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主要事迹

时间:2023-04-14 14:31:11 王娟 事迹材料 我要投稿

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主要事迹(精选15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事迹吧,事迹可以起到引导读者认识先进,学习先进的作用。那么拟定事迹真的很难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主要事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主要事迹 篇1

  xx县“麟龙”挂面掌门人xxx,自小身患先天性髋关节脱臼(俗称“跛足”),历经43载春夏秋冬,一瘸一拐,跛脚而行,身残志坚,自力更生,敢想敢干,百折不挠,不仅自己创业实现理想抱负,并且带动众多残疾人士脱贫致富,成为xx残疾人励志自强创新创业的典型代表。

  年少持家,身残志坚勇担当

  1988年,xxx家遭不幸,父母相继生病住院,家中负债累累,举步维艰。为了帮助家庭减轻负担,年仅13岁的xxx忍痛放弃学业,随亲戚到广东打工。因身体残疾,四处碰壁,几经波折才在亲戚的帮助下进了一家毛纺厂当“缝盘”学徒。

  返乡创业,自强不息展抱负

  十年艰辛,十年付出。1997年,为了回家照顾体弱多病的父母,xxx揣着在外打工挣得的3万多元积蓄,从广东回到xx老家。

  在亲戚帮助下,xxx盘下县城繁华地段的一家干鲜店,初次经商,缺乏经验,不善经营,当年就亏损2万多元,门面租金都难以支付。但这并没有让她意志消沉,而是更加坚定了她干就干好的信心和决心。通过认真分析市场需求、改进销售模式等方法,生意开始步入正轨,同时逐渐向经营广安特色农产品转型。

  时至20xx年,xx特色农产品在市场长期供不应求,xxx代理的手工挂面、手工空心面常常“断货”,xxx决定创办一家属于自己的手工面加工厂。同年9月,她拿出多年经商的全部积蓄,租赁400余平方米的生产厂房,注册“麟龙”手工面认证商标,当年生产“麟龙”牌手工面20余吨,实现产值30余万元。20xx年又投资100余万元,新建1000余平方米的工厂大楼,全新升级生产设备。

  20xx年8月,xxx被四川省残联授予“残疾人自强模范”称号。20xx年3月被xx县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评为xx县残疾人自强模范。同时,因诚信经营,xxx被县个协吸纳为会员,先后担任组长、理事等职务,被广安市个协评为优秀理事。

  心怀感恩,致富不忘馈桑梓

  在“麟龙”手工面厂成立之初,她积极与县残联、县就业局对接,主动联系有就业、创业意愿的.残疾人,并通过中介市场、张贴招聘广告、工友介绍工友等方式,广泛吸纳残疾人入厂就业。

  每逢“全国助残日”期间,她都积极配合县残联工作,自发组织企业残疾人宣传队,每年都能募集资金近2万元,为县委县政府和县残联争取社会支持、形成合力共同发展残疾人事业做出了表率。

  10年来,她先后帮助100余名残疾人实现就业创业,目前企业尚有常年务工残疾人23名,年均务工收入达3.5万元以上。与此同时,她还积极响应“脱贫攻坚”号召,全力投身公益事业,20xx年5月,她出资在九龙镇补巴桥村建造一座公路桥,解决了乡邻出行难题,并长期联系资助3名残疾学生。如今,xxx已经成为xx县残疾人创业的一面旗帜,她的故事激励了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守护梦想、砥砺前行。

  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主要事迹 篇2

  xxx,男,1970年2月出生,xx县xx服装有限公司经理。在不到一岁的时候,一场疾病夺走了他健康的肢体,右腿从此失去行走能力。但他身残志坚,20xx年创办服装企业,现年产值已达5700多万元。他扶贫助残,创办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实行订单式培训,带动1000多名残疾人在家门口就业。筑脱贫路,铸自强魂,他躬行不倦。xxx个人先后获得了“山东省残疾人自强模范”、“山东省自主创业模范”、“临沂市振兴沂蒙劳动奖章”、“临沂市十大创业之星”等荣誉称号。

  身残志坚,创办企业

  1987年,xxx被县残联推荐到县福利羽绒厂工作,从此,他与服装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肯吃苦、爱钻研,很快从一名普通机工成长为班长、车间主任、技术科长,一直到销售经理。正当他打算大干一场的时候,企业却出现严重亏损,1998年秋天,xx福利羽绒厂被迫停产改制,他也只好下岗。下岗那天,他独自走在县城大街上,心灵的空虚总感觉到无依无靠,尤其是看到高中的同学都陆续走上了优越的工作岗位,他却失业走在人生的十字街头,儿时的感受又一次降临到他的面前。但是他没有埋怨老天不公,也没有埋怨命运捉弄,“悲观失望,人生就没有路可走”,他鼓足勇气,自筹资金购买了一台缝纫机,在县城租赁了两间房屋,和妻子一起,办起了一个以自己名字为店名的中波制衣店,经营着服装加工生意,本着薄利、便民、服务的原则,他专心设计、精心经营,当年就实现收入1万多元,手艺赢得了周边群众的信赖。

  20xx年,xxx利用自己经营制衣店积攒下的积蓄,在县城南部租赁了两层沿街楼,购买了缝纫机、锁边机和定型机等16台服装加工机械,招聘了8名技术工人,正式注册了自己的公司——xx县xx服装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之初,由于没有潜心研究市场需求,生产的服装花色品种单一,连续三个月没接到一份订单,公司见不到效益。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在爱人的鼓励和帮助下,他总结了县羽绒服装厂亏损倒闭的经验和教训,调整了加工思路和经营策略,先后五去青岛、三下江南,专程考察了10多家远近闻名的时装公司,潜心研究他们的设计理念和经营战略,并结合自己实际进行冷静分析,找出了不足和短处,调整了经营战略,坚持盯着市场干、围着市场转,走市场化的新路子。

  为了打开市场销路,走出企业发展困境,他咬紧牙关,拖着残疾的右腿,多次带着样品和名片到青岛、苏州等地进行推介。功夫不负苦心人,青岛外纺公司给了他第一单生意,和他签订了420件防寒羽绒服。这样小的订单一般公司是不会做的,因为从运输原材料到加工完成后再运回青岛港,挣到的利润几乎不够来往的运费。但为了证明实力和信誉,他答应下来。接到样品之后,他亲自靠上,每个环节都精益求精,从打板到生产,既当技术工人,又当质量检验员,直到420件产品全部完成。运送之前,青岛外纺公司专门安排质监人员登门验货,420件防寒服全部符合质量要求,外纺公司十分满意。从那以后,青岛外纺公司将更多的订单下放给他们公司生产,威海、济南、天津等多家外贸公司也纷纷前来洽谈业务,与他们公司签订生产加工合同。就这样,他们xx服装公司凭借着质量和诚信理念,很快打开了自己的市场,当年创利税47万元,实现了自主创业第一年开门红。

