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的护理质量管理探讨

时间:2023-03-27 19:48:37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血液透析的护理质量管理探讨

        血液透析的护理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加强护理质量管理,不断完善服务方式,使患者满意是护理管理的中心任务。对于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需要进行长期血液透析治疗来延长生命,如何减少患者的并发症,提高其生存质量和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得到高品质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本血液透析中心依照2010版血液透析标准实施对血液透析中心的有效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首先评估目前影响血透护理质量管理的主要因素
        根据目前本血液透析中心管理的现状,找出影响血液透析护理质量全过程的6个关键因素:(1)环境布局欠合理,复用消毒间与水处理间同室,操作者无防护措施;(2)各种制度欠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护士风险意识薄弱;(3)血液透析护理质量评价指标覆盖面不全,部分环节有漏洞;(4)护士参与管理意识不强;(5)透析病人及透析病历管理方法老旧;(6)血透操作欠规范,缺乏统一标准。
        2 根据以上因素,制定整改计划
        改进整体布局 根据本血透室现有环境条件,注重环境规范、对工作流程的省时、便捷、流畅,环境美化、舒适等因素,重新规划功能齐全、科学合理。整体环境全面重新装饰。
        3 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
        3.1建立各项规章制度  根据现代护理质量管理的原则及2011版血液透析标准要求,对血液透析中心实施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制定并完善血液透析中心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技术操作规程和各项工作流程;制定包括消毒隔离及监测制度、探视制度在内的共12项血液透析制度;制定和完善质量监控小组成员的职责;并随时进行检查,定期考核,必要时反复、强化学习,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位。
        3.2加强护理人员的技能培训  透析中心的护理质量的高低与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成正相关[2]。加强透析管理的首要前提是血液透析中心的护理人员必须通过3~6个月的专科培训,熟练掌握各种与血液透析相关的专科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并通过考核合格后才能独立上岗。工作中应组织多种形式的在职培训,在强化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学习血液透析的新业务和新技术,使护理人员不断提高专科护理能力。重视护理人员的质量管理及法律知识的培训,使每个人都有参与科室护理质量管理的意识。此外,应强化服务意识的培养,主动热情地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4 建立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4.1结合血液透析中心的护理工作特点,建立有针对性的、全面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评价标准要体现对病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护理成本及患者满意度等多方面的综合、全面评价护理质量。
        4.2建立常规血液透析质量督察与持续改进制度,使其常规化、规范化,每月以护理人员三级检查为主,采用PDCA质量循环法来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4.3采用多种质量控制手段
        4.3.1采取全员质量管理  将急救物品及急救技术、消毒隔离、护理技术操作、护理文件书写等护理质控重点项目的自查和互查授权给每位护理人员,护士长随时抽查,及时掌握或发现影响护理质量的隐患,发现问题,立刻纠正和解决,杜绝医疗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另外,护士长应规范操作流程,学会归纳总结,如我科制定的血透“四查八对”(预冲管路前、穿刺前、上机前、上机后查;对姓名、机型、透析器消毒日期、透析程式、脱水量、透析时间、肝素用量、透析液电导度);上机“五步骤”、下机“六步骤”等,以便于护士掌握。
        4.3.2抓关键环节  在治疗护理过程中,一些关键环节技术操作质量的好坏与成败,可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甚至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因此,要把质量控制重点放在控制关键环节上,如:上机前,透析器与血路管道是否连接正确;A、B 透析液吸管是否正确插入浓缩的A、B透析液桶中;上机后,静脉壶是否放入空气检测器内;静脉血路管是否放入静脉夹内;透析液的电导度、温度及血流量是否调至所需值;肝素的用量及超滤量设计是否准确等。抓重点服务对象(如新透析者、急危重症病人、肾移植、手术前后病人)等;重点监控对象(新上岗护士、进修护士)、重要时段(上下机、节假日、夜班等);护士长应随时掌握操作质量的动态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技术操作中的复杂和疑难问题要亲自指导或操作,并通过落实技术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控制全程的技术操作质量,确保血液净化操作优质、高效、安全。并注意将护理检查结果与奖惩结合,有利于调动护理人员参与质量控制的积极性。
        4.3.3 计算机软件管理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可采用计算机护理质量管理软件,使护理管理数据化。设置透析中心内护理工作的所有内容及质量评价指标,将每次检查的结果录入,进行汇总、统计、分析、查询,使单项护理质量趋势一目了然。并采用计算机管理血透病人及病历,使管理规范化。

