重新评价事件或者情景,第四个是寻求支持,第五个是适当的运动,那么我们简要地做一点解释,比如说回避和远离应激源,有的时候生活当中的紧张事件,一些不良的刺激,不是因为我们的主观努力就能改变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主要任务,不是去改变那些让我们感觉到不满和愤怒的事件,而是我们尽可能地不去受到这样一些刺激,避免受到这样一些事件的刺激,使得我们肌体避开应激状态。

  第二就是我们前面谈到的心理防御机制,就是我们可能在意识层或者无意识层使用一些心理防御机制,那么当然意识层我们通过恰当的自我评价,和对情境的评价,使得我们不良的心理反应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同时我们也可以在某些时间,某些情况下恰当地适量地使用一些潜意识的心理防御机制,把不良的心理反应降到最低,也是可以的。

  第三就是重新评价事件或者情境,我们有的时候,遇到一个不利的生活事件,或者受到一个消极的,或者是一个创伤性事件的影响的时候,我们可能长期地陷于一种认知的误区当中,就会觉得我怎么那么倒霉,觉得这事全是坏的,但是我们中国古人,其实有很辩证的看待事物的观点和方法,比如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就是重新评价这个情境,另外呢,有的时候我们需要转换一个角度来看待问题,当我们面临一个不幸的生活事件或者不良的一种情境的时候,我们用一种认识方法去看待这个问题,可能导致消极的评价,我们转换一个角度,或者从另外一个观点去看待这个问题的时候,可能我们的心理紧张度和不良情绪就会降低,因为任何事情都有多重意义,所以重新评价事件或者情境是很重要的。

  第四寻求支持,就是遇到一些不好不愉快不痛快的事情,我们要适当地去求助,比如找亲戚,找朋友,或者求助心理医生,这样寻求到一些从专业方面的,或者情感方面支持有助于我们降低紧张度,减弱不良的情绪反应。

  第五适当的运动,我们医学心理学的专业工作者特别主张,当我们一个人处于不良的心理状态,或者不良的心境当中的时候,我们不要坐在那里冥思苦想,发愁,哀叹,其实出去散散步,或者是打打球跑一圈,那么适当运动,本身有一定运动量的,有一定的强度的运动本身,就可以宣泄掉我们多余的能量,当我们要发愁或者生气的时候也是需要能量的,如果我们通过运动把这些多余的能量发泄出去的话,生气的劲都不足了,这可能是一种通俗的解释,其实背后有生理学的含义。

  应激的心理应付方式和防御机制

  面对应激源,个体会运用心理应付方式和心理防御机制来缓解过强的应激体验,努力维持正常的心理和生理功能。心理应付方式与心理防御机制的概念有所重叠,分别源于不同心理学派的学术思想。详细了解这些应付方式和防御机制对于认识和防治应激相关障碍是相当重要的。通俗地讲,心理应付方式是意识控制下的反应,防御机制往往是下意识或者潜意识影响下的表现。

  (一)心理应付方式

  应付方式一词源于社会心理学研究,指那些人们有意识采取的活动,如对应激源的主动回避等。心理应付方式用以减轻应激事件引发的强烈情绪和躯体反应对自己所产生的影响,以维持当时的正常生理心理状态(尽管长时间很难做到)。心理应付方式的运用是有意识的活动,与个体的经验有关。应付方式有两类:问题解决(problem-solving)方式和缓和情绪(emotion-reducing)方式。前者用来改善不利境遇,使其应激强度减低;后者则是改变自己对应激性境遇的反应。

  问题解决方式包括:

  ①寻求他人帮助:获得有助于问题解决的信息与建议;

  ②解决问题:制订与实施解决问题的计划;

  ③面对问题:捍卫个人权利或劝说其他人改变行为。

  缓和情绪方式包括:

  ①宣泄情绪:向另一个人倾诉并表达出自己的情绪;

  ②评价问题:判断哪些是可以改变的并试图改变之(通过问题解决策略),以及哪些无法改变而需接受;

  ③积极评价问题:认识到难题的积极面,如丢了现在的工作是找到一个更好职位的机会;

  ④回避问题:拒绝去想所面对的难题,避开引起问题的人或能引起回忆的事。

  上述应付方式通常在解决问题或缓和情绪方面有一定用处,但并非总是适应性的。适应性良好的心理应付方式通常是有益的,包括求助、积极解决问题,适应和面对现实,发泄或倾诉负性情感,回避痛苦情景,接受或推卸责任等。适应性不良的心理应付方式通常是无益的,如过度使用烟、酒、镇静药等成瘾物质来缓和自己情绪反应或降低自己对应激处境的反应,再如有些人用攻击行为表达愤怒,用自伤或自杀行为等来减轻内心的紧张或表达需要帮助。上述有益的和无益的心理应付方法都可以缓解即刻的应激反应,但无益的应付方法对于持久的应激反应不但无效,反而损害身心健康。应注意,有时有益的心理应付方法如果长久应用也可能损害心身健康。如回避痛苦情景,在应激早期是有益的,可以减轻过强的痛苦体验,但如果持久使用这一心理应付方法,则不利于个体积极地解决问题或面对现实。因此一个人不仅要有使用应付方式的能力,同时还要能够判断在特定情形下应该运用哪一种应付方式,并及时调整应付方式,使之更加有效。当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处境下反复采用某种应对机制时,就构成了所谓的应对风格(coping style)。