  创业不忘,残疾兄弟

  致富不忘自己是残疾人,更想着还有很多困难残疾人是自己的兄弟姐妹。有了公司坚实的经济基础和平台,xxx开始实施他服务残疾人、造福残疾人的梦想。20xx年,xxx在县残联、人社局、民政局的`支持帮助下,针对有就业需求的广大残疾人、大中专毕业生、复退军人、下岗再就业人员等社会群体,成立了xx县方正职业技术学校,开设了服装设计、设备维修、服装缝纫、食用菌栽培、三车维修、公共礼仪等实用技术培训班,年培训就业需求人员达1000多人次,其中残疾人多达百分之三十。xx县方正职业技术学校20xx年被山东省残联表彰为“山东省优秀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20xx年被中残联命名为“国家级优秀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

  20xx年,他以公司为依托,创办了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把残疾人技能培训、劳动就业和残疾人脱贫致富放作为基地目标,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把残疾人就业和带动残疾人脱贫放在首位,注重人才技能培训教育,全方位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免费培训,每年免费培训残疾人达200余人次。目前,公司已安排36名残疾人就业,残疾人人均年实现收入达2.3万元,按国家规定与职工签订了劳动合同,给职工购买了五险一金。在基地,在公司,残疾职工获得了和其他职工一样高的权益,残疾职工的生活不断改善。

  致富不忘,回报社会

  20xx年,正是全球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期,很多主要依赖出口的服装公司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纷纷放假或关闭。当时,为了xx服装有限公司应对金融危机,省、市、县残疾人联合会的领导多次到公司和基地现场办公和调研工作,及时帮助公司解决基地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这一年,公司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压缩利润,让利给更多的客商,使得公司的服装加工和营销网络得以迅速扩张,打造“xx最大的服装航母”的创业梦想得以实现。xx服装有限公司自创建以来,一年一个台阶,一天一个变化,逐步得到发展和壮大。不仅如此,公司还带动县内外周边卫星服装加工企业(点)17个,带动就业人数达600人之多,带动了一大批群众走上致富之路,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0xx年xx服装有限公司又投资近40万元,成立了冬日暖阳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中心,专门致力于保障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的劳动就业权利,中心现已接纳20名智力、肢体和精神残疾人员。

  20xx年圆满完成中残联、住建部、清华大学联合开展的无障碍厂房建设研究课题,为制定国家残疾人集中就业无障碍多层工业厂房建设标准提供了大量先期实践依据,并成为向国际社会展示我国工业园区无障碍环境建设和优化残疾人劳动环境及人权状况的窗口。20xx年8月4日,中国残联副主席吕世明调研了xx县xx服装有限公司多层无障碍厂房,对厂房建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xx县xx服装有限公司成立十多年,先后安排36名残疾人就业,年免费培训残疾人400多人次,累计培训就业人员4000多人次,先后带动就业群众达600多人;累计筹集资金24万多元,为全县所有镇街敬老院五保老人购买了棉衣棉被。致富不忘回报社会,自20xx年开始,xxx个人累计捐款捐物30余万元。

  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主要事迹 篇3

  xx,一名58岁的中共党员。尽管从小双腿残疾,所遇困难无数,但他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敬业的他在曾在村干部岗位颇有建树,现在又为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中心的创建与运营尽心尽力。

  1999年xx以高票进入村两委班子。他第一次感受到村民的信赖,便暗下决心不辜负党员和群众的信任。

  2010-2014正遇新兴村全面拆迁,xx坚持群众工作无小事,尽管双腿残疾,但是从拆迁动员,评估、腾房、旧房拆除、新房选址建造、统一标准等工作,他一一参与。在工作中,xx时刻谨记“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忠告,在各项计算中做到不出差错,白天采集数据晚上还要加班计算。

  五年的努力,望海街道新兴社区800余户农户全部拆搬迁集聚,使全体社区居民在这洁净的环境中快乐地生活。xx觉得,沉甸甸的石头落了地,他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没有愧对信任他的村民群众。

  2018年又是xx的“打拼年”,他参与了望海街道新亚残疾辅助性就业中心的筹建工作,当时条件非常艰苦,站久了腿疼就在砖块上坐坐,讲起那段筹建的时期,xx说,“那段时间挺苦的,但是想到以后会有很多残疾人进来,学习、工作、康复,我就觉得有干劲!”经过三个月的精心筹建,工程终于在5月初顺利完成。并于5月16日正式运营。

  在没有创办先例的'情况下,xx的辛苦还在继续,一步一步摸着石头过河,他主动联系各村分管残联专干,广泛听取了意见建议,全面了解了残疾人的需求和愿望,为就业中心面向社会残疾人提供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积极到村(社区)做好摸底调查工作,起草建立中心规章制度,制定就业实施方案,严格把握就业条件,从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员类型着手了解,上门询问情况,做好甄别入选工作,好让真正需要并符合就业条件的残疾人得到就业。

  望海街道永福社区的沈佳伟,智力残疾3级。原本一家四口生活全靠父亲做泥水匠维持生计,谁知一场病痛带走了沈父,只留一家三口全部是智力残疾人,生活陷入困顿。xx了解到当时沈佳伟已满16周岁,但是还没有到18周岁的情况后,他向县人力社保局咨询,了解到年满16周岁可以参加工作,并缴纳社保。于是安排沈佳伟母子与2018年5月进入就业中心工作,目前不仅沈佳伟一家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沈佳伟本人的状态也因为在就业中心的学习和工作取得显著进步。

  为选择好残疾职工的工疗方式,他想方设法联系相关企业和经济人,以企业提供劳务外包的方式,让残疾人通过简单穿吊牌劳作进行工疗,每来一个新加工产品总要手把手地教他们怎么做,一遍不行二遍,二遍不行三遍,不厌其烦。让他们体会到劳动乐趣,忘掉残疾给他们带来的烦恼和痛苦。xx就这样手把手带就业中心的全体残疾人员工走上社会劳作的正轨,使他们在这里得到日间照料的同时,用工资收入减轻了各自家庭的负担。

  “我们要做就做最好的!”xx如是说。两年的摸索与坚持不懈的努力,就业中心在xx的手里已经形成一整套完整的管理体系,目前中心已通过“残疾人之家”星级考评。

  工作使得xx找到自信自强,树立了更加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在他看来,只要残疾人康复效果显现了,生活质量得到提升了,那么他所有的艰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作为一名肢体残疾人、一名为残疾人服务的中国共产党员,xx用赤诚的忠心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强烈的责任实现着“让残疾人过上好日子”的承诺;用真诚的爱心温暖着每一个残疾朋友!让所有人相信残疾人的未来一定会更美好。