        4.4 强化科室的感染管理,杜绝院内感染 
        4.4.1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无菌技术操作,工作人员、病人及陪护人员进出血透中心都应更换专用鞋,专用鞋要做好定期清洁和消毒,中心内用明显的线条划分为清洁区和感染区。为病人操作前后应严格洗手,为病人穿刺时需戴手套,并要求一人一更换。透析中心内应安装层流空气净化器,每天定时开机进行空气消毒,并注意空气湿化提高消毒效果。保证每月做一次空气细菌培养对环境进行检测,环境空气细菌菌落总数≤200cfu/cm、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 ≤10cfu/cm、医护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 ≤10cfu/cm。此外,为减少室内污染,应限制对病人的探视,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控制人员的流动。
        4.4.2 做好感染性疾病病人的隔离。首次透析病人应常规检查肝功能、肝炎病原学、HIV抗体等化验检查,长期透析病人应每半年复查一次,根据病情及病原学结果做好隔离安排,感染性血透患者安置在隔离透析间,专职工作人员,专用透析机,室内所有物品专用,认真做好标准预防和双向防护。       5 注重风险意识管理  
        5.1 建立风险预案  血液透析需要体外循环,各种治疗参数的变化都有可能危及病人的生命,且随着透析病人中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继发性肾病病人的逐年增多,透析患者日渐老龄化,在透析过程中或在结束时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建立各种风险预案,而且应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及演习来增强护理人员应对风险的能力,保证病人的治疗安全。严格执行操作流程,护理人员应树立风险管理意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密切巡视,定时监测各种治疗参数、观察指标、病人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准确把握每个患者的情况,预测危险因素,杜绝和防范各种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对任何一起护理缺陷,都应追查原因,明确责任,完善操作流程。
        5.2 积极开展个性化的健康教育  为保证病人透析的效果,延长其生命,提高生活质量,除了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之外,患者本人对透析知识的了解及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由于多数透析治疗病人,都缺乏透析的相关知识和自我防护知识,且缺乏治疗的信心。因此,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中应关注病人的心理问题,了解病人的情绪动态,及时给予心理疏导。通过健康教育的途径帮助病人及家属正确地认识疾病的病因、病情的发展和治疗的情况;针对不同的病人采取个性化的指导,有利于病人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和理解,真正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透析病人主要加强对饮食、干体重、服药、运动等的指导,促进病人良好健康行为的形成,积极鼓励病人回归社会,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增加家庭经济收入,减轻家庭及社会的负担,体现自身的价值,也能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6 规范透析文件书写
        护理人员应从法律的角度认真对待透析文件的记录,记录要真实、客观、及时、准确。透析中心应做到护理表格的统一,规范记录的内容、格式、表述形式,使护理记录能及时、准确地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
        7 鼓励护理人员进行护理科研
        开展护理科研是提高科室护理质量的有效途径, 面对各种新治疗手段的出现及工作中日趋复杂的护理问题,护理人员应通过多种形式的护理科研,培养护理人员的逻辑思维、综合归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借鉴循证护理来解决日趋复杂的护理问题,提高护理病人的效果。
        8 对护士实行人性化管理
        8.1 护理人员的配置与透析工作量相匹配  由于目前没有明确规定透析床位与护理人员的比例,但是,在配置护理人员时管理者应根据透析的工作量来合理安排人员,并要考虑满足患者的需求。否则,护理人员配置不足,引起护理人员工作超负荷、身心疲惫等直接影响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1]。个人身心耗竭可以导致对工作的倦怠感,表现为工作效率低下,服务质量下降,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
        8.2 合理分工,充分体现人尽其才  因为血液透析中心的患者病情复杂、变化快,且并发症多,需要具备高素质的护理人员,即具有责任心、爱心、耐心、细心及掌握熟练护理技能的护理人才。所以,一般要安排护理技能熟练、临床经验丰富、能独立判断或处理临床护理问题护师或主管护师,充分挖掘个人潜能,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8.3 体现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充分体现了管理者对护理人员的关心和爱护,有利于护理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充满人情味的管理,缓解了护理人员的精神压力,有利于保持其身心健康,更好的完成各项护理工作。
        实施以上措施后,我科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护理不良事件明星降低,患者满意度由整改前86%上升到97%。总之,血液净化工作是一项群体性、连续性、技术性和脑、体相结合的护理工作,注重将不同年资、不同素质、不同技术水平的护理人员进行科学、合理搭配,坚持以护理技术质量管理为核心,以人性化管理为保证的管理原则,实施科学的管理方法,严格质量控制,保障治疗护理质量。作为护理管理者应积极探索与新医学模式、新护理观念相配套的科学管理方法,实施最优化手段,达到提高护理工作效率、质量及科学管理水平的目的。此外,护士长在管理中应善于运用管理技巧来增强对下属的非权利性领导力,营造、保持一种有利于调动群体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和谐的工作氛围,以最优的管理效果,保证护理人员处于最佳工作状态,确保病人的治疗护理效果,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高玲玲,张英华,张俊娥. 优化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提高护理质量.中国护理管理.2009,15(2):46-47.
[2] 杨晓梅,孔繁莹.血液透析的护理质量管理. 中国医院管理.2008,28(3):57-58.
[3] 蔡奕娟.医院感染控制与持续改进[J].中国医院质量,2005,9(11):54-55.

【血液透析的护理质量管理探讨】相关文章:

高校后勤基建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探讨05-01

护理专业学生强化职业认同感教育的探讨05-10

探讨操作流程卡对护理技能培训远期效果的影响05-09

ICU病房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理念与对策探讨?08-01

互补品概念与战略透析06-11

护理人员在职培训中医理论和技能方法的探讨06-10

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探讨08-11

城市色彩规划设计探讨08-09

教育价值问题的探讨的论文05-03

企业投资项目决策及方法探讨08-06