  有些人能根据情况变换自己的应付方式,如在工作中采用问题解决方式去应对,而在身体不适时则会回避问题。还有些人则习惯性地采用不良性应对方式,如在应激压力下反复酗酒或服用过量的药物。国内学者李凌江、张亚林等曾对湖南省城乡社区人群精神应激的应付方式研究发现,社区人群面临精神应激时常用的应付方式依次为“倾诉”“压抑或否认”“超脱”“升华”“消遣”“发泄”“物质滥用”“自我惩罚”,这些应付方式可进一步归纳为言语表达性应付方式、正性行为应付方式、负性行为应付方式三种。

  (二)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源于精神分析学派,最先由西格蒙·弗洛伊德在《日常生活精神病理学》一书提出,用以解释人们的口误和记忆减退,后由其女儿安娜·弗洛伊德(1936)详细阐述。心理防御机制是消除外在应激源以及内心冲突所致焦虑等不愉快情感成分的潜意识心理过程,往往被个体不自觉地运用来缓解心理应激体验,即人们并非有意采用而是意识不到自己的真实动机,尽管以后可能会通过内省或者他人的解释而对之有所察觉。心理防御机制在理解人们处于压力下的日常行为诸多方面是有价值的,特别是罹患躯体或精神疾病者。下面通过举例来说明这些主要的防御机制。

  1.压抑(repression)。指将那些为社会伦理道德所不容的,也即意识所不能接受,超我所不允许的冲动、欲望,在不知不觉中抑制到无意识之中,使自己不能意识到其存在。压抑是最基本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如对孩童时期遭受的虐待等特别痛苦经历的回忆可能多年来一直被拒于意识之外;再如一个想逃学的来访者,总是自己制造伤病,结果不能上学,但自己并不能认识到自己的这种想法。

  2.否认(denial)。指一个人的言谈举止看起来好像完全没有意识到一些本来他应当知道的事,与压抑的概念相关。如一个得知自己可能将死于癌症的人,可能表现如常,就像丝毫不知自己的病情一般。在这一例子里,否认是适应性的,因为其有助于减轻抑郁;但若在疾病早期,否认则是适应不良性的,因为其可能会阻碍患者去寻求帮助、拒绝必要的检查和治疗;再如拒绝承认亲人的亡故,仍坚持说其未死。

  3.置换(displacement)。指将本来与某人、某物或情境有关的痛苦情绪转移到另一较少引起痛苦的替代对象上。日常所说的“迁怒”就是该机制,通过迁怒可减轻感情上的痛苦。如丧妻之人可能会责怪医生未能尽心治疗,用以避免妻子去世前自己因忙于工作疏于照顾而产生的自责;再如恐惧症来访者所怕的对象大部是正常人不值得恐怖的对象,原因是在无意识中将真正恐惧的对象置换为不值得怕的对象。

  4.投射(projection)。指把相似于自己的想法或感受赋予他人,用以使自己的想法或感受更容易被接受。如一个人厌恶某个同事,他可能把类似的感受也赋予对方,认为对方不喜欢自己,这样他就能接受自己这种对同事的厌恶感;又如一个自私自利的人会经常说“人都是自私的”。

  5.内向投射(introjection)。与投射相反,指将本来指向外界的敌视、憎恨、伤害等冲动与情感转向自身。如某人对孩子没有考好大学非常生气,但却在不断地谴责自己考试前工作太忙没有照顾好孩子。

  6.代偿(compensation)。身体或心理上有缺陷的人可在其他方面力争得到发展,使自卑心理得到代偿,以解除这些缺陷带来的痛苦。如失明的人可努力成为音乐家或某方面的能工巧匠。

  7.反向形成(reaction formation)。将意识不能接受的心理内容压抑进潜意识,并以相反的外显行为体现出来。外显行为与内部动机成反比。如对性过分拘谨的态度有时并不总是反映了内心不接受性冲动;再如强迫性个性特征者内心常常怀有无意识的反叛冲动、懒惰、贪婪等,而日常行为则表现为过度有礼、准时、工作狂和吝啬等。

  8.认同(identification)。指潜意识地接受他人的某些性格特点和活动,用以减轻分离或丧失所致的痛苦。如一位寡妇可能会承担丈夫以前做过的志愿工作。

  9.幻想(fantasy)。指以想象代替个体某些缺陷、满足一些愿望以缓解内心痛苦。幻想内容常与学习经验有关,如儿童时期的幻想偏向于玩具的获得与游戏的满足,青春期少年的幻想则偏向于对英雄的崇拜。幻想可视为一种思维的退化,不必按现实原则和逻辑思维来处理问题。当幻想与现实混淆不清,就会出现歇斯底里、夸大妄想等症状。

  10.合理化(rationalization)。指潜意识地为自己某些原本行为提供一种虚假的但可接受的动机解释。如丈夫本因不喜欢妻子的陪伴而独自外出,但他可能会让自己相信妻子是由于害羞而不愿外出;再如来访者考试成绩差,便强调考试时环境不好等理由,以免除因自身努力不够产生的心理压力。

  11.升华(sublimation)。指潜意识地把不可接受的冲动转化为某些可以被接受的活动。升华是一种健康、很有建设性的心理作用,能将一些本能冲动或生活挫折中的不满怨愤转化为有益于世人的活动。如将主宰他人的内心需要转化成组织慈善活动(当然慈善活动还有其他各种动机);再如将失恋的痛苦转化成为事业奋斗的力量。

【心理应激与心理健康】相关文章:

心理疾病:创伤性应激障碍01-20

应急治理中的心理应激机理研究03-20

心电图ST-T改变与心理应激03-16

探讨怒致病与心理应激的相关性03-19

探析怒致病与心理应激的相关性03-20

2023心理咨询师《健康心理学》考点:应激管理05-24

应激障碍的症状及病因12-12

创伤后应激障碍06-02

心理平衡与心理健康03-07

关于创伤后应激障碍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