  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主要事迹 篇4

  xxx,女,61岁,鸡西市视力一级残疾人,鸡西市盲人协会主席,创办了鸡西市xxx盲人医疗按摩所。14岁开始便永远与黑暗为伴,只能依靠双手感知世界。是鸡西市残联开办的盲人按摩技术培训班帮她找到了人生的方向。从最初开始按摩遭受冷嘲热讽,到技术精湛,攻克多种疑难病症,再到声明远播,甚至吸引了俄、日、韩等多国友人前来就诊。一路走来,她尝尽了生活酸甜,人间百味。从一间只有10余平方米的按摩诊所做起,到经营管理500余平方米的按摩医院,再到办起按摩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用自己所学倾力帮助和曾经的她一样的处于生命阴霾中的残疾人、下岗职工就业创业,她砥砺前行、从未停息。

  20xx年,xxx在残联的帮助下,在鸡西市娱乐西街贷款购买了一户二层楼的院舍,将按摩医院总营业面积扩大到了500平方米。按摩师也增至39名(其中残疾人按摩师20名),床位增至45张,成为一家初具规模的按摩专科诊所。

  身为盲人的xxx和伙伴们在艰苦创业的过程中,历经风雨,却从未退缩,他们互相支撑着、鼓舞着,克服了一个个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跨越了一道道布满荆棘的沟渠。也正是这样的经历,使得xxx更懂得了感恩与回报。她说:“虽然我有了一点点成绩,但我知道,是市残联帮着我从茫然无助到找到方向,从弱小无助的`一个人艰难生活成长到可以为许多残疾同胞撑一把伞。在我创业的路上受到了许多人的爱,我要将这些爱汇聚散播出去,让他们在感恩的土壤里生根发芽。”

  她在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创造了幸福生活的同时,也积极为广大残疾人和待业人员解决就业问题,并为社会一次次地奉献着爱心。

  小邓眼睛突然失明,对生活失去希望。他年迈的母亲经过鸡冠区残联的推荐找到了xxx。xxx在教他按摩的同时,为他讲了自己的经历,给他鼓劲,为他加油,终于带他走出阴霾。如今他的按摩诊所已经开到了俄罗斯,还娶了个漂亮的媳妇。每次通电话都邀请xxx去他那儿旅游呢。

  20xx年,在市残联的引导和支持下,xxx按摩职业培训学校成为鸡西市残联按摩培训基地,承接了全市的盲人按摩培训。开始时,她没有教学经验,残疾人特别是盲人学生们接受得较慢。她便和学生们一起反复讨论、实践,终于总结出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听得懂、记得牢、用得上,使教学效果得到了实质性的飞越。xxx在教学中一丝不苟,特别是对盲人学生,她更是倾注了大量心血。有的盲人学员不会盲文,她就免费教他们学会盲文。对盲文不熟练的,没法记笔记的学员,他就在下班后,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给他们录制磁带。

  丁丁是个盲人孤儿,福利院的院长把他送来学习按摩。xxx不仅免除了他的学费,还管吃管住。结业后又把他留在了本院工作。两年后,xxx又像送自己儿子一样把丁丁送到了沈阳市按摩学校继续深造。如今,他已经自己开了一家按摩诊所,实现着他自己的人生理想。

  二十多年来,xxx培训学员约4000余名,学生的结业合格率达100%,就业率达92%。为残疾人和有困难的学生减免学费1万余元。她培养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地,有的学生还把中医按摩带出了国门,为推广中医传统疗法做出了贡献。xxx教师团队多次被评为“鸡西市社会力量办学优秀教师”。按摩学校也荣获“黑龙江省社会力量办学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xxx的按摩学校先后对207名残疾人和366名下岗职工进行了按摩培训,合格的安排在按摩医院就业。现在在岗的残疾人按摩师18人,月收入在4000元以上。她以她特有的方式,去关爱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同时,xxx还多次为残疾人和灾区捐款、捐物,合计人民币5500多元,并为困难患者减免诊疗费达3万余元。

  自己事业有成,xxx总想着帮助残疾人创业。直接垫资40万元,帮助3名残疾人弟子创办了自己的按摩店,月收入达到了万元以上。还有10名残疾人学员在她的培训学校学会了按摩技术和经营理念,激活了自己的创业梦想,纷纷开办了自己的按摩店。

  20xx年5月16日,她通过市、省残联的层层举荐,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了全国残疾人自强模范及残疾人之家表彰大会。

  所有的苦难都是xxx成长的阶梯,所有的残缺只能让她的灵魂和爱更加完整。她坚信,只要坚守一颗善良、感恩的心,这个世界就充满光明!

  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主要事迹 篇5

  xxx,男,42岁,1974年5月7日出生于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大专学历,无党派人士。2002年3月和2014年5月荣获延川县“全县自强模范”2003年3月荣获延川县“全县扶残助残先进个人”2007年12月和2011年1月荣获延安市“全市扶残助残先进个人”。

  有这样一句名言:“上天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为了让你演出一段绝地反击的精彩故事”。我们的主人公xxx就是用自己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非常完美的诠释了这句名言。

  xxx出生于在延川县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他的降临对于这个小家庭来说,是如此的幸福美满。然而,命运却对他开了一个无情的玩笑,1岁时xxx因发高烧而导致大脑损伤,四肢残疾,语言障碍落下终身残疾,这个突然而来的打击对一个幼小的孩子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医生的结论也许对于很多人来说,都让生命中所有的色彩,黯然失色,生活都无法自理,更遑论前途如何了。在这样的病痛中,xxx经历了无比心酸的童年,当别的孩子玩闹嬉戏的'时候,他只能躺在床上含泪旁观,当别的孩子都到达学龄步入学堂的时候,他却被拒之门外,身体的痛苦和内心的煎熬让他经历了太多委屈和压力。但是,他没被命运的不公打倒,他如同一个蓄势待发的弹簧一样,所有的压力,都逐渐变成了他前进的动力,他试图改变自己的生活,向命运发起挑战。

  一、身残志坚,立志高远

  小学毕业后,再没有学校愿意接受他,没关系,他开始了自学,以惊人的毅力自学了初中的全部课程。从古今中外很多伟大的残疾人的经典事迹上,他渐渐明白,不是只有四肢健全的人,才能做出一番事业,他立志,一定要做个对家庭负责,对社会有价值的人!16岁之后,他对知识的渴求和提升自己的欲望愈发强烈。为了自食其力,他先后学习无线电器维修技术、学习钥匙修配技术。虽然通过这些实用技术,他已经能够自食其力,家人无不为之骄傲。但是这却都不是xxx的志向,他从小被病痛缠身,他内心,是多么想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让他身上的悲剧,不再重演到身边的人身上。于是他又开始努力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并且不断的拜师于县里有名气的老中医。三年的刻苦学习之后,他仍觉得自己所学不系统,理论实践还欠缺很多,于是他从1992年秋季开始,先后报考了安徽省高校科教函授部中医大专班、西安泰英培训学校。历经5年寒窗苦读,如愿以偿的拿到了两个学校的中医大专毕业证书。

  二、艰苦创业,妙手仁心

  有了很深刻的理论学习,xxx觉得是梦想转化为现实的时候了。1998年底,xxx不顾家人的反对和世俗的偏见,在延川县城南开办起了个体“南关二娃门诊”。刚开始,大部分病人只试探着开个处方,不买药。大家对他都是抱着怀疑的态度,甚至有歧视和嘲笑的目光。时间一天天过去,眼看房租、护士工资付不起,药品还是一粒卖不出去,别说盈利,本钱也快赔进去了。他心急如焚,但是本着对梦想的执着和内心强大的自信,他一直在坚守。直到1999年底“南关二娃门诊”逐渐取得了人们的信任,成功的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在成功创业之后,他从未忘记自己学医的初心,悬壶济世,治病救人。从1998年医学专业学校毕业办起诊所,至2013年15年期间,xxx先后为残疾人无偿义诊12000多人次,减免医疗费10万元以上。

  三、推己及人,助残为乐

  xxx在生存、经济条件逐渐好转的情况下,他又把精力放在了残疾人康复事业上,他深刻明白,残疾人是多么需要帮助和指引。他一路走来的经历,所有酸甜苦辣,都让他变得对同是残疾的人群,有着非比寻常的同情心。在自己能力逐渐增强的时候,一个声音一直在他心中越来越响亮,“我一定要为残疾人做些事情”!2008年12月底,在他多方努力之下,延安市卫生局批办了“延川县残疾人联合会康复门诊部”,这是全市唯一一家残疾人诊疗康复为一体服务机构。2010年1月1日,同样是在他的努力下,延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办“延川康健大药房”。他的事业逐渐大了,他对残疾人的帮助也变得更加直接和频繁。

  除了物质和经济上对残疾人的帮助,他本人还以“助残日”为契机,边义诊,边宣传,激发民众助残的热情。扶助残疾是一种社会美德,这一美德在xxx的心里比常人构筑的更有份量。通过助残日的义诊宣传活动,激发了广大群众的助残热情,形成了延川全县范围内的助残氛围。

  四、心怀大任,回馈社会

  xxx经常对人讲:“人活着就要奋斗,人生之路,再苦再难也必须走,要用自己的微薄力量,不断回报社会”。xxx不仅这样说了,也这样做了。他克服自身困难,先后多次到偏远乡村义诊,送医送药到乡村。几乎走遍了沿黄三乡镇的偏远村庄。即便困难重重,举步维艰,他都没有放弃过自己坚持的脚步!生活的压力也许压弯了他的脊梁,但却从没有压倒他做人的品格!

  为了更好的帮助残疾人解决生活和就业问题,xxx通过多方考察,认真学习后,于2014年4月投资260余万元开始筹建“延川县爱鑫服饰有限公司”。从前期租赁土地,构建厂房,购置设备,厂子建成之后,立刻为35名贫困残疾人解决了就业,未来还要努力让100名贫困残疾人有稳定的就业岗位,共同富裕,实现同奔小康。

  五、天道酬勤,有徳者彰

  论语里有过这样一句话,“君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皆济天下”!xxx正是这样的有德君子,他以残缺之躯、勤奋之心、悲悯之情、凌云之志、谱写了一曲身残志坚,大爱无疆的青春赞歌

  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主要事迹 篇6

  xxx,男,汉族,1966年6月生,小学文化,家住左家乡蚂蚱河村,现任蚂蚱河村残疾人专职委员。“我常常忘了自己是一名残疾人,在我看来,不逃避现实,勇于拼搏,创业者也没有残全之别。”49岁的xxx,用艰难创业的奋斗过程诠释着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对人生的感悟。

  1982年,xxx因家庭生活窘境而辍学打工,当时吃苦耐劳,意气风发的他梦想着干出一番事业,然而,命运跟他开了一次不小的玩笑。17岁时,他因意外,造成肢体残疾,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他迷茫过,消极过,折翼的雄鹰并没有因此断掉翱翔的念头,最终他选择勇敢的面对这一些,重新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18岁,他踏入社会这个大熔炉,与命运顽强抗争,一路摸爬滚打,一路风雨泥泞,在党和政府惠残政策的帮助下,他有了自己的房子,组建了温馨的家庭,创下一份拥有31个大棚的食用菌产业,叙写了身残志坚,质朴平凡的人生路。

  “我从不认为自己肢体残疾就可以回避责任,做生意哪有一帆风顺的,创业难,残疾人创业更难,但我不能因为自己残疾就碌碌无为过一生。”当我问起他的创业历程,xxx语气中多了几分坚定。他在创业前,除了种地没有赚钱的其他办法,2013年,在参加完县残联组织的技术培训会后,xxx决定种植食用菌。刚开始的他,一无技术,二无资金,在乡政府的帮助下,他成功申请贷款10万元作为创业启动资金,开始了创业的第一步。当时的xxx在食用菌种植领域还是一个“门外汉”,他想尽一切办法克服技术上的重重困难,在乡政府安排的老种植户的引导下,凭着虚心求学,大胆创新的精神,靠着坚强的毅力,精心的经营,在第一年,食用菌便有8万元的收入。成功的第一步使xxx干劲更足了,随着不停的摸索和经验的积累,他的种植技术不断提高,种植规模也不断扩大,xxx靠着自强自立和努力拼搏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开拓了一番新的事业,可是看着和他一样的残疾人,生活依然很困难,xxx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忠厚实在的他有一股闯劲和干劲,更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在食用菌种植期间,他积极带动其他残疾人就业,开拓他们的眼界,增强他们面向社会生活的坚强自信心。仅第一年,xxx发出的工资就达5万余元,他还积极动员周围村民种植食用菌,毫无保留的给予新的种植户免费技术指导,成为全乡残疾人自强创业的模范。经过三年艰难的打拼,xxx目前已搭建大棚31个,种植食用菌6万余袋,年收入达6万元,每年带动就业人数10余人。

  残疾人本身就特别需要他人和社会的关爱,而xxx却做到了去关爱别人。从他担任残疾人专职委员以来,在发展种植好食用菌的同时更是扑下身子一心一意为残疾人服务,他工作求真务实,勤奋努力,在残疾人专职委员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不断提高自己,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身残志坚的'xxx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体残疾怨天尤人,而是自强自立,敢于面对现实,乐于面对生活,勇于面对挑战,以平淡的心态面对人生,虽说在别人看来,他没有传奇故事,但他积极进取,勇于拼搏,乐观向上的开拓精神改变了他的人生。他常说,“是政府帮助我,找到了自食其力的路子,减轻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而我们更坚信,创业者没有先后之序,没有大小之分,更没有残全之别。身残志不残!身体的残疾给他心灵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他没有被这压倒,他,一个平凡的人,他要在创业的道路上走得更远,飞得更高。残月依旧照乾坤!希望他的事迹给所有身患不幸的残疾人一个启示:弱者不是残疾人的代名词,怜悯和同情不是他们的期待,创造与奉献才是他们真正的追求!

  目前,xxx的食用菌产业已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他表示,他一定不辜负各级残联对他的期望,他争取把食用菌发展的更好,并开辟出更多的就业岗位,让更多的残疾人得到就业,带领更多的残疾人,走出一条自强创业的新路,为创建和谐社会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主要事迹 篇7

  xx,1963年11月29日出生在巴州区梁永镇寨门村一个普通百姓家庭,有过3年多的快乐童年,三岁时,命运和他开了一个玩笑,小儿麻痹症使他双下肢重度残疾,失去行走的能力。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家人没有放弃他,在别的孩子背着书包上学的时候,家人也把他背到学校,让他读书识字,后因种种原因,他辍学了。

  为了以后能自力更生养活自己,1976年刚满12岁的他走上了拜师学艺的道路,跟随一个补鞋师傅学习了三年补鞋,每天早出晚归,付出了超出正常人几倍的努力。期间,看到和自己同龄的孩子还在读书求学,他消极过,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最终他选择了勇敢面对这一切,重新树立起生活的信心。就这样,他用他那半截的身躯,从事过补鞋,养猪等多项工作,不但养活了自己,还接济了家人。

  1994年,三十而立的他有了不满足,觉得不能就这样仅仅养活自己,而是要生活得更好,能为社会做点什么。仅仅只是读了1年书的他开始学习电器维修,其中的艰难只有他自己知道,不懂电路知识就死记硬背,不认识字就向别人请教,别人都回家休息了,他还在修理铺看电路、认标识,不知烧坏了多少机器,赔了多少客户的机器。终于他熟练掌握了修理各种家用电器及电机的维修技术,目前已成为梁永镇家喻户晓的维修能手,每年纯收入达10万元左右。

  xx靠自身努力,不等不靠,走上了致富的道路,提高了家人及自己的生活品质。但他没有忘记回报社会,他深知在身边还有很多像他这样身残无助的人,他想到了帮助他们。20xx年,他用多年的积蓄在梁永镇街道开办塑料厂,聘用员工15人,其中残疾人有14人,解决了部分残疾人的生活困难,也树立了部分残疾人的生活信心。虽然塑料厂后因市场等多种原因而关闭,但他帮助更多残疾人的想法一直没变。

  20xx年春,他拖着残疾的身体,到梁永镇升平村考察,看到了大片撂荒的土地无人耕种,产生了利用撂荒土地开展农业养殖项目的念头。xx与升平村村民蒋新华取得联系,在该村租赁撂荒土地120亩,买了30头种牛、50头种羊、维修加固2口堰塘计70亩,放养鱼苗10万尾,新建巴山土鸡养殖场一个,存栏10000多只,累计投资达60多万元。当时,环境很艰苦,一是缺资金,这笔不小的资金除了自己历年的积蓄就是从亲朋好友处借;二是缺技术,当时xx在农业养殖领域还是一个“门外汉”,他想尽一切办法克服技术上的重重困难,凭着虚心求学、大胆创新的精神,逐步走出困境,在20xx年底初见成效。xx靠着自强自立和努力拼搏的.精神改变了自身命运,开拓了一番新的事业。同时他看到升平村有几个残疾人生活依然十分贫困,xx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忠厚实在的他有一股闯劲和干劲,更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他脑海中又萌生了一个想法,就是要用自己的能力再次帮助这些残疾人就业,目前在他种养殖基地有职工26人,其中残疾人24人。

  残疾人本身就特别需要他人和社会的关爱,而xx却做到了去关爱别人。有理想、有目标,才能有未来,xx计划在20xx年再投入100万元,再建120亩的皂角园和70亩的葡萄园,同时加大对肉牛、肉羊养殖的投入,拓展市场,打造一个残疾人就业实训基地,更好地为当地残疾人服务。

  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主要事迹 篇8

  xxx,男,汉族,初中文化,现年55岁,xx县柑子镇桅子村5组建档立卡贫困户。

  身残志坚,不向命运低头

  幼年时的xxx得了一场重病,然而几十年前的桅子村交通不便,未能及时得到治疗的他患上了小儿麻痹症致右脚残疾,从此劳动力也基本丧失。

  1988年,父亲离开了人世,留下母亲一人独力抚养带大兄弟四人。等到三个兄弟结婚独立生活后,因不愿打扰他们的生活,成为他们的负担,xxx和母亲相依为命。他决定在自家山周围摘野菜、采药材,用贩卖来的钱贴补家用。从那以后,xxx无论天晴下雨,每天都是一瘸一瘸的上山,然而大多时候因地势陡峭、雨天湿滑等原因无功而返。得来的钱对这个家庭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但xxx也从未放弃过!

  精准扶贫,点燃致富梦想

  20xx年对于xxx来说是充满希望的一年,随着精准扶贫的深入开展,他被镇村评定为桅子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在第一书记及驻村工作组的帮助下,为自己规划了一条脱贫致富路。他先是申请到了C级危房改造的项目,对年久破败老房子和泥泞的院坝进行整改,彻底改善了母子二人的居住环境,xxx平日里在院子里种些花草树木,有空就到村图书室翻阅一些种植书籍学习,慢慢的积累了点苗木花卉栽种培育的经验,他决定向村上申请小额贷款,弄一个花卉培育地,他争取到了两万元小额扶贫信贷,并邀请县乡两级农技专员为自己规划花卉苗木培育项目,20xx年初种植花卉苗木200余株,他通过向县农业局技术专家学习苗木栽培技术和购买了许多花卉苗木培养专业书籍自学研究,很快他就掌握了营养钵调配、插苗、等专业技艺。

  20xx年8月xxx成功注册了xx县丰景苗木培养场,扩大种植花卉苗木,发展中药材种植。20xx年底他们家就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自己成功脱贫了,事业也有了初步规模,能不能帮助村民一起致富呢”,他积极动员周边农户一起发展中药材种植,全村30余户村民共种植黄精100余亩,20xx年实现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收400余元。其中有6个村民在吕建平的培育场务工,每人每月可收入1000余元,xxx还参加了电商培训,在淘宝网开辟网上营销渠道,拓展花卉和中药材(黄精)销售市场,花卉和中药材通过线下销售到重庆、达县、广安等周边地区。xxx说,他一定会坚持将花卉苗木和中药材(黄精)种植事业做下去,还要扩大规模,带领更多的乡亲们脱贫奔康。

  家庭和睦,微笑奔康

  xxx家庭和睦,团结邻里,乐于助人,是邻里眼中的“模范家庭”。他用实际行动带领村民构建和谐村庄。通过努力,他是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是村民们眼中的“人生赢家”。

  20xx年底,四川省作协创作办主任马平来桅子村写生,xxx及其事迹激发了马平的创作灵感,以xxx为引子创作了反映脱贫攻坚题材的中篇小说《高腔》。20xx年小说《高腔》被改编为同名话剧。20xx年在成都首演,xxx作为特邀嘉宾出席首演式,并与作者、导演、演员合影留念。

  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主要事迹 篇9

  小宇,男,汉族,1967年生,肢体残疾,中共党员,上海市徐汇区人,现上海“小雨亭”刻字工艺品商社经理,系上海市肢残人协会副主席。他先天性成骨不全,导致下肢严重残疾,没有进过一天校门,参加远程大学教育,取得了英语自考多项单科结业证书。1991年创办“小雨亭”刻字社,从100元的启动资金滚动发展,现已成为年营业额60余万元的中型服务企业;解决了15名残疾人和下岗工人就业,曾被评为上海市肢残人百强明星和自强模范。

  在繁华的大上海长乐路,有一家刻字工艺品商社名叫小雨亭。创办这家小雨亭的主人叫小宇,先天性成骨不全,连打喷嚏或在床上翻身都可能骨折,严重的话,甚至可能导致死亡。他的生命就像玻璃一样脆弱,成了“玻璃娃娃”。小宇十三四岁时,30多年来他至少骨折过40多次,导致全身畸形,其痛苦令人难以忍受!

  小宇母亲是着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王梦云,六十年代曾在《智取威虎山》中扮演李勇奇母亲。儿子将永远是个残疾人,她内心的酸痛只有自己体味。为了给儿子治病,她带着小宇跑遍了北京、上海所有的大小医院,但专家都说当前还没有治愈的希望。因为肌肉萎缩,也无法整形,儿子两条腿和肢体的其他部分逐步地都弯曲变形了。残疾已经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小宇不能和其他正常孩子一样生活、学习,非常痛苦,但他也理解到痛苦伤心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坦然地去面对残疾,勇敢地去抗争,生活才能美好。

  知识丰富了他的精神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宇开始要学一门技术以谋生,终于在一家刻图章的小店当起了学徒。虽然工资只有36元钱,却拥有了第一份工作,日复一日他风雨无阻地上班,因为这是他融入社会自食其力的开始。一干就是5年,功夫不负有心人,小宇在这里学到了很多东西,为他的创业奠定了基础。他说:“机会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任何摆在你面前的机会都不要错过。”1991年,他萌发了自己创业的念头,得到父母和朋友的支持,创办了“小雨亭”刻字工艺品商社。开业至今,经过17年的发展,现在拥有两家门市部、一间工作室,面积加起来也有200多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30余万元,一年的`营额将近70万,公司共有12名员工,一半是残疾人。对于这点,小宇有他自己的想法:“生意场上各种各样的企业家很多,如果单单跟别人比每月能赚多少钱,我远远比不过别人,但是能够协助身边的残疾朋友,真正做一件对社会有益的事,对我这样的残疾人来说,比赚钱有着更大的意义。”小宇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先后担任上海市肢残人协会副主席、市残联青年委员会主任,2002年被评为上海市自强模范,2003年被评为徐汇“十佳青年”。2004年春,小宇与一位温柔贤惠、楚楚可人的上海市坐式排球运动员共结连理,迎来了美好的生活。

  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主要事迹 篇10

  xx,女,汉族,1973年生,视力残疾,一级钢琴调律师,xx市人。现北京新乐钢琴调律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系中国音乐家协会钢琴调律分会会员。幼年患先天性白内障双目失明。22岁毕业于北京盲校钢琴调律班。2002年10月创建北京钢琴调律网,2004年出版《xx:耳边的世界——中国第一位女盲人调律师的自传》,同年12月被xx卫视和新浪网评为《感动2004》十大真情人物。

  盲人钢琴调律师xx的故事有点传奇,但都是真的。3个月大的'时候,因为先天性残疾,xx被父母遗弃,是姥姥收养她并抚养成人。

  xx自小对音乐比较感兴趣,学过很多乐器。自打学调琴开始,她每天总是十三四个小时泡在钢琴边,仔细摸,用心记。学调律还必须会修琴,一个盲人手拿锤子钉钉子、刨子刨木头,受伤总是难免的,学习调律那段时间,她手上就没有一块好肉。

  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主要事迹 篇11

  xxx,1988年参加工作,后因在部队工作中发生意外导致肢体残疾。20xx年3月由档案局转到xx残联工作至今。从事残疾人工作以来,对工作从不推脱,一直以开朗、豪放的精神感染着每一名残疾朋友和xx残联干部职工。

  在xx残联人员少、任务重,全县“脱贫攻坚”背景下,凭借着热爱残疾人工作的'一腔热情,全身心投入到残疾人事业上。把维护好残疾人切身利益作为残疾人工作者追求和目标,他经常走家串访,主动帮助残疾人排忧解难。尽管走路不方便,依然坚持带着微笑去了解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庭情况,并通过与残疾人本人及家属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和掌握他们的实际困难,利用相关政策给予解决。他甚至累到不能走路打吊瓶,也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

  他关心残疾人的疾苦,在工作中始终如一地坚守“军人本色”,用自己的爱心换取残疾朋友满意和放心。

  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主要事迹 篇12

  xxx,20xx年1月出生,来自我县罗阳镇碑排社区恩岱洋村,性格开朗、乐观。由于先天原因,不幸造成视力残疾一级。小时候经常受到小朋友的`欺负,多年一直生活在自卑中,那时她总是躲着别人,不敢和别人说话,但是接触柔道后,柔道改变了她的命运,让她找到了自信,让她有了追求。20xx年2月由县残联选送至浙江省盲人柔道集训队参加集训,集训期间这位小将充分发挥顽强拼搏、奋勇争先的精神,于20xx年全国盲人柔道锦标赛女子组48kg级比赛中一举拿下全国第三名。20xx年5月,我县小将xxx沉着稳定,牢记教练的动作要领,喜获全国盲人柔道锦标赛女子组48kg亚军。

  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主要事迹 篇13

  他从小就被认定为重度残障人士,但身残志坚,创办的企业在梧州当地成为行业典范,先后获得梧州市“西江青年先锋”、优秀民营企业家等荣誉称号。他就是梧州市翱翔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的创始人xx。

  在今年5月举行的“中国梦+青年力量”广西青年创业创新大赛中,xx荣获二等奖。在梧州,他被视为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代表。他将民族团结进步引进企业管理,率先把自己的公司打造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企业的同时,引领打造了一系列优秀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企业,用文化创意浇开民族团结进步之花。

  自强不息,奋发向上

  今年5月15日全国助残日前夕,xx分享了自己的成长历程,希望鼓励更多残疾人自强不息奋发向上,活出别样的精彩人生。

  xx年幼时便身患残疾,腿脚不便。他上初中时因无法自理,只能无奈退学。退学后的他在大街上摆过地摊、卖过唱片和书……生活的艰辛没能把他打倒,反而让他坚定了一个信念:坚强地活下去,拼出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

  之后,xx到广东一家日资企业打工。在这家日资企业,他第一次看到了电脑,看着人家熟练操作的样子,他傻眼了。没办法,只能从一些简单的工作做起。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xx买了许多电脑绘图工具书,不断给自己“恶补”,很快,他就掌握了电脑绘图技能。

  xx出色的工作能力得到了企业领导的赏识,不久他就被提拔担任车间主任。xx并不满足于此,把眼光投向企业管理方面,开始为自主创业打基础。

  返乡打拼,闯出新天地

  在经历10多年在外地打工的生活之后,20xx年,xx决定回乡发展。因为是残疾人,他的就业之路并不顺利。

  “那时,面试官看我是个残疾人不想录用我,我对他们说,给我3个月的时间,这期间我不要工资,如果没有给公司创造价值,我自己主动走人。”尽管xx语态轻松,可其中的辛酸只有他自己清楚。

  20xx年,xx创立了自己的公司。曾经吃过的苦,让他知道了脚踏实地的重要性。一番打拼,他把一家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广告公司,发展成为当地市场上的新兴“宠儿”。

  20xx年,xx还建起了厂房,打造了一条集自主研发、加工生产、仓储及安装于一体的产业链。如今,他已经成为三家不同行业公司的企业老总。

  民族团结,进步促发展

  公司逐渐步入正轨后,xx开始“反哺”社会。

  xx对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重视和热情,源于20xx年。一次,热心公益事业的他探望慰问孤寡老人和山区学校学生,孩子们艰苦的.学习生活环境让xx内心受到了极大的触动。“很多农民工外出打工,留下了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孩子们在简陋的环境中学习,对他们的成长有所影响。”于是xx定期去探望慰问并支助困境学生。同时,他启动了“青年创业孵化小营地”项目,与梧州学院合作,创造了200多个就业岗位。

  “当年弱小的我曾得到过很多朋友的支持与帮助,如今,我也希望能充当桥梁和纽带,让更多人听到奋斗的声音,让民族团结进步更有凝聚力。”xx说。

  对于民族团结进步与企业发展的关系,xx说,自己创立公司10多年,多数与来自各地、各民族的客户打交道,“企业要发展就要适应企业的本地化管理需要,努力塑造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企业。”

  日常工作生活中,xx加强对员工在民族团结进步方面的学习教育,在公司显眼的地方悬挂宣传标语,在内部张贴相关少数民族挂饰、贴画……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xx率队与相关部门合作举办了多场民族团结进步主题的活动,比如“二月二”客家文化节、民族团结进步文化教育宣传周(月)等。

  xx用实际行动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践行者,在他看来,民族团结进步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势在必行,他将着力营造各族职工和谐共处的企业文化氛围,奏响民族团结进步与企业发展的“双赢”乐章。

  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主要事迹 篇14

  在梧州,有这样一位残疾人,他运用灵活的脚法和独到的手法为众多顾客按摩理疗保健,他就是爱心保健院的创始人,盲人按摩师xx。

  按摩推拿是一门技术活,对于正常人来说尚且不容易,何况是盲人?但是xx利用自己所学和丰富经验,在传统中医按摩理疗的5个基本技法上,独创了26个按摩技法,还给这些技法起了富有文化内涵的名称,例如“脚蹬风火轮”“老虎下山”“金鸡独立”“背上溜冰”等,使得整个按摩流程更加科学、精准、舒适,成效也更加显著。

  有好技法,还要有施展的平台,爱心保健院便是xx一手打造的按摩理疗技术展示的大舞台。xx年轻时曾在玉林医学专科学校就读中医针灸推拿专业大专班,毕业后入职玉林的医院从事推拿理疗工作,之后又到广东封开做推拿理疗。1998年,27岁的xx毅然从广东回梧州创业,跟随他的还有矢志不渝支持他的女朋友梁婷。

  经过xx一番精心筹备,在梁婷的悉心协助下,梧州第一家专业按摩推拿理疗机构——爱心保健院应运而生。“办完营业执照,我们就去办理了结婚登记。”说起当年爱情、事业双丰收的经历,xx既自豪又幸福。

  虽然爱心保健院的开设填补了当时梧州保健行业的空白,但是创业并不容易。在租赁场地、购买设备和招收学徒后,xx前期筹备的资金已所剩无几,甚至连洗衣机都买不起,当时的xx和妻子只能自己手洗毛巾、床单等,坚持为顾客提供专业、合格的按摩理疗服务。

  由于xx按摩技法到位、舒适,加上妻子梁婷也配合做针灸、足疗等保健业务,爱心保健院的名声鹊起,顾客纷至沓来。爱心保健院从创业初期的'5张床位,到后来增开3家分店,再到如今4家门店整合成一家拥有近40张床位和20多名员工的专业针灸按摩理疗机构。为此,xx投入的不仅是资金,更多的是心血和汗水。“我愿意做丈夫的听众、帮手,我就是他的眼睛和拐杖。”妻子梁婷坚定地说。

  爱心保健院里的按摩师大部分是盲人,“弘扬中医文化和帮助残疾人就业,不是我一个人就能做到的事情,但我会带动更多残疾人加入保健行业。”xx说,按摩机构的发展,为残疾人提供了就业岗位,让他们有了稳定的工作,也学会了一门手艺,“我会以实际行动,以残助残,帮助更多残疾人过上好日子,提高生活品质。”

  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主要事迹 篇15

  被残疾人称为"好帮手"、"贴心人"的县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阙,1991年至1994年曾兼任第一届县残联理事长,1998年5月,一纸调令又将他调到残联任理事长。到残联后,他所面对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但他很快进入了角色。功夫不负有心人,阙带领全县残疾人工作者实施的"松阳县残疾人扶贫攻坚"工程得到了组织和社会各界的认同:20xx年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等国家部委评为"全国残疾人扶贫工作先进单位"。6年来,他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怀着对残疾人,特别是被贫穷的锁链羁绊着的那些贫穷残疾人的一片诚心、爱心和热心,竭尽工作,默默奉献,连续几年被评为县级先进工作者。

  他,是一位古道热肠和充满事业激情的扶残帮困工作者。

  到残联后,阙是怀着对残疾人的深厚感情投入到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中去的。带着这种感情,使他产生了为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奔走呼号的源源动力。刚巧在1997年县残联开展了一次全县贫困残疾人调查工作。当时,松阳县乡镇的贫困人口多,家境贫寒的残疾人也多。据调查统计,全县有贫困残疾人2950名,占全县贫困人口总数的46%。面对众多贫困的残疾人,特别是在下基层时听到那些连温饱都成问题的残疾人那强烈而悲切的呼声时,他的心灵被震撼了,一种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油然而生,深深感到自己肩上的重任,他暗下决心,一定要竭尽全力帮助贫困残疾人摆脱贫困。

  由于当时县残联是个不起眼的小单位,资金相当缺乏,扶贫资金就更不用说了。面对如此困境,他深知残联一个单位的力量是渺小的,恰似一滴水珠,沧海一粟,只有数不尽的水珠汇入"扶贫攻坚计划"的大海,才会产生翻江倒海的力量。于是,他把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作为实施该计划的突破口来抓,运用电台、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介,宣传实施"残疾人扶贫攻坚计划"的主要内容及意义。为了筹措残疾人扶贫基金,他多次跑县委县政府找领导。他积极主动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动了县委县政府的领导,1998年8月县委办县政府办联合发文件号召全县干部职工开展了向"残疾人扶贫解困基金捐一天工资,献一份爱心"活动。他的真诚,他的耐心细致、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也感动和激发了全县广大干部职工节省下自己的"一天工资"将爱心献贫困残疾人的热情,加入"扶残助残"的行列。这次捐款,为扶持残疾人打下了基础。同时,发动机关部门和企业单位与中小学校的贫困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结成长期帮扶助学对子,这些学生每学年人均能得到600元的捐助资金,保障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大东坝镇二滩坝村一位近不惑之年的盲人梅立科,从小双目失明,而妻子是个精神病人,女儿又不是亲生的,家庭经济毫无来源,是乡村里出了名的贫困户。1998年10月,阙理事长知道这一情况后,让工作人员找上其家门,并亲自与大东坝镇领导协商,送他去参加了盲人按摩培训。如今,老梅在残联的帮扶下开了家盲人按摩院,生意日益红火。面对阙理事长的帮助与支持,他感慨地说:"阙理事长是我生命中碰到的最重要的人,没有他,我真的以为这个世界永远是黑暗的。"

  多年来,阙与残疾人广交朋友,建立了"血肉"、"鱼水"关系。他的真情深深触动了松阳的残疾人,他们有话愿跟他讲,有困难愿找他帮忙,都把他当成贴心的"娘家人"。这种真情,是最撩人心弦的。

  他,是一位对工作孜孜不倦和富有奉献精神的扶残帮困工作者。

  阙干工作有一股子拼劲,凡熟悉他的人都说他是个实干家。他常说在其位,谋其政,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好。

  经过他的'努力,县政府相继出台了残疾人优惠政策、扶助残疾人若干规定及残疾人扶贫攻坚计划,形成了县乡两级残疾人服务社的组织网络,以上措施办法的出台,为残疾人扶贫攻坚计划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政策扶持,残疾人真正得到了实惠,有1248名贫困残疾人享受减免照顾,残疾人的整体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逐步提高。

  1998年以来,残联围绕扶贫计划的总体目标,根据松阳县的山区特点,通过"万人结对"、"万人种养、共奔小康"及"进千村万户、扶贫奔小康"等扶贫行动,走出了一条有松阳特色的扶贫之路。期间,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贫困残疾人的状况,先后开展了三次全县性的贫困残疾人情况调查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调查。在调查过程中,阙爬山越岭,走进千家万户,有时要走山路30多华里,晚了就在残疾人家中住宿,与残疾人同吃同住,有时一住就是几天几夜不回家。

  在扶贫帮困的路子上,阙认为"授人以鱼,莫若授人以渔"。如果让更多的残疾人学得一技之长,则可以带动一大批人勤劳致富。于是,他想方设法开展送科技下乡扶贫活动,每年免费在乡镇举办3—4期残疾人科技培训班,组织残疾人进行香菇、名茶、干水果、蔬菜类的培育管理,畜禽类的养殖技术以及电器维修、缝纫、理发业和工艺品加工等内容的培训。广大残疾人通过培训,掌握一技之长,走上脱贫致富路,我县的残疾人开发的种养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为了以点带面,辐射带动更多的残疾人走上致富路,先后建立了6个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各乡镇涌现了各行业的致富典型。西屏镇西坌村的残疾人杨裕宗开发的养殖基地,每年养猪出栏商品猪500多头,养鱼60亩,还搞山地开发水果,生态种养,年收入可达3万元,并带动6名贫困残疾人脱贫;三都乡酉田村残疾人叶木生是在县残联扶持其xx元资金开始开发起来的水果基地。在建此基地过程中,阙理事长亲自为他送资金、送化肥、送苗种。通过几年的发展,小额信贷资金累计达68.7万元,并开展了"一帮一"、"众帮一"等结对扶助活动,扶持3223名贫困残疾人从事种养业、手工业和家庭副业,贷款回收率达98%。20xx年9月8日原省长柴松岳、副省长章猛进来松阳调研时评价说:"松阳县残疾人扶贫工作政府重视,政策到位,工作扎实,措施有力,抓得有声有色。"

  残疾人富了,阙为此感到欣慰。"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为了松阳的残疾人能脱贫致富,阙耗费了大量心血,赢得了残疾人的信任和拥护。发展的道路是坎坷的,肩负的重任是艰巨的,阙干劲还是很足,脚步仍很稳健。他信言:为了残疾人能拥有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不论碰到什么困难,只要我们有博爱的胸怀、诚挚的爱心,相信松阳残疾人奔小康目标的实现是有日可待的。

【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主要事迹】相关文章:

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主要事迹02-24

残疾人先进个人主要事迹材料范文11-30

残疾人先进个人主要事迹范文(精选10篇)06-20

残疾人的主要事迹01-20

残疾人的主要事迹12-22

残疾人先进个人主要事迹材料(精选11篇)03-07

残疾人就业工作先进个人主要事迹范文(通用14篇)12-20

先进个人主要事迹02-08

卫生工作先进个人主要事迹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